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简单轻松的、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形式。其表现形式多样。出现的原因包括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媒介传播渠道丰富、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等等。而深阅读需宁静、专注,是以获取知识为主的阅读形式。深浅阅读在阅读内容、目的、动作和心理上存在差异。深浅阅读不是阅读的对立面,而是分立面,关键在于读与不读以及该如何去读。深阅读是阅读的主流。在浅阅读中寻求秩序和逻辑,相关机构需加强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阅读推动阅读推广向互动、合作发展。文章在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即建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全媒体阅读推广平台,组织社会化阅读交流活动,推广数字阅读文化,全面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社会合作,着重建立合作的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和激励体系,在实践中重点关注社会合作的个性化与阅读推广渠道整合、合作阶段性与长期发展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倡阅读风气的培养,且把阅读能力的提高列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民阅读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如何拯救社会阅读风气、倡导读书精神,已到必须下大力气鼓励全民关注的程度.人生须得阅读,尤其是慢阅读,它能使人深思、细心领悟,最终达到阅读的理想境界,小则愉悦人生,大则有益社会.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倡“慢阅读”对国民素养的提高、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慢阅读”也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革命.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1999-2012年我国女性阅读研究的文章为依据,分别从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读本体以及阅读史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女性阅读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存在的不足,认为女性阅读的研究无论对阅读研究的完整性还是对女性自身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从阅读的定义、现状、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以及阅读今后的走势几方面对调查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解读,指出传统阅读率下降是阅读多元化现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梳理了民国时期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章,重点探讨有关儿童阅读训练、阅读兴趣、阅读心理及阅读动机的研究成果,提炼其理念和经验,为当代儿童阅读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网络阅读共享是指读者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的以文本阅读为主体的阅读推介、分享、评价、传播的活动。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加剧,当前逐步形成了几种比较有特色的网络阅读共享模式,这些模式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满足了不同网络读者阅读、发表观点、分享阅读体会以及知识扩散传播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内容共享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型的阅读关系和新的问题与挑战。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读者的阅读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探讨了读者新的阅读方式和图书馆在阅读服务中的新任务,旨在通过新的阅读服务措施,引导读者进行科学、有效、有意义的阅读。  相似文献   

9.
本次问卷从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阅读能力、阅读评价、阅读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阅读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无深度、无习惯、无计划、无内容、无方法.进而探讨基于阅读心理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近两年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媒体阅读在读物内容的深浅、长短、符号、媒介体验等方面的争议,提出要客观看待浅阅读盛行、阅读的深浅与新旧媒体没有对应关系而与读者的思考深度有关系、微阅读也能带来深思考、文本和多媒体符号与是否能带来思考没有对应关系、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体验各有其长: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机构应以读者为中心,融合纸本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建立新的阅读服务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OPAC网站缺少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而造成用户流失的现状,对OPAC优化的背景、现状与需求、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概况、用户体验与访问质量及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简短域名、提高系统访问速度、设计简洁大方的页面布局、编写简单明了的网页源代码、使用规范的Html标签、放置科学合理的关键词、设置尽量短的内部链接及提升用户体验等优化策略,并对OPAC与搜索引擎、活跃用户与流失用户、优化的影响与评价等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呼吁重视OPAC的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工作,以增加活跃用户,实现OPAC的核心价值.图3.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化部要求,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于2013年全面展开.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对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进行修订,制订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新标准的制定总结了前四次评估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当前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并广泛征求了业界和学界的意见.新标准分为设施与设备、经费与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工作、协作协调、管理与表彰、重点文化工程七个部分.修订重点包括:注意与相关政策及标准的衔接;优化指标体系框架及分值分配;增删和调整部分指标内容;调整部分指标的取值;细化指标的备注说明;调整定级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专业、统一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共识、趋势和重点,但限于档案工作侧重、档案构成、档案数量、软硬件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各高校进行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论文在对部分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实效和目标实现程度为考核标准,结合高校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综合性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模式,并给出模式调整与建设策略,便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动态优化,形成合适的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一个社区是否强大,有赖于该社区民众的内力,这种内力就是韧性。韧性是一种适应并应对变化的能力。一个有韧性的人,不仅有危机意识,有开放的心态,而且有应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图书馆服务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民众的韧性素养,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安全舒适的空间。[方法/过程]从图书馆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需求出发,聚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与信息服务在韧性培育中所起的作用、韧性社会与图书馆发展3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表明图书馆与韧性社会建设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可化为具体行动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首先,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开展韧性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拓展图书馆参与并融入社会的发展空间。图书馆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各种相关服务拓展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图书馆不仅要开展韧性素养教育,而且要为民众提升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创造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分享和交流空间。其次,要着力创新韧性素养教育活动,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图书馆在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应将阅读推广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有效应用到韧性素养活动中,并通过参与社区韧性建设,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和新技能。最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及馆员自身的韧性素养。图书馆要树立大安全观和危机管理意识,増强抵御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韧性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以更强大、更坚定的职业韧性投入并服务于韧性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不仅革新了人文研究的范式,还意味着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联合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包括各类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以支撑新的研究范式、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已经成为共同的呼声。探讨如何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厘清各种责任主体尤其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承担何种任务、做出何种贡献,有利于帮助图书馆找准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整个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单位。利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案例调研、实践验证等方法,将"数据基础设施"从"研究基础设施"中剥离出来并作出定义;分析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的一般性功能需求和技术规范,包括跨机构的共建共享、跨网域的开放获取、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跨时空的版本迭代四个方面。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践为例,从原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图书馆的书目控制、规范控制、知识组织、文献循证方法和关联数据、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结合起来,有望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论贡献。联合各类机构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数据开放互联和知识融通,建设公共性、开放性、持续性的"数据基础设施",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大潮中应尽而可尽的责任。图2。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与形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进入数字社会以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理念,数智化活化文化遗产,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路径和数字化赓续的现实需求。在科技与人文融合精神指导下,本文尝试性提出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基本目标和实现逻辑,并针对欧洲时光机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调查分析欧洲时光机项目的目标愿景、发展历程及其组织架构,系统梳理欧洲时光机的建设内容与代表性工作,归纳总结历史大数据构建的技术框架与逻辑路线,进而从数据资源、关键技术、标准平台、表现形式和共建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文化遗产智能计算的经验进路。文化遗产智能计算与历史大数据资源建设不仅是当代新文科建设的前沿学术问题,更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档案即历史,人事档案就是个人历史记录的反映,它为用人单位考察个人提供参考,但如果不能合理管理与利用高校人事档案就会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别从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方面对沈阳事件中显现出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漏洞进行思考,其中思想认识上从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树立合作意识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打破监管意识淡薄的局面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具体实践上则从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法制法规、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沟通、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及利用进行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提出要与时俱进地适应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在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召开,研修班分“图书馆之未来”“图书馆业务构架与资源/平台/数据”“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分享”四个主题单元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文章综合研修班嘉宾发言、主题内容的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前沿研究,拟从图书馆目标定位的理论指导、发展转型的实践规划、应急体系的完善建设三个核心板块,集中呈现本次研修班的课程内容,探讨高校图书馆发展变革的趋势与转型之路,把握新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可视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已成为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的主流领域。文章借助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和实例,来展示和分析科学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前沿领域、主要方法和类型,以及在科技情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从知识图谱研究文献的共引知识图谱,发现了知识图谱和知识地图的差异,知识图谱研究的前沿动向及其知识基础。从科技情报数据的共引知识图谱,展现了知识图谱方法在探测学科前沿、科学发现、科学合作和科技战略诸方面的引领作用。知识图谱不仅创新了分析科技情报的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The period of Portuguese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followingupon the heel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cline which the countrylived through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republic in 1910,was bolstered politically, culturally, and economically by theexperience of the country during these 64 years. Economic andcultural changes after 1945, including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worker migrations, tourism, and the decolonialization movements,gave rise to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increasingly wide groupswho rejected authoritarianism and the monolithic political system.Various factors paved the way for the downfall of this regime,among them Oliveira Salazar's physical incapacity and his replacementby the more liberal but less prestigious Marcelo Caetano, theunease in public opinion caused by the sending of troops tothe colonies in Africa, and international and political andcultural pressures. Public opinion was in favor of the new politicalsystem, and, gradually consolidated its hold with the support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in particular,the countries of the EEC. The political parties contributed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the Portuguesepopulation and ensured that the regime maintained itself withina liberal democratic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