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路 《兰台世界》2006,(19):56-57
今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怀着一种探寻的心理,走进大连黑石礁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高级干部休养所,独家采访了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颜文斌将军。如今经历长征而健在的老红军已成为稀有的国宝级人物,他们可谓是见证那段不朽历史的“活档案”。眼下91岁的颜老操着浓重的江西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对于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推动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省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发掘和提供利用革命历史档案,用反映红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的档案史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服务契机。红军长征历经11个省区,而在甘肃境内活动的范围最广,过境部队最多,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军大会师。1935年8月2日,红二十五军由陕甘交界的双石铺西进甘肃,策应中央与主力红军…  相似文献   

3.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怀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英雄史诗。长征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两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红军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地区。红军远征而来,又远征而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云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两路红军长征经过云南当时的33个县境,攻克21座县城。云南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无私帮助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震撼了祖国西南边疆的这块红土地,促进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觉醒,指明了云南革命的前进道路,为灾难深重的云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云南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伟大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云南省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精选了4组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蒋介石和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围堵红军的来往密电予以公布。这组密电,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防死守和围追堵截,机智灵活地巧妙利用国民党中央与云南省地方之间的矛盾,避实就虚,巧妙周旋,打破围堵,甩开追击,使蒋介石、龙云首尾难顾,追剿计划彻底失败,最后胜利渡过金沙江。这一组历史档案,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豪迈宣言。  相似文献   

4.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正>10月9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参观了由陕西省档案局举办的"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档案图片展。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小燕,省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王建领等领导一同参观了展览。娄勤俭走进展厅听取了讲解员对一幅幅珍贵图片中长征故事的精彩讲述。500余幅图片,40余件珍贵档案,生动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相似文献   

6.
齐霁  李永平 《档案》2011,(1):29-33
20世纪50至6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在甘南和陇东等地征集了一批珍贵的红军长征历史文物。近年来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们对其中的部分文献资料能够得以分析和探讨,以下对其中的几件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历史档案略加介绍,并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档案图片展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档案馆举行,陕西省档案局副局长郑惠姿出席并致辞。本次展览于10月3日至9日在陕西省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展,共展出图片550余幅、档案40余份。展览共分为:《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背景》《艰难征途——各路红军战略转移》《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8.
川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四川档案》2006,(5):42-43
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至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抗日,红军长征在川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在川期间,川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留下了丰富的档案史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被妥善地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及红军经过的各地市县档案馆内,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不揣浅陋,权充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浏览这多达数十万字的档案史料,希望大家能从中真切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体会到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红军长征史诗创造者亲笔书写的长征史,用真实朴素的语言记录了一个个历史细节,叙说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生动翔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业绩.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推动了长征史的研究,而且对学习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口述历史的快速发展,使得口述历史档案成为了档案学界和历史学界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为存留记忆的影像资料,论文以大型纪录片《长征》为例,从口述历史档案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档案重构战争记忆,尽可能实现历史的多元叙述.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又一次翻开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笔者在欣赏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独特的描述、透视的同时,不由的为他执著地访问长征的“长征”而惊叹。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很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索尔兹伯里一直铭记着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关于长征的意愿:“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他矢志做斯诺意愿中的“有人”。1984年,他专程赶到我国,毅然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进行实地采访。然而,他的此举是何等不易。昔日长征路,不少地段至今依然艰…  相似文献   

12.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1):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在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光耀史册,长征在“雪山草地”因经历空前残酷的征途而举世闻名。长征中所凝聚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成为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历史的车轮沉着稳健地驶入二十一世纪,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了七十周年。传承长征精神、服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档案部门的神圣使命,这对于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于建设生态阿坝、富强阿坝、魅力阿坝、和谐阿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正如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会宁是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标志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为纪念万里长征的丰功伟绩,怀念被红军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块会师圣地,再现红军在会宁会师的历史画卷,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5.
长征,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动每个人的两条铁腿,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丽跋涉.多少座崇山峻岭,多少道激流险滩,多少个风雨如磐的日夜……对红军战士是一场生与死的挑战.由于身体和生理等原因,女战士们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得付出更多的辛劳和血汗.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曾有8000多名妇女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长征,顺利到达延安的只有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胜利后,当时有两首歌颂长征胜利的歌。一首是《长征歌》(又名《长征小调》),选用《孟姜女》曲调填词。共十三段歌词,有的唱段先在长征途中传开,到达吴起镇后,由陆定一、贾拓夫合编整理。歌词如下:“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雩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十一月里  相似文献   

17.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0):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展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的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吴英德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生前曾担任隆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年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红军精神。父亲常给我们讲的红军长征故事已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09,(8):46-47
掌握破敌密码独特方式 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中,有一批侦察兵,抓舌头、化装探路立下了大功,不过这类侦察一般只具有战术价值,很难了解到敌军高层计划和整体部署。在长征途中不间断地侦破国民党的密码,才是红军侦察工作最出色之处。如今,尘封的档案已公之于世,那些隐蔽战线英雄的历史功绩也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同志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与北上抗日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一早在红军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但均未能实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主张抗日的。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宣布对日作战。那么,远离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