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农业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认为,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土地制度与经营方式的自觉变革;激发农民投入欲望与投入能力的价格政策;保护与支持并重的说收和信贷政策;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在制度变革与政策实施中,要吸收较发达地区的经验,但主要应依据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尤其应以保证农户对土地的经营权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  相似文献   

3.
农业自我发展能力是强调以内生因素推动的农业经济增长能力,人力资本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偏差、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农业人力资本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农业中剩余劳动力滞留较为严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明显、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些特征引致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农业制度与农业人力资本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应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加西部农业人力资本含量,提升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我们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07%;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68%,大部分年度是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大于技术进步的份额,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我们认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地小规模经营、新技术传播途径不畅以及农民规避风险的意识是科技进步运用于土地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据此提出了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增长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增加和单位生产要素产出量的提高两种途径来获得.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章主要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对闽台两地1997年-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福建省农业的产出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来实现,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而台湾地区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实现,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约束效应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对农业产出、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三方面的制约。通过进一步的数理分析,对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如下结论:要降低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以此减少农业对土地过多的依赖性是关键;而在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进步以及扩大资本投入是保持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产要素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土地产出效率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农业呈现出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必须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经济增长模型对19962011年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内蒙古地区总产出的影响。设计一定的经济变量来反映影响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内蒙古总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第二:内蒙古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很不显著,因此要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投入。并对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五、人力资本在我国经济增生中的作用.1.模型说明.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进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分析,并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现代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础,通过该函数可以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份额。但随着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传统意义上对经济增长三要素的界定很显然难以对经济增长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劳动力的质量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制度对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构建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大大地降低这个地区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注入这个地区,并提高这些要素的使用效率,因此,制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胜负。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一要着眼于改善投资环境;二要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制度的供给应坚持有效性、稳定性、效益最大化和公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因此,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运用的程度,就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能否实现的关键。而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会导致不同的技术进步效果。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我国传统的、以国家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以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化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为此,政府应主要从5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内蒙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计量分析,对各生产要素的弹性系数进行测度,再利用各因素与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来估计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率。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的增长仍旧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的贡献小,但是内蒙古的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内蒙古的人力资本提升有很大的空间,应加强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具体对策包括营造企业家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等。只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内蒙古经济增长从资源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认为,有六项内容应成为农业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培养培训农业高层次人才;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产业孵化与示范;农村劳动力高水平转移培训;农村发展战略咨询;农村文化建设。针对现状,他认为目前农业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服务层面有待拓展,服务内涵有待深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服务的思路与对策上,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坚定服务宗旨;拓展服务层面,充分发挥功能;挖掘内在潜能,增进服务实效,将服务功能由一产的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推进治理模式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以政府支持为依托,创新面向“三农”的培训服务方式;支持民办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积极创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模式;创新乡村政治文明服务模式。同时,要完善教育评价,引领办学航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种渠道。基于1992-2008年间教育投入分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是不同的。其中国家投入、个人投入和社会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0.6277%、0.1503%和0.0386%。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具体投入领域不同。因此,今后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逐步降低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比重,继续鼓励社会资金办学,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教育经济学研究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取得新的进展。如下观点已经或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应合理到算不同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缺以确定投资比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技术变革中有重要作用,应加强与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教育政策、教育投资必须适应新的国际分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的影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业的特性决定技术进步对服务业来说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技术进步正是克服服务业生产率水平低下的有效途径。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同时,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处于较低的水平,制约了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应通过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入等措施来提高服务业技术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决定因素。农户的技术需求是利润最大化的函数,政府的技术供给是以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函数。为协调需求与供给的冲突,我国应选择的技术进步模式是:坚持农业技术需求为主导、加强政府技术供给的推动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要素生产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其衡量指标应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特别强调投入要素的质量,而在我国投入要素质量最差的是人力资本,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抓紧培养和造就企业家;全要素生产率还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要解决我国产业结构的“超稳定性”问题,而结构性矛盾要由资本配置的结构性调整来解决,对亏损企业不是在现有结构上扭亏,而应在结构调整上找出路;要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应由政策推动转向体制推动。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其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但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劳动力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量(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总产出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另一是提高要素生产率。因此,经济增长相应地有两种主要方式;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和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实行的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的许多方面出现了深刻变化,然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由于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靠拚资源来实现经济的高增长显然有渴泽而渔的危险,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而且,这种增长方式也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