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天皇制是19世纪末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1890年10月,日本发布《教育敕令》,强调国民都要忠于天皇,并规定“神道”为国教,强调国民信仰,宣传天皇就是“人问活神”。此后几十年间,天皇专制政权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对邻近亚洲国家频繁发动侵略战争。原日本玉川大学教授若檄泰雄在《日本的战争责任》一书中说,是天...  相似文献   

2.
天皇制度是日本宗法制度的总代表,日本民众至今都极力尊崇天皇,可以这么说,天皇是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而使天皇成为精神支柱的神道教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日本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中,神道教更是发挥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转型的明治维新时期,天皇制度和神道教紧紧捆绑,从精神层面统治着整个国家,并对日本国民性产生了深刻而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公元前 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即位到今天的明仁天皇 ,在日本有史以来记载的 12 7代天皇中 ,有八代女天皇 ,而且这八位女天皇还颇有些政绩。推古天皇 ( 5 5 4~ 62 8年 )是广泛被认可的日本第一任女帝 (总排行第 3 3位 ,在此之前有神功皇后即位为女帝一说 ,但疑点颇多 ,未被广泛接受 ) ,是第 2 9任钦明天皇的第 3皇女 ,母亲是苏我稻目的女儿 ,在位时间是 5 93~ 62 8年 ,相当于中国的隋末唐初。第二个正式的女天皇是皇极天皇 ( 64 2~ 64 5年第一次在位 )。曾让位于其弟孝德。孝德天皇死后 ,她再度即位 ,改号齐明天皇 ( 65 5~ 661年在…  相似文献   

4.
设计1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家到亚非拉地区去的首要目的是 A.掠夺财富 B.掠卖人口 C.寻找黄金、珠宝 D.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 2.下列史实哪项与俾斯麦无关? A.萨多瓦战役后力主议和 B.策划建立北德意志同盟 C.指使议会通过“非常法” D.叫嚣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D] 3.根据日本1889年宪法,其立宪君主制的最突出特点是 A.天皇权力受议会限制 B.天皇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5.
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力图对明治宪法作民主化解释,这为近代日本政党内阁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却遭遇了以蓑田胸喜为代表的右翼学者的攻击,随着日本军部企图掌握政治主导权,以国体明征运动为契机,冈田启介内阁两次发布声明,抹杀天皇机关说,而与此同时,穗积八束、上杉慎吉等人的天皇主权说也一同受到批判,之后形成了以里见岸雄为代表的国体宪法学,国体完全凌驾于宪法规则,宪法学研究与政治上的法西斯化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6.
法家是极端专制思想的鼓吹者,也是最早的专制政体创建者的精神导师。在实践中,秦始皇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以法家学说为治国思想,实行全面的专制统治。儒学的理论本质与专制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儒家思想有被专制统治者利用的成分,但中国传统社会专制主义的罪魁祸首却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相似文献   

7.
闻江涛 《考试周刊》2009,(11):239-240
徐福与神武究竞谁有可能是首任天皇,学术界各执其词。本文从历史发展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类发展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证明徐福更有可能是日本首任天皇。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都认为从秦汉到明清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说法,也习惯于把"封建"和"专制"合起来,说成"封建专制",以示这种社会性质的残酷与落后.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一部古书上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天,景行天皇要从苇北的火流之浦乘船去火之国。这时,天色已晚,海面一片漆黑。就在船驶出港口不久,不远的海面上突然升起一簇簇火光。天皇命令向有火光的地方驶去。结果,经过不长时间,船竟顺利到达对岸。上岸时,天皇问随行人员:“这是什么村子?”回答说:“这里叫火之国八代郡火村。”天皇又问:“那海上的火,不像是人点的吧?  相似文献   

10.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以后,在对国家权力的解释上,一时成为主流学说的天皇机关说于1935年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这就是所谓的“天皇机关说事件”.事件之后,军部的势力急剧膨胀,1936年发生了2.26兵变,以及次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加快了战争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将非主要人物形象之一——高仓天皇塑造为一个孝子贤王,风雅、注重情感的人物形象,看似有很多的杜撰、矛盾以及不合理之处,实则也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来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的,可谓不合理之处自有其合理的地方。作品对平家之恶的揭示,对"盛者必衰,骄者必败"佛教道理的阐明,以及对日本院政这一政治形式的支持,通过对高仓天皇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表现了出来,可以说作品对高仓天皇人物形象的塑造紧扣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不可一味说“行”过去,家长们认为子女应该一切服从长辈,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现在,一些家长却由“绝对专制”走向了“极端民主”,对孩子或放任自流,或百依百顺。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自由造就没有界限和没有责任心的人。”阿莎·菲利普斯在《说不——为什么对你和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一书中指出:“为了避免专制者形象而只知道说行的父母,只会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和危险的形势。”孩子长期处于受宠的特殊地位,要风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史学界关于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带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俄国是通过开明专制“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1.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是由于当时俄国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2.它并不具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而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新的形式,实质上依然是封建沙皇专制;3.它不但没有使俄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和“推动俄国封建君主制逐步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反而巩固和加强了其农奴制度与封建沙皇专制,从而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以后俄国和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史学界关于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带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俄国是通过开明专制“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1.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是由于当时俄国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2.它并不具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而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新的形式,实质上依然是封建沙皇专制;3.它不但没有使俄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和“推动俄国封建君主制逐步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反而巩固和加强了其农奴制度与封建沙皇专制,从而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以后俄国和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民主教育”的对立面是“专制教育”。当今,虽然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但“专制教育”现象还依然存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坚决对各种“专制教育”现象说“不”。  相似文献   

16.
儒学在日本近代经历了明治初期启蒙思想的批判、西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中期执政者关于文教方针和治国方略的选择,最后被确立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并被保存下来,表现了对社会政治的极大适应性。它与天皇绝对主义政权结合的结果,导致了日本在二战中的悲剧。二战后,儒学传统也中断了,但这种中断只是中断了它与带有封建专制特色的天皇制绝对主义政策的联系。战后东亚的奇迹,日本的儒家文化背景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衔接方式上,韩国与日本的不同在于:韩国儒学在一定时期是在政府扶植保护之下,作为官方的、与佛教相抗衡的正统意识形态被引进的。韩国儒学在经历历史性的中断后,能否获得劫后新生,在于如何重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89年,日本在非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实施了成文宪法,并据此建立了近代民主选举制度.然而,从国家整体的制度构造来看,由"专制有司"构建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体制以天皇主权为核心,并不是民主的宪法体制.在强大的"自主国家"和弱小的"公民社会"之间,国会选举制度开始了多舛的运行道路,直到帝国宪政崩溃为止,成了反映战前日本的国家政权势力变幻无常与社会运动兴衰不定的晴雨表,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人民代表法"向"法制选举"的保守转变过程.考察战前日本"本土化"的选举制度发展历程,能够为我们认识东亚地区民主化进程的前景和局限性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原因之二:专制文化对个性的戕害学生畏惧写作,也可以看作专制文化给社会带来的报应。无言,隐忍,顺从,谦卑,都是专制社会奴性文化的特征。在奴化教育中,人不能站立说话,没有话语权,更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源已超出了简单的词汇概念而作为某种特定的范畴,或作一种象征或描述一种现象。语文教学中也仅仅相对指出桃花源即乌托邦,似乎并没引起语文研究中更深的探究。 首先我们看桃花源到底说了些什么? 作者构筑了一个桃花盛开的村庄。它的经济形式,似乎只是那种“设酒杀鸡”、“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典型的小农经济。可见陶渊明所理想的是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境界。 这个封闭的桃花村,它的渊源是用来政治避难逃避专制社会的血腥镇压,其实说得更明白些是士大夫文人寻找隐居的理  相似文献   

20.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