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幼儿挫折教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将经历无数困难和挫折,孩子要长大,将来必定要自己去面对社会、人生和生活中的一切。因此,有意识地让幼儿受“苦和累”,受点挫折,让幼儿品尝一点生活中的磨难,从而使其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以及应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贯穿并渗透于音乐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审美体验,是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核心目标,它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备受推崇、颇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深度契合。借鉴并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音乐教学,对于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5.
何丽 《黑河教育》2011,(7):64-64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困难挫折是最好的大学。无论什么人,他如果没有体会过饥与渴的感受,那么他也将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那他也将永远感受不到什么是幸福。因此,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幼儿经受一点苦与累,品尝一点生活的艰辛,培养他们从小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改善家庭教育 (一)接受挫折,磨练意志 许多家长说:“我们吃过的苦太多太多,不能再让孩子去受苦,要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但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应是让孩子成熟、成人、懂事。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又怎能成熟、成人?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你尽管费心费力地给了孩子那么多,可孩子未必能理解、能领情。由于没有苦的体验,就很难有甜的感受。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经受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苦与难、失败与挫折的切身体验,使他们得到一种悟性,并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想要玩具,妈妈却把它收起来了;或者他想吃肯德基,妈妈不允许,这些都可能导致他有受挫折的感受。面对挫折时,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贺利红 《考试周刊》2012,(54):194-194
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绝大多数困难依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意志和能力。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依据其年龄特点来进行。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培养.而这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更为优越了。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为孩子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们失去了体验逆境或挫折的良机,导致意志品质脆弱,出现了“精神缺钙”现象。一旦生活出现波折,孩子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常出现懦弱、孤僻、任性等心理状态。因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关系21世纪人才素质的大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教孩子独立去对待、去战胜,让孩子在困境中去经受磨练,摆脱困难,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  相似文献   

10.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教师当然要尽其所能地寻找有效音乐教学的活动,下面就来谈一谈幼儿园开展有效音乐教学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在开展音乐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对比学习让幼儿自主的感受、探索及体验,慢慢地积累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从而获得解析音乐的能力。所谓的对比学习法是指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去理解作品或要达到某个目标而选择一个确定的参照物作为镜子.  相似文献   

12.
王燕 《考试周刊》2014,(14):180-180
<正>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任何事的重要基础,增强幼儿体质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教工作人员提出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加一些富有内涵和意义的体育活动,幼儿借助对各种活动技能的掌握使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充分发展。表面上看似无忧无虑玩耍的体育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掌握技能的活动过程,更需要幼儿付出一定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学会或者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这一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在活动中碰到困难,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一遇到挫折就不能坚持,老师或者父母要采用恰当方法不断鼓励和督促。其中体育活动成功教育的效果显著,就是让孩子在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意志薄弱是当前幼儿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有的做事不能自始至终,缺乏毅力;有的面对困难就依赖成人帮助,不愿自己作出努力。造成这种情况与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关。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使之有勇气、有毅力去战胜成才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下面介绍五种培养幼儿意志力的方法。1.制定目标法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幼儿心中有了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关的情感和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现在的一些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地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不会与他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事事依赖他人,一遇困难不知所措,易遭受挫折、失败,因而造成自卑心理。事实表明:孩子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有所认识,从而信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那么应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6.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幼儿挫折教育 有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给孩子吃点“苦头”,其实不然。真正的幼儿挫折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让  相似文献   

18.
多数家庭对幼儿的呵护、宠爱有加,对幼儿的溺爱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大障碍。这些孩子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共同宠爱下,他们听不得批评,当他们的一些不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发脾气。这些孩子成长于顺境中,生活技能基础较差,教育和培养他们在.新的群体中,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正确面对批评、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是广大幼儿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艺术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了发展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的能力展开。从福州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本土音乐教材,以原创节奏活动《福州小吃》为载体,开发幼儿喜欢的福州话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福州话去感受和发现本土文化的美,用孩子喜欢的节奏类型去表现和创作不同节奏的福州方言,同时让其体验到同伴间合作创编节奏的快乐,激发幼儿爱说家乡话、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幼儿园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缺乏应有的磨炼和意志,而面对挫折,有的孩子退而却步、逃避困难、萎靡不振;有的孩子迎难而上、勇于面对、积极乐观。为什么两者区别明显,究其原因,前者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正视困难和挫折,后者抗挫折能力强。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