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尼采对"另一个世界"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之热爱,缠绕着尼采;对健全人类之渴慕,激励着尼采。可是遍视古今,尼采却发现因世界的二元分裂和世界真实关系的颠倒,人之生命被遮蔽,人之尊严丧失。为了能回归唯一真实的世界——生命世界,让人“成为你自己”,尼采深刻地揭露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将人的生命从理性、道德和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乡村思维     
《中学生电脑》2006,(1):8-8
我是—个热爱空虚和寂寞的圣徒,也是一个倾心世俗的孩子。我的奢侈希望伴着一轮由尼采幻化成的神升起在村庄的香樟树上。我粗鄙并且悲伤着,我野蛮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那所剩无几的断章。我为的仅仅是弥补此日可支离破碎的沮丧心情。  相似文献   

3.
担当苦难     
尼采曾经慨言:下界的苦难,我要一概担当!可他最终疯了,抱着马脖子大哭我的兄弟。人要真正担得起苦难,担得起不幸,是多么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尼采哲学中的自强精神王元明尼采(F·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是唯意志主义的著名代表,对当代西方乃至中国都有重大影响。尼采哲学中包含着许多错误甚至反动的东西,因而曾被法西斯主义者利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受到批判.这种批判对清除...  相似文献   

5.
骑马的乐趣     
今年国庆,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新疆旅游。旅程的最后一站,安排我们去南山牧场骑马。一听说骑马,我的心就“怦怦”直跳,我是名副其实的胆小鬼!以前我骑过电动马,现在要我骑真的马,我真有点儿胆战心惊。一位大姐姐微笑着向我走来,她是马的主人。她递给我一根长长的马鞭,说:“别怕,骑马可好玩了,更何况我坐在你后面哪。”我怀着紧张的心情,随这位大姐姐来到马前。这匹马十分健壮,四肢有力,毛色发亮,头高昂着,像时刻准备着出发似的。我右脚踩在马镫上,双手紧紧地抓住马鞍,在大姐姐的帮助下,纵身一跃,便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马鞍…  相似文献   

6.
1902年10月23日,在布拉格大学的演讲厅,一个叫布洛德的新生正在滔滔不绝地演讲。他把叔本华捧上了天,把尼采狠狠地踩在脚下,这引起了一个大二学生的不满。两人围绕着叔本华与尼采,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起来,直争到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尼采兄妹──一个德 国悲剧》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12月出版 尼采说伟人因为被人误 解方才成为伟人。尼采的生 平及其学说被人歪曲误解要 超过尼采本人的想像力:两 次世界大战德国士兵经常在 战壕里捧读的“圣经”就是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 说》,法西斯的元凶希特勒 与墨索里尼公开声称是尼采的信徒,希特勒两次朝拜尼采档案馆并亲自从私囊里拿钱向尼采档案馆捐款: 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魏玛,查封了尼采档案馆,宣布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学说”。 谁为尼采学说披上法西斯主义的外衣,推是制造尼采成为“法西斯圣人”…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朋友是位养马人,他的马号里大大小小栓着十几匹马。栓马桩上,总有几匹半大马被很短的缰绳残忍地栓住,只能围着桩打转而无法躺下。一次,我见一匹马的嘴被磨得鲜血淋漓,便放长缰绳想让它得到舒适。谁知朋友见了却说:“让缰绳短一些吧。”我纳闷了,养马人的做法为什么与我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9.
<正> 把鲁迅和尼采这两位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家放在一块儿比较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由于一向疏于介绍尼采学说的缘故,鲁迅与尼采之谜尚未揭开。我想,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进一步讨论:(一)鲁迅早年为什么“醉心于尼采”?(二)鲁迅在他思想发展的早期、中期从尼采学说中择取了什么?(三)鲁迅后期是不是“彻底否定”了尼采?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一本世纪初年,鲁迅在日本求学时,东京学界正“磅礴着”尼采学说。据周作人回忆,鲁迅那时很喜欢读尼采,“《扎拉图斯忒拉如是说》一册常在案头”。鲁迅被尼  相似文献   

10.
许晖 《阳光搜索》2005,(8):36-38
“万物都奇异地涂满了金红的神采,万物都随着一个气息。渐渐地涌动起来,沿着雪山草原的大陆。朝我推来一道美丽的潮。它一瞬便淹没了我。击碎了我,还原了我,我今夜还觉得满心都溢着那难言的美色。”那年读到张承志的第一本散文集《绿风土》,让我记起波马,波马的晚霞。以及北疆那些即将失去的美丽片段。  相似文献   

11.
爱的旋律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我。儿时。经常会被爷爷叫住。要背得出几句三字经,他才放我一马。不然,我就得正襟危坐,听他喋喋不休的教导:“人不学,不知义……”懵懂的我从小被“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浸染着,懂得了无私和坦诚,学会了谦让和尊重。小时候。我常跟着叔叔到集市上摆书摊。铺开一大块塑料布,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书往那一摆,马上就能引来许多人围观,大多是孩子。也有大人。面对书摊周围眼巴巴地翻弄着书。却无法支付5分钱的孩子,我常常慷慨地把书递给他们,并笑笑说;“看吧,免费。”看着他们感激和惊喜的目光。我小小的心中有了自豪和满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爱我的爸爸,也非常敬佩我的爸爸。小时候,我特爱玩骑马打仗的游戏,爸爸也会和我一道玩。我们轮流做“马”,轮流当“骑兵”。有一次,正当我骑在爸爸身上,挥舞“战刀”,洋洋得意的时候,爸爸一动,把我掀翻在地,我大哭起来。爸爸学着“马”的声音说:“哪有骑手不爱马的?我给你搞得好疼喔!”我很不高兴,当轮到我当“马”的时候,也乘机使劲一掀,其实爸爸也没真压在我身上,他却一下真的跌倒在地,我说:“哪有骑手不爱马的?”爸爸揉着背,肯定是真的摔疼了,说:“对,谁叫我不爱战马,该摔!”我忽然感到对不起爸爸,爸爸却说…  相似文献   

13.
灭蝇记     
今天中午,我正要美美地睡一觉,可一只可恶的苍蝇拍着翅膀在我耳边盘旋着。起初我没太理会它,只是用手驱赶。可是只要你手一停,这坏家伙又飞回来了。我一见就来气,心想:放你一马,你还不逃,非要回来送死,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一骨碌爬起来,取出苍蝇拍,练起“雪花神剑”来……好几个回合打过了,结果是苍蝇没打死,我倒差点儿被累死。那只苍蝇得意地飞着,还发出“嗡嗡”的叫声,仿佛在说:“气死你!捉不着!”我有些气急败坏了,心想:好你个兔崽子,敢骚扰我,没你的好下场!我立刻拿起拍子左扑右扣,可仍然没打着。我想:光靠…  相似文献   

14.
1狐狸大摇大摆地在林中散步一定要想个好办法治一治猖狂的狐狸有了!这个办法怎么样?4我这就去找他。6你在开玩笑吧。7哈哈,快咬上一口!哎哟!狐狸被马拖着滚下山去……后记:猴子和兔子看到了这个情景,猴子在树上高兴得拍手,摔下了树把屁股摔红了,从此猴子的屁股就成红的了。小兔子高兴得放声大笑,把嘴笑豁了,从此兔子变成豁嘴了。马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卧着睡觉了。狐狸被马拖下山以后身上总是黄一块灰一块,很少看见一色毛的狐狸。狐狸、猴子、兔子和马的故事@火炎 @刘向伟  相似文献   

15.
马伢子     
难道孙悟空打翻了老君的炼丹炉?火烧云漫天扑地,把院子映得红彤彤的。马伢子不见了……下午放学,我刚跨进院门,就看到沾着几绺马毛的小笼头孤零零地挂在南墙的木橛子上。“马伢子呢?马伢子怎么不见了……”我大声地问娘。  相似文献   

16.
寓言两则     
刘倩 《初中生辅导》2011,(32):33-34
马和驴 马和驴一起旅行,马拉着轻便的车轻松地前行,而驴驮着很重的鞍囊走路。“我多希望我是你,”驴感叹道,“你什么也不用做,却佩带这么漂亮的马具。”后来爆发了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7.
曹聚仁先生大约说过这样的意思,鲁迅真正的思想和精神的正宗,乃是确实的虚无主义。在哪本书上读过,不记得了,无法援引原文,实在抱歉。但我是相信那话的,认为曹聚仁先生的观点,大抵是符合鲁迅先生思想核心的罢。鲁迅先生是个纯粹的文化与思想的战士,在西方的哲学家中,他尤爱怪诞的尼采,他读尼采的作品,译尼采的作品,或许也继承了尼采的虚无主义的思想特质。眼前这本薄薄的《野草》,作为鲁迅先生存世的两部散文集之一,已经隐约地向我们透露了他那独立特行的虚无主义的信息。《野草》一书开篇即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  相似文献   

18.
时代有点像一个性格古怪的国王,他并不一定把恭迎他的人捧为天才。相反,他常常乐意把天才的桂冠戴到那些用思维之剑来摧毁他的人的头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1844—1900)的遭遇就是这样。尼采猛烈抨击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切时尚,但这个时代却为他而倾倒。尼采的哲学可以比作一个传统观念的审判台,在审判台上镌刻着他的著名口号:“重估一切价值”。没有一个被世上奉为圭臬的传统观念不是遍体鳞伤地、匍匐着从这个审判台前通过的,以致  相似文献   

19.
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经历了由前期肯定性评价到后期否定性评价的巨大转变,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前期肯定性评价中,尼采认为瓦格纳是唯一的醒,唯一思考着真理和现实的人;是世界的一位简化,等等,而在尼采对瓦格纳的后期否定性评价中,尼采则认为瓦格纳是一个典型的颓废,是一个暴君,等等。  相似文献   

20.
都林的大街上,一个马车夫鞭打瘦马,尼采冲上前去,抚着道道伤痕,旁若无人地放声大哭。往来人惊奇诧异,面面相觑。不久,尼采疯了。他的疯狂或多或少缘于拥怀绝世天才而不被理解和接受,他的不公遭遇则根源于他的真诚和鄙弃世俗。现实世界总是打着呼唤真诚的幌子而扼杀之,世俗只会追认故去的诚挚,抱着自命崇高的怀旧心态棒打眼下的本真。世俗眼光里,早在疯狂之前,尼采就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或病人。我喜欢和崇拜这样的文明“异端”,甚至渴望能跻身他们的行列,渴望能染上他们的恶疾———其病症是对生命的执着的真挚和对存在的深沉的怀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