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传媒对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日益兴盛发展,电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方面表现得尤为深刻。在今天,“电视机前的一代”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名词。有调查表明,电视已经成了“儿童求知、娱乐的首选媒体”。电视媒体作为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媒体受少年儿童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电视机和电视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较高,客观上造成了少年儿童每天接触电视媒介的时间明显多于网络等其他媒介。其二,电视是以一种感性…  相似文献   

2.
张晓锋 《新闻界》2006,(4):32-34
在众多媒介中,电视与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娱悦身心的重要手段,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介本体特性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某种适应性,也为青年教育中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引导提供了相应的策略性参照。为此,我们组织了南京地区大学生电视收视与上网状况调查,共在南京地区28所高校随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20份,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大学生的电视收视与上网状况的基本描述与评价大学生的媒介消费时间、消费动机和消费环境等基本要素,最容易直接地反映他们的媒介需求。调查显示,当大学生不看电视时,有5…  相似文献   

3.
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儿童与儿童节目的成人制作者之间,儿童是主体”的观点。“以儿童为主体”的基本含义是要尊重儿童的经验或思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而不是成人的需求来建构儿童节目。本文首先论述了儿童电视的界限,指出“儿童节目是从儿童需求出发、专门为满足儿童需求而制作的电视节目”。满足儿童需求,是儿童节目制作的最高原则,也是与成人节目最本质的区别。除了儿童需求原则,本文还论述了发展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所有原则都服务于儿童电视的基本目标:使儿童主体化而不是成人化。目前,在其他大众媒介尤其是互联网节目的影响下,电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媒介的交互性特征使新一代变得更为主体化。因此,未来儿童电视的挑战可能不是来自新技术,而是来自儿童  相似文献   

4.
儿童电影的儿童媒介属性,为我们认识儿童电影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传播学界明确了儿童电影的儿童媒介身份,却很少对其作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本文在儿童媒介视阈中,提出"媒介童年"概念,对儿童电影与儿童文学、儿童电视的媒介特性进行比较,并探讨如何利用儿童电影开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儿童电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对电视的接触情况,分析了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报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它愈来愈成为儿童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电视正在影响、哺育着一代儿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儿童电视在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节目与儿童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因此,从"儿童本位"理念出发,分析我国儿童电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纯燕 《现代传播》2002,(4):132-133
儿童是电视忠实的观众群 ,1997年央视对全国 6 - 12岁的儿童电视使用情况的调研指出 ,看电视是儿童自由活动时间的一项主要活动 ,我国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98 4分钟 ,占儿童自由活动时间的 4 8 94 %。聋哑儿童同样生活在这个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他们是否与普通儿童一样 ,已将电视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 ?他们是如何收看电视 ,理解电视的呢 ?电视表达给他们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看电视时间在聋哑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占较大的比例。有近 37 1%的聋哑学生每天看电视达到1- 2小时 ,一小时以下的为 2 0 % ,大多数孩子看电…  相似文献   

8.
电视传媒已进入“白热化”,儿童电视近年来已成为电视界的—大热点,儿童电视是专门为儿童量身打造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它的出现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节目中也有许多瓶颈,本文就其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儿童电视的现实意义儿童电视是指以儿童为收视对象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罗闪 《现代传播》2004,(3):115-117
真实电视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和定义,它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它把电视镜头对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演员,向观众展示没有被事先安排的日常生活。儿童真实电视则是指节目的参演主体是儿童,而受众也主要指向儿童的真实电视节目。不同于成人真实电视的是,儿童处于身心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儿童真实电视绝不能忽视教育性与媒介的正面影响,而相应的,其创作、经营与开发也应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真实电视的模式与理念。只有在良性的理论导向支持下,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经营开发模式,儿童真实电视才…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媒介需要和媒介选择”这一词语来自施拉姆的“儿童是媒介的使用者(USER)”的思想(见《我国儿童生活中的电视》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它说明,在儿童与媒介的关系中,儿童是主动的选择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儿童使用媒介是因为媒介对儿童有用,可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或社会需  相似文献   

11.
龙丹青 《新闻窗》2006,(6):53-54
随着电视机的大量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一电视文化巳悄然形成。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处于其文化氛围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儿童对文化,特别是对电视文化普遍缺乏鉴赏和判断,同时他们正处于身、心、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在强大的电视攻势面前,不可避免地成为电视的“俘虏”,所以,探时电视文化对儿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有3亿多儿童,儿童已经成了电视的宠儿。中国儿童使用电视的人数及每周使用电视的平均时间均高于其他媒介。儿童广告已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有关儿童广告,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它既指针对儿童使用的产品做的广告,又指利用儿童形象所做的广告。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媒之一的电视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而近年来迅速升温的电视儿童广告却良莠不齐,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电视儿童广告的发展困境和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视传播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关系密切而重大.本文结合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从电视传播的特征这一角度,考察媒介尤其是电视与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观看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已日益引起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在电视机旁成长也已成为现在大多数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以每周从周一到周六看一小时,星期天看两小时的电视节目这种保守的估计计算,儿童从入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内要观看长达5,004小时的电视节目,这比一个大学本科生的实际课时还要多。这说明电视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影响力量和教育手段。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60年代就已开始着手调查儿童的电视观看模式以及电视可能对儿童产  相似文献   

15.
林嵘 《青年记者》2002,(9):49-50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视觉艺术,因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也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传播形式。同样电视对于儿童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受众心理浅析儿童电视娱乐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机几乎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不看电视”的只有1%。可见.儿童对电视的兴趣明显超过其他媒介。为了让少年儿童能看到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净化少儿成长空间.2003年底国家批准推出少儿频道。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少儿频道已有29个.其中19个已经开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东揭阳桂东乡的12名留守儿童为例,力图通过对他们观看家庭类电视剧经验的深入质化考察,来理解电视与留守儿童的关系。基本的发现是,留守儿童的电视观看并非是一种非理性的集体无意识,而是一种能动的文化行为,体现了他们对愉悦的积极追求,对理想家庭的知识建构,以及对自我现实的关照,是其生存境遇的折射和体现。本文提出了关于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工作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50年间经历了从有尊严到需要维护尊严的过程.电视调查性报道由于其具有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功能和媒介环境学意义,在对外传播中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电视新闻人职业伦理和精神诉求的选择,也是电视应对新媒体的出路之一,所以它在重塑中国电视尊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需要避免从重塑电视尊严倒向解构尊严.央视<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典范,列举一些该栏目的实例有助于我们对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卜卫一、问题的提出80年代以来,我国已产生了数百篇关于大众传播对儿童影响的论文、文章,其中多数是在“大众媒介给了儿童什么,儿童就变成什么”的假定之上来讨论大众媒介影响问题的。但其研究结论并不能解释...  相似文献   

20.
如今,大众传媒已深入每个家庭,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而电视又是每个家庭接触最多的大众媒介,电视不仅仅是成人了解信息、娱乐的主要工具,也已经代替父母与伙伴成了许多孩子的主要伴侣.然而,任何媒介都是双刃剑,既惠及儿童,又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