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教材词汇部分里,词的引申义、比喻义是和词的基本义相并列而提出的术语。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跟引申义、比喻义相对的是词的本义。所谓词的基本义有些是本义,但也有的是引申义,或比喻义。可是在现代汉语词汇的教学中,现代汉语的词不能强调讲其本义,所以,人们使用“基本义”这个术语来代替它。可见,将词的引  相似文献   

2.
词的比喻是多义词的转义,它具有相似性、附着性、固定性。从比喻义产生的缘由及比喻义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角度划分,可将比喻义分为多种类型。词的比喻义丰富了词汇,使语言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同时也是产生词义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比喻产生的词义我们称之为比喻义.比喻义是词语的比喻用法的固定化.词典在处理词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比喻义.比喻义的处理是否得当也关系到词典质量的高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对词语比喻义的处理方式上,本着客观的原则,依据词语的词义,灵活的释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成就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4.
字词的比喻义是由于词的比喻用法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它是由词的基本义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字词的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产生的词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从语言标记上看,字词的比喻义由于意义固定,人们已经不感觉是一种比喻,而比喻修辞格在使  相似文献   

5.
针对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许多英语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比喻义给学生造成的困扰,探讨了认知语言学提供的新的解决途径——通过多义词的核心意义有效地推测出比喻义,以解决词典编撰滞后,这些比喻义一般不能及时出现在已出版的词典中的问题,并用相关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比喻义与比喻用法有明显的区别。比喻义是多义词转义的一种,是多义词的一个义项,是词里的固定意义;比喻用法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临时打比方,产生的意义不固定。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修辞”一章讲比喻辞格时,所举例子把词的比喻义当成了修辞的比喻用法,混淆了二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词的比喻义与“城”字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方式之一是在原词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比喻义。本文结合“城”字现象,从比喻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形式阐明词的比喻义的产生过程和被社会接受的若干条件。  相似文献   

8.
释"比喻义"     
词义派生中,比喻式派生是最重要的一种修辞式派生.本文试就其产生的理论依据、产生的前提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喻式派生义存在条件及其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做简要说明,从而达到对比喻义准确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辞源》词条释义中比喻义的释解存在一些问题。从《辞源》第一册来看,主要表现在将谚语肢解为比喻义、将词的基本义释为比喻义以及错将语素义当做比喻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词语比喻义的例证说明什么是词语的比喻意义?胡裕树立编的《现代汉语》(1988年增订本)是这样解释的:有些词的引个意义,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出来的,这种引申意义,也叫做“比喻意义”。比喻意义和一般的引申意义不同,它不是直接从基本意义转化而来的,而是通过基本意义的措喻而形成的。例如“铁”的比喻义“坚硬”(如“铁拳)“确定不移”(如“波的意志”)是由其基本意义“一种坚硬的金属”价喻转化而成的,“香”的比喻义“舒服”、“受欢迎”,“鬼”的比喻义“不光明”、“不可告人的勾当”、“恶劣”、“机灵”,“花”…  相似文献   

11.
“通感”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和词汇生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清”为例,通过使用“通感”,“清”“从原有描述视觉感受的“明朗”义分别引申出了描述听觉感受的“清脆、空灵”义和描述触觉感受的“冷、凉”义,并进而形成了相关复合词。其它如“亮、尖、苦、厚、圆滑、逶迤”等词也均通过“通感”而发生了词义引申并生成新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研究中,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采用句法与构词法同一的纯形式方法成为主流。近年来,学界已经感到用这种方法研究双音合成词有明显的局限。汉语双音合成词在结构形式上具有非句法的特性,对构词法与句法采用相同的术语和结构分析法的做法存在问题,构词法应当脱离语法学而进入词汇学领域,并且应接受理论训诂学语义中心的观点,重视从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双音合成词的结构模式和用法。  相似文献   

13.
古代涉"工匠"义的词语,名词较多,主要由单音词和双音词构成,其中双音词占绝大部分。由于受语言表达精确性和经济性的双重作用以及语言约定俗成规则的影响,古代涉"工匠"义名词一直处于一个发展与更替的动态系统之中,有的词语出现较早,有的出现相对较晚,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则直到清代甚至现代汉语中仍见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工"、"匠"、"工匠"等仍见使用,但"工"、"匠"已经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工匠"一词已经成为取代其他词语而独立广泛使用的最主要的涉"工匠"义词语。  相似文献   

14.
广州新建住宅楼盘名称命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对所搜集到的广州1439条住宅楼盘名称作了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字数的住宅楼盘名称的总体分布情况及其音节结构特点,通名发展的新趋势,双音节通名的音律搭配特点;专名的选词特点、语义特点和音律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广州住宅楼盘命名中在通名和专名的选择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一种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构词方式通常采用复合法,语素与语素以并列、支配、主谓等基本结构类型组合成词。顺序不同的两个相同的语素,可构成汉语中特有的倒序词。文章首先分析倒序词在结构、词义、词性、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指出倒序词在丰富汉语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重要价值。其次提出应根据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依照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个原则对倒序词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双音节词占现代汉语词汇的绝对多数,现行盲文混淆词也主要是双音节词。对现行盲文双音节同音词进行简写能够提高盲文的阅读、书写速度,能够区分同音词。本研究在5,000常用词内筛选出需要简写的同音词39组,首音节必须标调的同音词4组,极高频同音词9组,四字同调词10组,其他高频同音词16组。本研究中,57个词是通过约定标调方式进行简写的,10个词是通过加一方(第23点)进行简写的。  相似文献   

18.
"及与"是汉译佛经中特有的一个双音节并列连词。它很可能是通过词法途径,并列两个同义语素——并列连词"及"、"与"形成的;也可能是由介词性的结构通过"邻词粘合"的构词手段粘合起来,再沿着"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的语法链发展成为并列连词,随着汉语双音化的趋势,在佛教诵经传统的语用要求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彼其"是个双音词结构,"其"是"衬字",语助词。但"彼"不应该理解为常见的代词(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使用,在《诗经》中"彼"应是通假字,通"被"(攀糜切),有"翩翩貌"义。  相似文献   

20.
叠音词是先秦汉语复音词中的重要成员,AABB式组合是叠音形式的一种。《诗经》中AABB式组合共出现26次23个,与现代汉语相比几乎现汉中的所有类型在《诗经》中都已经萌芽或产生,但在结构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