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方园 《黑河教育》2012,(12):69-69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是每一个从事现代设计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联 《教育与职业》2007,(2):102-103
创新思维是现代设计的核心,艺术设计诞生于艺术探索的土壤.本文从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艺术设计出发,探讨了设计进步与发展的本质,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艺术设计中的重技术轻艺术修养的现象,并由此提出应在现代设计中坚持艺术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更新快速、学科交叠的现代教育,探讨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的教学。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要同样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艺术学习要有轻松自由的游戏心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艺术与生活;在专业学习与借鉴中,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风格;培养健康自信的人格;积极参与比赛,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一门“创造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始注重艺术实践,这一理念应用在教育中,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课程要求,还遵循了艺术设计本身的特质与学科规律。目前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创造性”“实用性”角度进行深度挖掘的书籍并不多,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是其教育过程中面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同时也是中国艺术设计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判断标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并借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开始与国际艺术设计潮流逐渐结合,新的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激起浪花,激发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同时催生了艺术设计教育的长足进步,各个高校分别扩招,但同时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如理论先行、师资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四大板块,而艺术设计专业习惯上重视技能教育,轻视理论教育,这对培养合格的新世纪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有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相关艺术理论教育课程上存在的主要缺失,提出加强艺术理论教育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等能力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四大板块,而艺术设计专业习惯上重视技能教育,轻视理论教育,这对培养合格的新世纪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有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相关艺术理论教育课程上存在的主要缺失,提出加强艺术理论教育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等能力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可 《考试周刊》2011,(41):199-199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形态构成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课程,虽然没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但所涉及的形态美学和形态构成原理,不仅是现代设计理念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艺术规律,而且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特性。作者根据艺术教育的经验,对形态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背景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和艺术教育有不同的范畴和特点,不能混同。艺术设计的开放性和商业化属性要求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重视“交际能力”的教育。本文阐述了艺术设计“交际能力”的内容,课程改革中对“交际能力”的关注,指出“交际能力”教育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时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摄影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它与艺术领域中的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共同点,如对美的寻求、认识及塑造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安排中把摄影作为专业的辅修课程,可以弥补不足并提高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并为艺术设计提供实践的领域。因此它所起到的作用受到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环境艺术被称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面向新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观念上应顺应时代,以现代审美理念去审视高科学技术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适应当今社会的必需,显示时代性,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对未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与教学中如何突显时代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现代高职教育的最紧迫任务。在高职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以及如何加强实践部分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入手,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实现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入手论证了当下国内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程体系仍然处于建构的过程中。通过叙述“基础”、“造型”的概念、分类阐述了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审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课程中基础性的内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基础”理解,不应当仅是造型基本技能的理解,基本技能之外还应包括对现代绘画形式的理解、对现代设计观念的理解、对人文科学的全面认识。所谓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应当是造型技能、造型观念、造型素质三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谈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把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去,将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起来,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艺术设计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能够发挥的功能与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博特·海斯教授曾预测“:15年前,企业靠价格竞争,今天靠质量竞争,明天将靠设计竞争”。此话证明艺术设计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出现在现代文明社会。倡导优良的艺术设计,在世界各国已不仅成为一种市场口号,而且在许多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竞争的赢家。艺术设计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其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离开了应用与实践,艺术设计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中,新与旧的知识体系、学术观念相互摩擦碰撞,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造、现代艺术设计体系的理解与认识,专业设置与知识结构的矛盾无处不在。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中,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解是: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设计思想为主导,以民族传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重视教学和科研为社会服务,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艺术设计行业第一线的高等实用技术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中,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的核…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传统上划分为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两大板块。在我国,人们习惯上重视技能教育,轻视理论教育,这对培养合格的新世纪艺术设计人才有不利影响。作者论述了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我国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杰 《黑河教育》2014,(6):81-81
正任何事物的变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教育要超前",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可能例外,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要与世界接轨,除了要站在现代高科技的基点外,更主要的是面对艺术设计教育观念更新的挑战。一、艺术设计以新的观念界定,涵盖了所有平面艺术设计和空间艺术设计,打破了现有艺术设计专业门类的细分,遵从的是艺术设计最基本的概念即"艺术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成人高校艺术设计热的原因,对成人艺术设计的地位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成人高等艺术设计的是通往终身教育的桥梁;成人艺术设计教育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重任;成人艺术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成人艺术设计教育也是教育全面开放的具体体现,并对成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无论从设计形式到艺术语言都受到西方设计教育的强烈影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审美趣味快速地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取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江苏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充分抓住江苏民间艺术的区域特色,和丰富内涵,同时建议构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突显现代设计理念立足地方民间文化优势办出艺术设计教育新特色.  相似文献   

20.
构建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传统漆艺技艺的传承问题不容乐观.对福州漆艺传承和发展,以福州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栽体,探讨漆艺的历史文化背景,现状及研究方向。把艺术教育、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使高校成为传统文化与技艺继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