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Trow)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根据他的理论,一个国家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就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就进入普及化阶段。美国早在1940年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一场持久的运动,并迈进到普及化阶段。社区学院是这场运动的主角,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美国以发展社区学院促进高教多样化的做法为我国促进高教大众化、优化高教结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从1945年到现在,韩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短暂的50年间,韩国政府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1980年,韩国大学毛入学率为15.9%,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1995年,大学毛入学率则达到55.1%,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到2002年,韩国大学毛入学率达到87%,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韩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私立大学的数量占韩国大学数量的80%以上,在校学生数占70%左右。可以说,韩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使私立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韩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有效地调控、引导私立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到普及化阶段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一次快速的大发展。通过对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比较,找出其相同之处和扩张的重点不同,并结合这些比较提出对我国当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建议或启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n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到普及化阶段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一次快速的大发展.通过对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比较,找出其相同之处和扩张的重点不同,并结合这些比较提出对我国当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建议或启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作为高中人才输送的需求方,其类型结构对高中升学压力和育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基于精英大学、其他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三类高校的数据进行中美对比,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呈陡峭的“金字塔型”,我国高中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升学压力远大于美国学生。从趋势上来看,两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初期精英性都由强到弱,但美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随着普及化深入,精英性又逐渐由弱到强;如果中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在未来也会呈现同样变化,高中升学压力将会有所缓解。研究认为,“县中困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的一种时代现象,深层原因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过于陡峭,精英大学占比过少、竞争过于激烈。要解决县中问题,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支持更多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县中职能转变,建立起与普及化时代相适应的多元质量观,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阶段世界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均在扩大。以1999-2009年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对整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率为研究对象,结论认为,世界以公立高等教育占主导,但其贡献率在下降,而私立高等教育贡献率持续增长。实现大众化的大洲私立高等教育贡献率高于处于精英与普及化阶段的大洲。大众化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贡献率呈现高增长,精英国家波动显著,普及化国家相对稳定;发达国家分布在两极,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各区间,转型国家处于中间;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相对较高。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协调发展各类高等教育,成为大众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接受高中后的教育,但也有众多的青年因经济的原因导致就读大学变得困难。为使有心智能力的青年如愿以偿,作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促使其大众化乃至将来不久就会实现普及化的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当仁不让地担负起资助青年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任。这是美国的有效经验,我国尤其是广东省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做法,探索建立起一套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不同目标群体、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奖助学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北京市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继续发展职业教育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尤其如此。  具体分析,在我国倡导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有下列几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等于普及化。  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明智的政策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等于普及化,也就是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按照已经实现了高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人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走一条特殊之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私立部门仍然可以承担起普及化的重任,但其前提是,政府要在规划指导以及财政资助下,在私立部门内部“创造”低成本、开放、弹性化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通过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吸纳非传统学生和“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区域。但对什么是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把握。这对今后首都高等教育在取得共识基础上的顺利发展是很不利的。上海在这方面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的做法。“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或布局的总体思路是“2+2+X”。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非常清楚这一共同的发展理念。现在回过头来看,上海这5年来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思路走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是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效的。当然,事实上如何把握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难题,并没有像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那样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权威”模式,高等教育专家们一般把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紧密相连。迈入普及化的首都高等教育,需要北京下大气力认真研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人,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跨越。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次。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就业形势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新时代下面临的...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到2005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这预示着我国将在21世纪初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征程中,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已经实现了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目标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到2005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这预示着我国将在21世纪初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征程中,我们不妨回顾一番已经实现了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目标的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特点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中后期,用了两个15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14.7%升至1995年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本文重点探询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的特点,以期为中国高考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同中国一样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韩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就保持着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所以仅分别用了20年和15年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简介: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存在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的两种制度安排,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生成的制度环境导致了私立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命运.国际经验表明,在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政府都会有从"排斥"到"不得已接受"再到"接受乃至完全接受"的过程.一般来说,"排斥"主要表现在精英教育阶段."不得已接受"主要表现在大众化起步阶段,"接受乃至完全接受"主要表现在后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属于国家主导型的多数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已经或正在遵循着这个规律.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层次制度环境的改善问题;而且,今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我国政府若能够遵循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早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再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就能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众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近几年来 ,在报刊上时有“大众化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他们都讲“大众化” ,但却有不同的含义。现举二例 :例一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 ,15%— 50 %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 ,50 %以上是普及化教育阶段。”(刘尧《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 ,载《江苏高教》1997年第 4期 )例二 :“有人预测 ,下个世纪 ,适合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的岗位将越来越少 ,高等教育普及化甚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将越来越高……”(韦钰《在科教兴国中再创辉煌》 ,载《中国电大教育》…  相似文献   

19.
韩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中后期,用了两个15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14.7%升至1995年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本文重点探询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的特点,以期为中国高考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上海、北京等地则面临着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快速转型,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