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让广告走上图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版商都主动与企业联系,在图书上刊登广告,在日本,图书的杂志化倾向愈益明显,甚至出现了“杂志图书”新品种,目的是变通地让广告走上图书。 让广告走上图书起码有三个益处:一是降低书价。眼下,书价又成了热门话题,读者的抱怨声、指责声不绝于媒体之上。出版社俨然成了众矢之的,社长们似乎也满肚子委屈。纸张、印制、宣传、工资及发行回扣等各类费用越来越高,书价又如何能居高不下?实践证明,让广告走上图书就可降低书价。二是扩大发行,随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类图书的书价虽然有一些差别,但距离市场调节的要求还相当大,以致于出版社在出版某些理论性较强、学术性较强的图书时往往有一种“赔本”的忧虑。事实的情况也正是这样,因为这一类图书专业性强,发行对象明确、集中、具体,数量较少,而书价文有统一规定的限制,不能定得太高,所以这一类图书的印制发行费用不能从消费者(读者)那里得到补尝,其亏空部分则要由出版社一方来填补。从提供市场需要的一个方面即压低书价有利于读者购买这方面来看,似乎是出版社为社会尽了义务,支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为1984年书价改革引发书价涨幅过大写信给中共中央替出版部门承担责任,使这一次及其后的书价改革能够沿着正确航道运行下去,令我至今难以忘怀。1984年书价改革前,出版社执行的是1973年“文革”中制订的定价标准,比1956年低标准定价还低,加上此间纸价上扬、印刷工价上涨、图书生产成本增加,因而书价调整后增幅较大,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2005,(11):65-67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6.
书价虛高?     
不同的出版社甚至同一出版社在图书定价上随意性实在太大,一本书,定10元,还是20元,甚至取决于个别人的一念间,让读者来承受这样的定价制产生出来的书价,是不公平的。书价问题是近几年出版界被议论较多的话题,特别是武汉市新华书店全线打折举措出台后,更是引起了新一轮议论书价的风潮。总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7.
出版改革,面临一道关隘——书价。提出这个命题,显然会有众多歧义。政府说:书价放开了,权在出版社。出版社说:非常想提高书价,但是又怕没人买书。读者说:好贵的书啊!还想涨价? 看来,这个问题值得一议。先从经常受非议的图书销售说起。销售网络运行低效,作者、读者和出版社均大为不  相似文献   

8.
日本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出版业体制一般是由出版社、批发公司和书店构成。通常是出版社把书按书价的72~75%整批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再加上7%的赚头,批发给各个书店零售。从1919年起,日本的出版物在国内实行定价委托销售制度,书店销不出去的可向出版社退货,这是日本的一个特点。自1981年10月,日本实行了新制度:凡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仍由出版社预先印好书价,书店销不完可退货;不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则由出版社提出参考价格,售价由书店自行决定,两、三个月仍未售出者,书店有权降价处理。  相似文献   

9.
英国在1899年签订“不二价书协定”,所有书店都要加入协定。封面上印的定价就是柜台上应付的书款,一毛不少,决不打折扣,否则算违法。可是,几年以前“黑德国际出版公司”率先退出协定,引起同业关注。去年赫德出版社也决定退出协定,首次将一些仍相当畅销的图书授权书店折价出售,引起了出版界很大震动。赫德公司总裁解释说:“书价居高不下,使读者裹足不前,观望等待平装书上市后再买。这样,不但书籍滞销,书市也跟着萧条,出版跌入谷底。我们希望读者在热头上把书买下来”。赫德出版社这种做法,受到许多英国出版社的围攻,英国出版协会也出面干予。协会主席认为,此风不可长,如果书店竞相打折扣,小书店会被逼得走投无路,并且引起大部份书价不断上涨。他还说:“市场的规律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出版业者因打折扣势必会抬高定价,以免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0.
买书,不必货比三家,哪里都是一个价格。这个书价是出版社决定的…… 让我国出版人听来,这是说了一通废话,不过,我说的是日本。在市场经济的日本,图书杂志由出版社随意定书价,经销公司和零售书店都得按它的定价批发、出卖,这可是法律赋与出版社的特权,叫“再版制(再贩卖价格维持制度)”。现在,出版界沸沸扬扬,因为政府可能在几年之后废除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图书市场总的情况是:销售略增,库存剧增,竞争激烈,问题不少。主要原因是:社会集团购买力下降、书价调整幅度过大,超过社会购买力增长幅度;随着经商热的兴起,读书无用论又有新的抬头,流生现象严重,部分文教类图书销售大幅度下降。图书市场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版社与书店之间、发货店与销售店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02,(3):39
综合香港有关媒体报道,因教科书年年加价而成为香港众矢之的的香港出版商,前不久就2002年冻结书价达成共识,这将意味着年年高蹿的香港教科书价格能够销歇,也意味着香港出版商希望在香港公众中改变自己的形象,与民众共度难关。当然,今年教科书冻结书价,仅说明教科书今年不在去年的基础上涨价,不能说明香港教科书的书价会有所下降,因此有香港的学生家长及教育界人土认均冻结书价无济于事,促请书商、出版商减价。据悉,已经有出版社响应。  相似文献   

13.
上接第9期抑制图书高定价的对策图书高定价在给出版社带来短期效益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高定价无异于出版界的慢性自杀。因此,出版界的有识之士必须行动起来,全力抑制书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一)统一认识,增强对高定价危害性的认识书价上涨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比如铅印改胶印,并因此对纸张的质量要求提高,因而使印刷成本增加,还有稿费标准提高、人员工资增加、市场开发和销售费用提高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的影响。当前,出版界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入世”在即,中国市…  相似文献   

14.
在确定图书印数之前,出版社一定要考虑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意图和预期销售量、赠书量(送礼或作其它免费赠品赠送的图书)、书评样书量,然后逐一列出清单.同时,出版社也要考虑到这本书的读者对象和发行方式,如对书价较高的图书就可能采用邮购方式来针对范围较小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书价贵,肯定减少销售。但是,书价低,也会减少销售,也不全是好事。何以见得? 书价是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出版社经营管理费用、税负和利润等项组成。为了压低书价,必须降低各项成本和各项费用,而降低流通费用,就会降低流通部门的积极性,不利于图书销售,不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 我国的新华书店是国营的,国家规定非卖书不可,不能改行。但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才卖书,无利就不卖书,因此,出版社千方百计稳住书店队伍,使书店老板愿意经营图书。他们给书店的待遇很优惠。美国,批零差价一般是40—50%,书店还可以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各方面对图书定价,特别是各类教材、课本定价反映较多,批评出版社滥提书价,超出读者购买能力。书价问题的状况倒底怎么样?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家出版局。现将有关的四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现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如果抱怨书价贵,不管说得是否有理,是否符合事实,都会受到欢迎。如果说书价不贵或不太贵,或书价贵有贵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总会遭到责难。因此,报刊上的文章往往一面倒,出版社很少出来解释,该涨还是涨,贵还是贵。 书价高,读者买不起,望书兴叹,影响销售,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害莫大焉。道理很明显,绝对正确。“看书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不看书”,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有的文章说:书价高“限制了图书正常销售”,“不少图书定价大大高于实际价值”,都是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正常销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界定?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怎样算高?怎样算低?至  相似文献   

18.
买书者言     
近年来,新书越出越多了,书店、地摊,满街都是,花花绿绿,目不暇接。大小出版社都拼命地竞争,都要在书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各出新招,连上海古籍那样大的出版社,从前出的都是富有学术气氛的书,如今也出了那么多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本,彩绘的封面就像解放前广益书局的绣像小说一般,而内里的文字却印得细如蝇头,又像民国初年扫叶、锦章的石印巾箱本,书价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图书出版的价格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价涨幅状况及其后果据有关资料,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图书的价格扶摇直上。虽然物价总体水平也在不断增长,但书价的增长大于和快于总体物价的增长。请看下表对近5年书价、物价增长率的比较:有的人把书价上涨全归咎于纸张价格的上涨。应当说纸张价格上涨是书价上...  相似文献   

20.
书价     
涤尘 《传媒》2003,(5):53-54
早些年,所有商品的零售价格中,最不被消费者埋怨的就是书价,何况那时候也不把图书当商品。书价猛然上扬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其时,其它商品价格陡升的事,已经被消费者议论得乱麻一样。气愤之余,人们才发现图书的价格也上去了。于是,书价便自然而然地走进被声讨的行列,和所有商品一起,忍受着消费者的“鞭挞”。想想吧,在上世纪80年代和更早一些时候,区区一册书,定价才几毛钱,上了元就是高的了,也有十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