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报副刊》创刊于五四以后的1924年12月5日。它是《京报》10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主编孙伏园。当时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京报副刊》继承了五四时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等的传统,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新文化.批判“甲寅派”的封建复古思想和“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广泛。一大批进步作者为该刊撰稿.鲁迅就曾发表杂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2.
申报付刊《自由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付刊之一.从一九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创刊,至解放前夕停办,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最光辉的一段,就是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五年十月,黎烈文、张梓生任主编,实行改革的时期.这一段《自由谈》为我们今天的报纸付刊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在爱国热情和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一向以谨慎、保守著称的申报,改变常态,在政治上积极投入抗日民主运动,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对内加强法西斯专政的反动政策,  相似文献   

3.
大相径庭的两种评估说起五四时期的副刊改革,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号称“四大副刊”的《晨报副镌》、《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事实上《京报副刊》与《晨报副镌》等并称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不很恰当,它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已进入大革命时期,而真正属于五四时期的《时报》副刊偏偏很少有人提及。即使偶尔谈到,也多是作为因循守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7,(2):38-38
1918年3月4日创刊于上海。《学灯》是上海《时事新报》的综合性学术副刊。以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为主,同时也是五四时期新文艺创作的主要阵地之一。1925年11月《,时事新报》“教育栏”并入《学灯》,不再刊登文艺创作,而以教育和新闻为主。1928年4月4日起,改为《学灯教育界消  相似文献   

5.
《红旗周报》的封面伪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周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上海继《红旗日报》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它于1931年3月9日创刊,至1934年3月1日终刊,历时三年,共出64期,另出附刊13期。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为了躲过敌人的检查和破坏,《红旗周报》以种种化名作掩护,秘密出版发行。该刊第1至9期是以报纸形式出版的。从第10期起,即以刊物形式出版。也是从第10期起,直到最后一期,都是用假  相似文献   

6.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7.
四.期刊出版从1937年到1940年,延安创办了许多刊物,繁荣了出版事业,使延安发展成抗战宣传中心,领导着各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出版工作。《解放》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创办于1937年4月24日,终刊于1941年8月31日,共出版134期。它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列。1939年5月1日在该刊创刊二周年的编者文章中称:“中共中  相似文献   

8.
一、《申报》是研究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申报》创刊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30日,到1949年5月27日终刊,有78年历.它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不平凡的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9.
《大美晚报·记者座谈》周刊创始于1934年9月1日,自第二期起,每逢星期五出版,1935年后改为星期四出刊,直到1936年5月7日终刊。该刊共出89期,因中间漏掉了31期,一直错号到休刊,最后编号错作90期。《记者座谈》为恽逸群、陆诒、刘祖澄负责编辑,主要责任编辑是恽逸群。该刊作者为当时一些倾向进步的年轻新闻工作者,如袁殊、杭石君、章先梅、吴半农等。由于吴半农在《大美晚报》当编辑的缘故,这一新闻学专刊才得以在该报出版。  相似文献   

10.
《投资研究》创刊10周年、《中国投资管理》创刊5周年,1992年12月26日在京举行庆祝会。“建行”总行副行长、《中国投资管理》主编周汉荣向来宾介绍了“两刊”的工作情况。“两刊”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而先后创办的投资类专业期刊。《投资研究》是以投资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2年。自创刊至1986年间,该刊作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机关刊物,主要刊  相似文献   

11.
《东北大学周刊》创刊于1926年10月,1931年出版至110号终刊。作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东北大学的校刊,该刊文理合一,接受稿件多样,除学术稿件,不乏文艺作品,且内容涉及领域广,颇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2.
概况与沿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中国历史上刊期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04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  相似文献   

13.
九、乡镇百话周报1931年11月在太原创刊.创办人:郭怀璋.四开四版,竖式排版铅印.设有社评、要闻汇志、本省大事记要、农民艺园等栏目.本报积极宣传时事政治,号召抵抗日本侵略.终刊时间不详.该报出版于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十、青年导报1947年4月19日在太原创刊.创办人:智力展.三日刊,四开四版,设有国际国内新闻、本省本市新闻、副刊、人物介绍、通讯等栏目.当年10月10日起更名平民日报,1949年4月终刊.该报出版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三期.  相似文献   

14.
宋楠 《青年记者》2005,(7):17-18
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战代表刊物——《抗战》三日刊,是由邹韬奋先生于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办的,该刊由抗战三日刊社发行,每三日发行一期,16开本,第1号为每份两张,零售1分;第2号起改为每份3张,零售2分。从第7号起,由于受上海租界当局的压制,曾被迫改名为《抵抗》,到第28号起,又恢复了《抗战》。该刊在上海沦陷后从第30期迁往汉口,及至次年7月3日,《抗战》三日刊共出版86期,随即它与《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后迁往重庆,到1941年2月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5.
《川东报》是中共川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川东地区800万人民的喉舌。《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周三刊的四开小报。社址开始在重庆南岸的黄山,1952年5月20日迁到北碚市天生桥。1952年9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刊登终刊启事。  相似文献   

16.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翻阅汉口《大刚报》1951年7月1日头版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周年的报道,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份民营报纸在公私合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鲜明党性.1952年1月1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在公私合营《大刚报》的基础上创刊.195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终刊,《新武汉...  相似文献   

18.
该刊原名为《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通迅,1978年创刊经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从1982年起改为现名,限国内发行,由《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编辑部编辑,双月刊,每期48页,16开本。北京市期刊登记证861号。《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是以研究和探讨科技情报工作现实问题为主旨的综合性刊  相似文献   

19.
《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定期刊物,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至1948年12月终刊,刊行达45年,为旧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月刊。自1920年17卷1号起改为半月刊,1947年43卷13号恢复为月刊。45年中,停刊  相似文献   

20.
王兴昀 《青年记者》2016,(10):103-104
《北洋画报》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1937年7月29日终刊,出版时间长达11年之久,号称华北画报巨擘.《北洋画报》虽立足于天津,但报道视野并未局限于天津一地,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编辑者的社会身份、文化心理和知识结构影响着画报的办报宗旨与特色,最直接影响《北洋画报》精神命脉的是其创办人冯武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