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人辩护十报》(Tile Workman’s Adcocate)是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机关报,英文周报.自1865年9月至1866年2月在伦敦出版。马克思是该报所属公司“报纸工业公司”理事会理事和监察委员,恩格斯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9):37-38
<正>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是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64-1876)。它实际上是在马克思领导下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在第一国际(本文简称"国际")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国际的成立宣言、组织章程和几乎所有的主要文件,都是马克思起草、经过总委员会或代表会议、代表大会批准通过的。凡重要一点的国际总委员会会议的情况,马克思必然会向住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通报,征询他的意见。1870年,恩格斯从曼彻斯特搬到伦敦,与马克思一起直接参与了国际的活动。国际确认的传播观和内部思想交流民主化的经验,是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有必要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国家报》(Der Volksstaat)是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著名报纸,德国社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的中央机关报,主编威廉·李卜克内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该报的指导,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  相似文献   

4.
中文报纸《工人之路》是一份在苏俄远东出版的中文社会政治报纸,1922年3月创刊,早期为周刊,后期为双日刊.该报作为联共(布)远东边疆区委员会和远东边疆区工会委员会机关报,先后在赤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出版,1938年4月停刊.  相似文献   

5.
《改革报》(La Reforme)是法国的一家日报,1843年7月29日由法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赖德律·洛兰创办,被视为法国共和党人的机关报。该报1845、1846年的发行量分别为1698、1860份。1847年该报与马克思恩格斯编辑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英国工人宪章派机关报《北极星报》结盟,共同为民主事业奋斗。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时期,《改革报》一度跃升为法国第二大报纸。  相似文献   

6.
简讯     
▲福建日报与福建省供销社和省乡镇企业联合社合办的《富民报》7月5日创刊。该报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科学技术、法律咨询、生活常识等,为农民致富服务。▲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机关报《浙南日报》从7月1日起改名为《温州日报》。(张晓昕) ▲中共浙江省台州地委机关报《台州报》6月26日创刊,7、8两月为试刊期,9月1日起每周二、五出版。(林维横) ▲目前,全国省市级工人报已有10家,企业报400多家,省级工人杂志5家。 (于清潍)  相似文献   

7.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时,并不存在干部职务终身制的情况。当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只是总委员会55名委员中的1名和6名通讯书记中的1名,虽然他是公认的“国际”的灵魂。1867年9月马克思鉴于原第一国际主席奥哲尔走上合法主义道路,建议取消总委员会主席职务,改为在每周例会上临时选举会议执行主席,仍然保留总书记,但不是终身制。12年中担任这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7):65-66
<正>《中国共产党党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内按级层发放的党内机关报,内容以刊载党内文件、报告为主,具有党内工作简报性质,该报初期由党的总书记陈独秀直接主编,1923年11月30日出版了第一期。该报不定出版,发放范围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阅后收回,不在社会上传播。创刊号登载了中共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件。第3号和第4号登载了中共三届第三次执行委员会会议文件。现仅存报纸的这三号。第4号于1924年6月1日出刊。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1):45-46
<正>《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汉口,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同年10月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迁址重庆继续出版。该报在国统区出版9年多,共出版3231期。1937年2月,共产党代表团抵达南京,在抗日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谈判,周恩来等提出公开出版机关刊物的问题。1938年1月11日,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董事长王明,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西园(华岗),总经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9):65-67
<正>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组建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工人政党,其前身是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原正义者同盟的多数成员在伦敦召开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同盟并在布鲁塞尔建立同盟支部。同盟曾试办过自己的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杂志》,但只出一期试刊号便停刊了。于是,这年9月起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掌控和编辑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DeutscheBrüsseler-Zeitung)便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实际上的机关报。1847年1月,德国小资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12.
陈力丹 《新闻界》2013,(13):77-78
<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三个前后存在的跨国的工人党组织,依次简称为第一国际(1864-1876)、第二国际(1889-1914)和第三国际(1919-1943)。第二国际公开宣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1893年的第二国际苏黎士代表大会上,(图1)白发苍苍的恩格斯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致闭幕词,他谈到会场上悬挂着的马克思的画像,感慨地说:"国际现在比以前强大得多了。我们应当根据这种精神在共同的基础上继续我们的工作。为了不致变为宗派,我们应当允许讨论,但必须继续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2):105-106
<正>"舆论纸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1]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系的特点,是他们舆论思想的经典阐述。"舆论纸币"的概念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国际述评(三)》一文。这篇国际时评写于1850年11月1日,刊载于当年马克思主编的杂志《新莱茵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新闻前哨》2012,(11):82-83
斯温顿(John Swinton,1830-1901)是19世纪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之一。1860~1 870他担任《纽约时报》主编,写了大量关于美国内战和废奴运动的文章。1875~1883年担任《纽约太阳报》主编。1883年创办周报《斯温顿氏报》(John Swinton’s Paper),通过该报传播自己关于社会和工业问题的观点。该报是美国著名的工人报纸,他的名字也在工人运动圈内广为人知。1887年报纸因缺乏群众的支持等原因停刊。此后,他继续在《纽约太阳报》做编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7):106-108
<正>日本共产党于1922年7月15日成立,在天皇的专制统治下,该党几度被迫解散或被取缔。1927年党第二次重建后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将计划中的党的机关报视为党的组织活动的"唯一方法"。[1]1928年2月1日,党的机关报《赤旗报》(しんぶん赤旗)在东京创刊,半月刊,秘密油印发行。现在该报是日本目前历史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政党报纸。《赤旗报》创刊号在报头的显著位置标注了"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纸"的字样,发  相似文献   

16.
陈力丹  张宁 《新闻界》2013,(17):75-76
<正>《新奥得报》(Neue Oder-Zeitung)是马克思按照正式合同为之撰稿的三家报纸之一。这家德国民主派日报从1849年3月至1855年12月用这个名称在布勒斯劳(即现在的波兰城市弗罗茨拉夫)出版。该报在19世纪50年代是德国比较激进的报纸,遭到政府机关的迫害。马克思于1854年12月开始为该报撰稿。  相似文献   

17.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7):73-74
<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年3月成立(党的一大只有9位代表),但只是宣布了党的成立,产生了一个3人中央委员会,指定在基辅出版机关报《工人报》,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中央领导机构很快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尚未出版即被捣毁。蓬勃发展的俄国工人运动普遍存在着分散和自发倾向。列宁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正遭  相似文献   

19.
1880年9月6日,美国纽约《太阳报》上刊登了该报记者约翰·斯温顿发自英国的访问记《海滨漫步》。这篇访问记中译文仅两千字,向读者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当代著名共产主义领袖马克思的思想和形象。马克思在世的时候,不少新闻记者访问过他。对他们发表的访问记,马克思的批评多于称赞,因为这些访问记的作者,通常按照自己的主观构想和政治立场随意制造他们的马克思的形象,并且歪曲马克思在谈话中表达的观点。唯有斯温顿的访问记,马克思是满意的,他写信对斯温顿说:“应该谢谢您在《太阳报》上所写的友好的文章。”马克思从不轻易称赞别人的文章,因此研究被他赞许的文章,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太阳报》是一家每天出版的4版“便士报”,读者对象是纽约市民、工人和小商贩。该报主编查理·德纳原为《纽约每日论坛报》编辑主任,1851——1862年,他经手编发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通讯近500  相似文献   

20.
据《新闻采编》1986年第3期44页载文,我党组织在山西最早的机关报是1925年6月30日创刊的《铁血周报》。该报由张叔平、纪廷泽编辑出版。后来,党领导的“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改名为“山西各界反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 (简称“山西雪耻会”),为配合反帝运动,将《铁血周报》改为《雪耻周报》,作为山西雪耻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