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文明之人     
主持人的话: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所学校来说,文明礼仪是校园文明程度、学生道德风尚和学习习惯的反映。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已成为少年儿童道德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中心小学多年坚持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  相似文献   

2.
谢渝芳  卿茜  严静 《教师》2014,(1):33-37
正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有哲人说过:"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反映。""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内外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愈来愈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礼仪知识,对提高每个公民的精神文明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玉娟 《甘肃教育》2011,(19):44-44
礼仪是一个人个性品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所以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目前,由于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文明礼仪教育的欠缺,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一些幼儿甚至已经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一个人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当今时代,某些中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思想道德滑坡。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中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0-6岁是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0-6岁是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10,(2):40-42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本期介绍11个文明礼仪方面的经典小故事,旨在引导小读者朋友们能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文明修养的人。 —编者  相似文献   

8.
孟赐将 《文教资料》2014,(7):146-147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教育的总体反映。中学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新时期社会道德的践行者。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减缓违法犯罪升级。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文明礼仪教育应渗透在学校师生的自觉行为中,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针对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指导中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文明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育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礼仪素养,同时对促进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学语文课本涉及到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应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并挖掘出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利用古代文化中的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学生做新时代的文明人。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礼仪之邦之称,讲道德、讲文明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基石。古代文化知识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汉民族的风  相似文献   

12.
文明礼仪是人们正常生活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有无教养的重要尺度。搞好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使学生的性格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能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共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处事待人的准则。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性格之中。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修养应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很多学校道德教育、文明教育缺失,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思想道德滑坡。加强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学生,尤显重要。我们带着这样的使命做出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明礼仪教育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交流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为社会培养思想健全,文明讲理的全面人才做了突出贡献。采用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科融合,渗透教材、学科融合,渗透教材、增设奖励机制,创建文明氛围等手段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讲文明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要创建好文明礼仪文化,积极营造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学校文明主题班会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优良的家风蕴含着家庭的和谐温暖,它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所表现的是一个家庭文化内涵,也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因此,一个家庭的家风优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而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是人之初的"必修课",除了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外,在家庭里,我们也要以优良的家风引领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因为幼儿从小讲文明懂礼仪对于弘扬我国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幼儿完美人格,促进其文明素质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它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明礼仪建设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一步树立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学校开展了“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一所农村集镇小学,近几年来,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来构建,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取得了预期效应. 科学分析周密规划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教育.追溯历史,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9.
礼,在今天同样具有时代价值。文明礼仪,尚礼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每个人立身社会、走向社会的人格基石。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分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否具有良好的品格,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中抓起,从生活细微之处做起。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吴小燕 《小学生》2013,(2):50-50
少先队工作总目标中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文明礼仪教育是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但少先队员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光靠知识的传授、灌输等来引导队员认知文明礼仪,通过文明礼仪示范活动培养文明行为习惯是不够的。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寻求有效载体和途径来开展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使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富有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