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今天,在素质教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提高教师教育和培训水平,还要提高学校对教师管理的水平。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因此有必要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提高教师教育和培训水平,还要提高学校对教师管理的水平。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教会上提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教师问题专门辟出一部分,提出要优化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见,教师的素质乃教育之本。素质教育召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抓根本--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因而,教师必须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苏婷 《成才之路》2012,(11):96-96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同时对教师各方面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要求。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杨志成 《天津教育》2004,(11):16-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学校能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21世纪和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教师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在学习中,我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师德、“德性本位”与教育观念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既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力量,又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1.
徐国梁 《上海教育》2010,(17):69-70
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同时要求"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最近,广东省劳动厅根据本省技工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提高全省技校教师整体素质行动方案》,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全省技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广东省现有技工学校190所,在校生达135425人,每年大约有40000多名技校毕业生走上社会。为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技术人才,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工教师队伍。因此,广东省劳动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优化教师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指出:"教育的发展通常主要取决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既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力量,又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师德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循…  相似文献   

15.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也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可见,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对于21世纪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因为青年教师是本世纪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近几年来,一大批独生子女进入了教师队伍,成为青年教师。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智力开发和 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的教师分期分批地进入高校脱产集中学习,对教师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树立全新的精神风貌,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素质的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又源于教师专业化。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21世纪基础教育的着力点是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在中小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到我国 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局。   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素质的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又源于教师专业化。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扎实推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