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佚报志     
我所列的“佚报”,可能(也希望)并未“佚”。我所以把它列入“佚”,只是限于我的孤陋寡闻,和未见于上海图书馆的《馆藏中文报纸目录》和全国图书馆联合编辑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等大型工具书。有些“佚报”可能还散藏于海内外某些单位里,但限于我个人的能力,无法去发现它,征集研究它。我在着手参加编纂《上海新闻志》以前,“抢先”发表这《上海佚报志》,也基于这样的想法:已知馆藏尚存的反正好好保藏着,日后自能从容研究;  相似文献   
2.
破天荒的学潮同《苏报》连结清末在上海出版发行的《苏报》,是以“《苏报》案”而彪炳于史册的。它是“鼓吹革命之健者”。《苏报》怎样鼓吹革命呢?一般论述都着重于清廷控《苏报》的一系列排满批康的政论。其实《苏报》的革命起因,与当时的学界风潮有极大的关系。从我国近代学潮风起于青苹之末起,《苏报》立即参与并给于积极热情的支持。可以这样说,革命的《苏报》是革命的新闻事业与革命的学生运动在中国的第一次联结。  相似文献   
3.
《青年报》是周报,一个星期才出一次,新闻是天天发生的,等不到《青年报》发表而其他报纸早发表了。青年界又是社会上最敏感最出新闻的部分,一直是各新闻单位注意的中心。《青年报》在一九七九年复刊以来,虽也曾  相似文献   
4.
对报纸的迫害,在清末,出名的有“《苏报》案”和清末报厄,辛亥革命以后,又有袁世凯大量摧残反对帝制的报纸的1913年的“癸丑报灾”。其他似或不甚著称。其实在“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革命群众运动的兴起和各种思潮以及政治势力的相激相荡,在报界的风云变幻、就极不平静。从五月到年底这短短的八个月中,全国所发生的报纸事件就不下十数起,其中对未正式登记申请出版的报刊被取缔还不算。我根据手头材料,整理了十个新闻事件,所谓“十案”。取其成数而已,事实上还不止“十案”。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播放后,观众兴趣很广。但文艺和历史是有差距的。陈镐汶撰《申报与杨乃武冤案》一文,说明当年《申报》的报道评论对于平反杨乃武、毕秀姑冤情的作用,也披露了一些案情真相。  相似文献   
6.
广告新闻和广告副刊 1935年5月1日,《新闻报》和《申报》本埠新闻报头条地位,都以七行大字三批标题四号字发排重要新闻: 世界重视之今日五一劳动节纪念市总工会举行盛大纪念市教育会开始识字运动 [本报讯]本市总工会以今日为五一世界劳动节纪念,实为劳动界有意义有价值之纪念日。兹定于今日上午十时在南市梅家弄该会大礼堂召集全市工界代表举行盛大纪念。同时本市识字教育会自五一节起开始识字宣传周,特报告识字教育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随着电视剧《阮玲玉》的播映,半个世纪以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的悲剧,重新又家喻户晓。她的死,在她的遗书中说得很明白,她死于“人言可畏”。是什么样“可畏”的“人言”呢? 笼统地说,是当时的社会舆论,具体地说,阮玲玉就是死于当时上海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不负责任的起哄,捕风捉影地造谣生事,乃至受人收买而故意兴风作浪。其中,某几家报纸,某几位新闻记者起的作用特別恶劣。但是把阮玲玉的死的责任,仅仅归结于这少数几个记者的过失,远不足以清算当时新闻界的恶浊习气,这牵涉到当时社会的新闻观念。 二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最早能阅读到的近代中文新闻纸,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在过去的新闻史著作中,多有把香港《退迩贯珍》说成是麦都思主编,其实是其子麦华陀主编的。这个史实,亲眼看着《退迩贯珍》创办并深知内情的王韬几次都明确地记  相似文献   
9.
《大美晚报·记者座谈》周刊创始于1934年9月1日,自第二期起,每逢星期五出版,1935年后改为星期四出刊,直到1936年5月7日终刊。该刊共出89期,因中间漏掉了31期,一直错号到休刊,最后编号错作90期。《记者座谈》为恽逸群、陆诒、刘祖澄负责编辑,主要责任编辑是恽逸群。该刊作者为当时一些倾向进步的年轻新闻工作者,如袁殊、杭石君、章先梅、吴半农等。由于吴半农在《大美晚报》当编辑的缘故,这一新闻学专刊才得以在该报出版。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公报》公案的底牌 1919年10月25日,北京一直受警厅新闻预检后才出版发行的《国民公报》,突被勒令停版,理由据说是刊登了天津等地晋京请愿学生团的传单。这个理由实在站不住脚。登传单的北京报纸不止一家,为什么只封《国民公报》一家?而且刊登这些传单以前,警厅也并没有提出过异议。后来又传出来消息,说是与《国民公报》7.8.9三个月中之某种言论有关。后来移归法庭处理,也是以此为理由的,而且指名拘捕编辑孙几伊。《国民公报》原是进步党转化过来的研究系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