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交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诸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和道德知行分离等道德困惑问题。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心理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积极塑造公民道德个体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等,并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制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道德水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公民道德现状的调查寻找目前公民道德水准下滑的原因。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于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讨论策略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并注重实践;应充分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注意根据年龄差别而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必须进行以反灌输为特征的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与道德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道德是末,人是本;道德是手段,人是目的;道德为人,而不是人为道德。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乎公民道德的人,其内容的选择应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其方式方法应是实践、体验、对话、交流与讨论等。  相似文献   

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意味着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定条件下 ,在多元性与个体性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整合力量 ,这种整合力量实际上就是个体的道德自律精神与社会的道德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纲要》第一次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把公民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目标管理结合起来的迫切要求。现实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归根结底也在于个体的主体性被忽视 ,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未被开发 ;另一方面社会本身的道德管理系统功能弱化 ,法律、制度、单位管理与道德教育脱节 ,道德教育效果低迷。一公民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性教…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必然要求。高校应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先进性与广泛性、灌输与渗透、继承与创新四个关系,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但其在道德教育中鲜有应用。将这一理论扩展到道德教育领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的方向进行研究发现,最近发展区确实包含一种具体的道德愿景,维果茨基对语言和同伴影响的关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这种互动的发展形式为道德教育的理论路径和实践路径的未来方向带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道德如何 ,对其今后职业道德乃至整个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很大影响。开展大学生学习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创新学习道德教育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探究性道德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调查探究,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探究性道德学习方法主要有事例研究法、问题讨论法和社会调查法。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成人教育》2014,(5):53-56
榜样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这些当选的"身边好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受教育者。运用"身边好人"的榜样事例进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进一步完善"身边好人"的榜样教育,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榜样的人选,积极营造学习榜样的社会氛围,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榜样等,弘扬社会正气,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弘扬人的主体性,既是培育和谐社会主体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明智选择。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德育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逐步形成主体的现代道德素质,让学生的主体之光在德育中闪烁。  相似文献   

13.
江颉 《高教论坛》2014,(1):8-9,58
红色资源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系统性、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涵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的红色资源实践平台、红色资源应用缺乏联动机制等,因此,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采取建立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研究红色资源内涵、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加强各高校的合作与交流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的梳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题要求,建构适应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实践中通过内省、践履完善个体德性与道德人格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内核。将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那些积极的因素合理地运用到目前学校德育建设中,对解决学生个体品质的形成与完善和恢复德育教育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策略的概述,介绍道德讨论策略的形成、实施及实践价值,并探讨道德讨论策略对我国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分阶段开展道德教育;强调道德认知冲突,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琴 《中国德育》2006,1(7):71-73,79
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偏差、道德修养弱化等。社会转型是引发大学生道德状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滞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必须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课堂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建设机制,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8.
阐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论述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主要外部条件和重要手段,道德修养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关键和归宿;论证外部教育和自身修养的有机结合是有效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社群主义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善优先于正义。社群主义认为,道德是维系社群的根基。社群主义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是: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和基本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类人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德育出现了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主知型模式。由于该模式以自由主义理论为背景,强调个人在道德上理性自主的哲学理念,造成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学生缺乏道德实践力量和个体与美好生活相疏离等问题。根据埃蒙.凯伦博士对道德上理性自主哲学理念的限制性修正,相应地调整、深化和改进主知型德育模式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践方法,可以实现主知型德育模式的自我完善。西方完善德育主知型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在道德情操的养成、道德自主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生活实践的德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