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7岁儿童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影响模式.方法: 应用NYLS 3-7岁儿童气质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的情感温暖对男孩气质的影响是一致的;父母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与男孩的注意分散、趋避性、规律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男孩的活动量、反应阈、情绪本质、规律性呈显著性负相关,恰好与女孩相反.对父素养育方式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儿童气质,对母亲养育方式发生直接影响的是行为.结论: 儿童气质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大于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气质的影响,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心理承受力是一项牵涉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与其自身的人格特质,学校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及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相关,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要增强大学生的人格弹性,培养大学生合理的认知方式,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娟 《科教文汇》2008,(8):38-39
心理承受力是一项牵涉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与其自身的人格特质,学校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及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相关,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要增强大学生的人格弹性,培养大学生合理的认知方式,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论述了父母的养育方式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期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当前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00名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抽取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问卷137份,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父母教育理念、文化程度、职业五个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客家”是汉民族中一个系统分明而又很有特点的支系。客家先民原来主要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族人民。本文从容家的概念界定、客家文化的界定,客家饮食文化研究及其人格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让大家对客家有个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内蒙古地区部分牧区家庭,了解到较为普遍存在的牧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并分析每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希望社会和牧区家庭对教养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牧区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房敏 《内江科技》2008,29(1):27-27,37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粤闽赣客家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在新的形势下,粤闽赣客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其必要性,也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以开发客家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可以推动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职生上网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中职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编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对某市2所中职学校455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家中能上网和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高于其他学生;网络成瘾(IAD)组与非IAD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家中能上网和单亲家庭以及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于使中职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0.
黄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18-219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网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症状自评表对736名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网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网瘾检出率为3.1%。成瘾组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6个因子分,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恐怖、偏执9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高职高专生网瘾存在一定的检出率,网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网瘾的发生可能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湘赣两地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与江西都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加强湘赣两地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湘赣地区红色旅游合作的意义以及优势条件分析,对两地区实现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隔代教养主要是指幼儿由祖辈养育和教育,而父母对幼儿的抚育时间较少,甚至是完全将孩子交由幼儿祖辈照顾。造成隔代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幼儿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生活和工作压力或者是出现不少夫妻离异情况,进而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抚育应接不暇。随着时间的推移,隔代教养现象逐渐增多,但是这一教养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针对隔代教养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nauppfprstran,EMBU)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父亲教养方式中F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四个因子存在负相关,FF2与躯体化等五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5与强迫等八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6与十个因子全部存在正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中M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六个因子存在负相关,MF2、MF3、MF4都和十个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特殊性,并且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4.
姜涛 《今日科苑》2007,(14):220-220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在校大学生的人格具有相当的可变性和可塑性。综合起来,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有:①校园文化②社会环境③人际关系④消费水平⑤父母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等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5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2)大学生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环境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高疏离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生产现状,并分析两地区小麦农户的成本结构、生产收益情况,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小麦种植方式是轮作,仍采用耕地、耙地传统耕作方式,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种植方式是休耕,采用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内蒙古较达尔罕土地利用率更高。②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亩均生产成本72.35元,比内蒙古小麦亩均生产成本低264.39元,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节约了种子、化肥投入成本,但产量也相应降低,达尔罕小麦每亩利润204.69元,较内蒙古兴安盟每亩小麦利润低230.11元,但由于成本较低,使蒙古国达尔罕地区成本利润率达183%,是内蒙古小麦成本利润率的6.31倍。与内蒙古自治区传统耕作方式相比,蒙古国免耕保护性耕作方式降低了小麦成本投入,提高了小麦生产效率,因此,建议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土壤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小麦农户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沈阳采油厂区和沈阳市政水源地两个集中用水地区进行分析、并作了一些预测,以期对该两地区的用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恩施土家族地区选取101名初中生,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我意识量表(PHSS)进行测试。101名被试,男生54人,女生39人,平均年龄为14.5±0.7岁。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自我意识呈现显著地相关,并以积极的教养方式为主,而且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