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了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观念的发展,突出了健康目标。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学生受到体育文化的思想浸润与陶冶,不再懒散与松懈,每一名学生都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得学生由"文化传统"的受动者变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发展,博采众长,发挥自己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快乐体育"这种新型授教方法,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以他们在课堂中的情绪感知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快乐体育"这一授教方式,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带动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的主动性,告别了以往体育课上懒散、不和谐的状态。然而,令我们深思的是,在我们体育教学的课堂中,到底应该怎样来落实"快乐体育"的授教模式呢?  相似文献   

3.
读书拉杂谈     
本人是个不用功的人。这或许是性格使然?不知道!懒散,喜欢闲适,只专注于感兴趣的事物……人生都有目标,我却没有,或者说不明确,有的只是个大致方向,方向不错,走到哪是哪,都能满足。所以,就个人来说,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可以概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说是胸无大志也好,是座右铭也罢。在别人来看的沟沟坎坎,自己咬咬牙,挺一挺就过来了。这或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4.
歌唱心理对一个人的演唱和教师的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歌唱的水平、教学的效果,决定它们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在学习声乐过程中要加强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心理育人视角下,对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可从三方面着手:有效阅读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整合政府、高校、家庭、社区的资源,依托同质平台和同质团队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从个体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优势,尝试采用个性化新模式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挫折,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是指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失败、失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心理学则将挫折定义为一个人在实现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引起内心剧烈冲突时的情绪状态。挫折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遭遇挫折也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给人以丰富的经验,增强性格的坚韧性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一个人产生创造性变迁,寻找到更好的人生道路。所以,古人云:“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相似文献   

7.
从1995年到2009年14年间北京市崇文区共有15类人群(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社区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公务员等)5万多人次接受了心理调适教育,有5000多人次接受了小团体及个别心理辅导。心理调适教育推动了地区成人教育工作创新,解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心理调适教育的成果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刘淇书记等三位市委常委分两次对心理调适教育作出重要批示,北京市召开了“北京市心理调适教育崇文现场会”,推广崇文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心理活动分析入手,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讨论,分别阐述了演奏兴趣、音乐注意、音乐心境、怯场情绪等因素对钢琴演奏效果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办法。总结出演奏心理对钢琴的学习与演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保证演奏效果的心理调节方法,力求对演奏者在实际学习与演奏过程中有所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与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在钉钉平台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直播课为例,研究构建了参与、专注、坚持、交互四个维度为主的在线行为投入测量指标,采集35名学生直播课学习行为数据,通过层次聚类、K-Means聚类和抽样逐步回归分析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聚类结果将学习者分为消极懒散型、积极敷衍型、认真拘谨型和积极赶超型,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研究发现,“参与”维度对学习绩效无显著影响,“专注”维度中作业正确率和“坚持”维度中作业完成次数对学习绩效产生的影响较强,“交互”维度与学习绩效之间呈弱相关性。最后提出增强学习者专注与坚持行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加强多元交互等提升直播学习绩效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优异的比赛成绩不仅需要身体素质、战法技法、临场经验等条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产生丧失训练热情、信心不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理疲劳、心理紧张等心理问题。为此,应以兴趣培养、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赛前心理调整等为重点,将心理训练贯穿于日常训练、比赛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篮球运动中,影响罚篮的命中率不仅和运动员的肌肉用力感、腕关节功觉、上肢多关节动觉准确性这几个指标有关,更与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素质有关、提出了解决运动员罚篮不良心理机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如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和定势心理等,并对其特征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篮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调节、训练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就体育教师课前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及其关系、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结构分析与调配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分析。旨在整合、调配课前体育教师的各种情感与情绪,重现教学完整过程,使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坚韧性是竞技运动中权威表述优秀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专有名词,但是相关构念本体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如何科学地界定心理坚韧性在运动理论和实践运用中的内涵就成为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作者分别从纵向时间、横向领域和宏观地域3个角度对前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发现如下几个方面:1)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概念的演化历程;2)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构成成分的3个发展阶段;3)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坚韧性测量工具的研制现状。此外,还对当前心理坚韧性的发展与培养、心理坚韧性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心理坚韧性在情绪与健康领域的效应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坚韧性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心理坚韧性的领域界定、现代化手段在心理坚韧性研究中的运用和生态观下心理坚韧性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 ,探讨了《学记》中的教育心理问题 ,着重阐述了智育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和教师心理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 ,旨在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关健因素之一,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比赛中技术、战术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综合分析了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并提出了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沟通室的产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创新。本文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日常运行等维度着手,探索心理沟通室的建设,力图完善心理沟通室建设的相关研究,促进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面对考试,常呈现一定的心理动机、出现焦虑情绪,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作弊心态。对此,教育工作者应负起教育责任,在教学过程及考前辅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使之具备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