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建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论述了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这一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建立科学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电视批评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动中国电视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 ,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律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 ,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 ,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 ,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 ,分析并阐述了电视作品、电视现象及电视思潮的评判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 ,作者还从电视批评的选题切入 ,具体描述了电视的评析过程和基本类型 ,论述…  相似文献   

3.
陆地 《传媒》2011,(2):65
中国电视文艺需要批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不太好,需要批评;二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好,也需要批评。本  相似文献   

4.
高级编辑欧阳宏生《电视批评论》目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部33万字的专著是我国“新世纪电视理论文库”推出的第一邵著作。《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津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述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访谈,统地梳理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电视批评主体、客体和批评方法的阐述,揭示了建立和完善电视批评学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当前电视批评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传媒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旨在为观察、分析、阐释错综复杂的媒介现象提供理论与方法的传播学分支学科——媒介批评——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的媒介批评学科体系中存在着包罗万象、还原主义和重理论轻实践的三种倾向,制约着媒介批评学科的发展。本文认为,媒介批评学科体系的建构需在文化、权力分配与多元性的框架内展开,赋予该学科以真正的批评力量,切实推动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7.
报道时过境迁的事件是电视宣传的弱项。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多次的努力。宣传成功固然重要,但宣传为成功而进行的努力才会使成功变得真实可信,才能使观众通过我们的宣传而得到收益和启迪。这一点我们的摄像机却无能为力。它无法像文字记者那样采访——分析提炼——描述,使历史事件复原,只能去追踪它们的"遗物"或"重复历史",画面"牵强""呆板""雷同",这样的电视新闻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电视批评将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和电视研究相结合,是西方学界一种重要的电视批评方法.本文运用历史的观点,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产生的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具体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理论研究的不同方法、视角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去年12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电视批评是以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媒介为对象的一种价值评判的研究活动。随着电视的诞生,也开始有了电视批评。我国已有大量的电视批评实践,并出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批评专  相似文献   

10.
一 电视批评,就是采用一定的理念和方法来批评电视.首先需要弄懂的一个问题是,电视批评的批评对象--"电视"--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宋荣福  裴雅乐 《今传媒》2012,(4):122+128
如今电视媒介与历史题材的结合,已经屡见不鲜,像大型考古项目的现场直播、历史事件的回顾等等,相应出彩的研究文章也为数不少,在此层面和类型上的课题本文就不再赘述。本文是分别深入到历史与电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亚层次——田野调查和电视纪录片当中去探讨两者结合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2.
王汉春 《大观周刊》2011,(43):76-76,72
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依靠对人的培养和教育,为了满足自身这种需要,创造了培养人的专门事业——教育。因此,就产生了教师这个职业。在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在转型期,电视主持人“已不再满足电视艺术的精致和完善,而更注重现实历史的揭示深度,以冷静求实的目光去观察历史、思索历史,从而成为时代的文献笔记和历史备忘录”。(郑祖武《电视  相似文献   

14.
与电视媒体的热闹喧嚣相比,电视批评却时时陷入"失语"状态.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除电视批评的环境尚不够良好之外,电视批评本身的理论建构极其薄弱不能不说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如何建构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以推动健康、有力、活跃的电视批评?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专题节目大多用较长的时间,全面深入地讲述故事内容。但如果没有感人的细节,就无法打动人心,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专题节目中,细节不能去创造,不能去想象,而是需要记者在采访中学会寻找和捕捉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只有捕捉到了细节,才会使电视专题报道显得更真实、更鲜活、更有分量。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电视批评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批评发展至今,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憾,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它在加强电视文化建设、促进电视节目创新、推动电视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电视理论的建设和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视通过市场模  相似文献   

17.
由欧阳宏生教授主持撰写的《电视批评学》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55万字的著作从研究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通过梳理西方电视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状况,探究了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像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批评的点拨一样,电视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一种综合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与之相应的电视文化批评。这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经验,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尤其是在时代变革、体制转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一种积极、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电视文化批评,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电视从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媒介变成了家喻户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媒介。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对相亲类电视节目的批评,需要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业界认真总结,更需要学界从中国电视文化建设的角度反思:应该以怎样的语态构建中国电视文化批评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0.
在对2006年度电视批评进行盘点之前,有必要先确定电视批评的定义。我们认为,电视批评是对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创作者进行价值评判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