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晏殊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词,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词人不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情感常常被诗人和词人通过不同意象表达。而在诸多意象中,大雁突破怀乡思亲的原型意象约束,用语言的陌生化形式表现坚贞爱情和边塞爱国之情。同时诗人和词人也力图用大雁意象实现诗词的个性化。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对中国古诗词中大雁的意象作一个梳理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是具有沿袭意义的情感符号,如何在语际转换中表现意象的审美情感是中国古诗英译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从"异质同构说"和"民族文化心理"两个视角分别讨论了意象审美情感的生成和沿袭,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意象提出相应的跨文化阐释策略。对于意象翻译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保留"意"(情感)和"象"(物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此,译者要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决定在译入语中保留或改变原来的物象。  相似文献   

4.
冯至的诗歌 ,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后期的哲理诗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这来自他对诗艺的独特感受与追求 ,而其中意象捕捉与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意象的营构节制了抒情诗中情感的泛滥与避免了哲理诗中枯燥的说理。同时 ,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意象的营构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九叶诗派在充分借鉴中西意象理论,并且有机结合本国新诗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诗歌美学观念的核心应当是“意象”。他们认为意象是思想和情感互为表里的凝合,并就意象与人类潜意识、意象与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九叶诗派根据意象发展的精神特点,将意象的发展归纳为自觉意象、悟性意象和凝合意象三个阶段,并对意象运动的二种范式及其动力来源作了详细阐释。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诗坛,九叶诗派的意象理论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典诗歌在表达情感上都比较委婉含蓄,所以诸多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会借助意象来传达情感,意象常常就成了诗人投射自己情感的载体。把握了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也就找到了赏析诗歌的一把钥匙,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借助意象来赏析诗歌。一、学海拾贝(一)借助意象,描绘画面何为意象?意象即意与象的组合,是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诗经》里的许多篇目都有大量的水意象参与其中,水意象承载着当时人类的道德与情感。本文通过日常生活、政治和军事三个方面对水意象在《诗经》里不同的社会阶层人类情感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得出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冯至的诗歌,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后期的哲理诗,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这来自他对诗艺的独特感受与追求,而其中意象捕捉与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意象的营构节制了抒情诗中情感的泛滥与避免了哲理诗中枯燥的说理。同时,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意象的营构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诗经》里的许多篇目都有大量的水意象参与其中,水意象承载着当时人类的道德与情感。本文通过日常生活、政治和军事三个方面对水意象在《诗经》里不同的社会阶层人类情感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燕子"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有着多重的文化涵义。徐灿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词人,其词意象丰富,其中,"燕子"意象是她最常用的意象之一。徐灿以其善感的心灵、敏感的才思赋予"燕子"这一常见意象不同的精神内涵,"燕子"成为含蓄地表达她内心思绪、情感意趣的借用之物。  相似文献   

12.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文章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中国古典关学的重要范畴。其中,庭院意象,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戏曲的一个传统——书画同源。繁复的庭院意象符号,在小说《妻妾成群》中,已经不再是物质现实之物,而是烙上了作者情感体验,经过文本转换和提升的隐喻,同时也是接受者从外在的符号能指进入内在情感体验的符号所指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同一种色彩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反应,而不同色彩的组合所产生的奇妙诗境更给人带来丰富的心灵体验。台湾当代诗坛的萧萧就是一位善于通过舞色弄彩来表现自己诗思的一位优秀诗人。在萧萧的色谱中,"白色"语汇是非常独特的一类意象,白在萧萧的诗作中通过表达、变形,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含义。其诗作中的白可以分为"超脱现实的白"与"直面现实的白"两种类型,其中既包括富有禅意的色彩,又包括对自然生态的感叹和人生衰弱的感伤。  相似文献   

15.
"笛声"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当代作家刘醒龙在其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在他笔下,"笛声"被赋予多重的情感内涵:或是乡村启蒙的坚守;或是纯粹情感的诉求;或是现实体制的讽喻。透过刘醒龙笔下的"笛声"意象,既可以窥探出中国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遭际和精神困境,又可以展现作者对乡村精神启蒙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诗词之妙在于诗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文化意象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核心在于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文化意象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7.
艾青的诗歌将色彩与意象相对应,渗入自己的情感,建构了东西方色彩观烛照下的黑色"土地"和金黄色"太阳"意象,这些意象已不是现实原有的物象,色彩也已不仅仅是颜色,而是一种境界,是艾青民族情感和宗教情感归宿性的诉求式表达,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吴红英 《文教资料》2005,(29):137-138
产生于"五四"初期的<女神>和<死水>都以其炽烈的爱国、忧国情感震撼了中国现代诗坛,但在情感表达时,又分别采用直抒胸臆和拟喻直观两种迥然不同的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中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之间存在着对照和反衬对比两种模式,无论是采用顺承模式还是逆反模式,其情感都能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这几种模式的成功运用,不仅使李煜的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后代词人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对后代词发展和词人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帆 《时代教育》2012,(7):279-280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意象油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和流派,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被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吸收同化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征。本文通过挖掘出意象油画情感表达的途径,分析了情感表达在意象油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内涵,并对意象油画的核心在于气韵的抒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阐述。而我们每个人在观察自然事物时所产生的意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情感的表达也会不相同,但是只要韵由心而生,便能够引领我们将内心的感触融会于画中,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相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