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仲裁管辖权的依据,仲裁庭收到仲裁申请书后,首先就要认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因此,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不仅事关当事人是否能进入“仲裁之门”的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能否得到承认和执行。从仲裁协议的特征、内容、效力的表现、确认、无效、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仲裁协议及其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仲裁案件还是诉讼案件,管辖权都是审理程序启动的首要问题,是行使裁判权的先决条件。管辖的适当确立是仲裁程序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管辖权,仲裁机构或仲裁庭就不能进行仲裁活动。另一方面,有效的管辖权是仲裁裁决有效和能被承认与执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仲裁的立法和实践中,仲裁管辖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我国仲裁管辖权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当事人对仲裁管辖权的理解也比较模糊。文章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仲裁管辖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透明度是国际投资仲裁领域受到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其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规则》《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透明度规则》《联合国投资仲裁透明度公约》《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中都确立了规范基础.但总体来看,不同的仲裁庭在处理透明度的问题上立场各异,这尤其体现在仲裁庭对法庭之友请求提交书面意见的接受方面.值得肯定的是,强化透明度不仅有益于为当事人提供稳定的、可预见的程序参与机会,而且也是促使仲裁庭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国际海事仲裁界面临的缺员仲裁庭问题,从“缺员仲裁庭”问题之由来,各国对“缺员仲裁庭”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情况,中国对“缺员仲裁庭”问题的规定,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及外国法对“缺员仲裁庭”问题处理的借鉴等4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缺员仲裁庭是否重新指定替代仲裁员需视仲裁阶段而定:若缺员仲裁发生在仲裁活动早期,那么应当依据适用的仲裁规则的规定尽速替换仲裁员,组成新的仲裁庭审理;若缺员仲裁发生在仲裁活动(包括书面审理)结束后,则可由缺员仲裁庭自行决定如何处理,包括决定是否重新指定替代仲裁员和是否需要重新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5.
体育仲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仲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法律属性.体育仲裁制度应包含受案范围、仲裁机构、管辖、仲裁程序和举证责任分配等内容.我国体育仲裁应选择强制性"一裁终局"制.人民法院对体育仲裁只进行有限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6.
体育仲裁作为程序法的组成部分,其举证责任的分配,应借鉴民事诉讼和普通仲裁的相关理论。在仲裁不同类型的体育纠纷时,应采用符合法律规定和体育纠纷自身特征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可以推测,在将来的体育仲裁制度中,其普通程序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特殊程序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标准。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由于缺乏监管经验导致近年来内幕交易层出不穷,但更多的内幕交易行为由于其隐蔽性和专业性尚未被发现或者因举证困难而未被惩处,严重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认定内幕交易行为是打击内幕交易面临的核心问题,认定内幕交易的最大难点在于举证,美国在认定内幕交易行为时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即辩方举证,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虽然也在逐步引入该制度,但尚未完全引入。只有完全引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才能有效打击内幕交易。故而目前学界认为我国引入该制度打击内幕交易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有些学者呼吁应完全引入该制度。本文对完全引入该制度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法制化,从而营造良好的证券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侵权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证据难以收集保存、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导致取证难、举证难、质证难成为制约环境侵权案件审理的瓶颈.在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中充分考虑环境侵权案件的特点,均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针对不同的案件进行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解决举证难问题.科学地设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完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法律体系、技术标准和收费标准,解决取证难问题.明确环境侵权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证据属性、参与诉讼的程序,弥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解决质证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回国内民商事仲裁撤销事由的范围,与域外立法相比,实体性事项规定得较多,程序性事由涵盖过窄;实践中,作为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的理由中,实体性事项被选择的过多,相应的司法审查也难以产生良性效果;理论上,保障公正、维护仲裁、接轨国际等原则的共同指向一个逻辑结果;具体事由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仲裁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民事纠纷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也同样存在第三人问题。在国际商事交往全球化的今天,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法学界关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争鸣,提出了构建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由于民事行为的相互性,证明事实真相的证据由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加以控制的情形时有发生,从而使证据持有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证据的提出进行妨碍的行为层出不穷。此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侵害了他人的诉讼利益,应当予以规制。文章通过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对策,如适用强制措施、推定主张成立、证明责任倒置等制度,试图有效减轻证明妨碍对诉讼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的角度,对学校和学生是什么关系,证明过错的举证责任是谁,如果学校和学生都没有过错怎么办,是否适应公平责任原则进行探讨,认为:《民法通则》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出现了学生和学校关系不明确,举证不合理,公平原则无根据现象。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中的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13.
举证责任的分担是刑事证据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将刑事实体贯彻到实践中的保障。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一般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方是否要承担举证责任仍存争议。但是,在诉讼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对被告方来说并不是绝对有利的,而且在司法实践中由被告方承担举讧责任的情形逐渐增加,其优越性逐渐突显出来。笔者试图从正当防卫这一典型辩护理由着手,寻求被告方举证的合理性,探讨其所应达到的证明程度,完善正当防卫的证明内容,促使公民更好地维护自己在刑事案件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上确立的关于债权人的债权在何种时间内受到法律强制性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该项制度中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中断等,由于法律规定的较为原则,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导致了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不加以规范和限制,将有失公平、公正。诉讼时效规定是国家法律的一种强制性规范,对债权人、债务人是一种约束,同样对法院和仲裁机构也是一种约束,应当一体遵守。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司法改革价值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结合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我们发现对举证责任进行分配非常必要。同时,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实质和依据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原告和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做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权利主体在行使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时同其他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相矛盾或抵触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知识产权内部冲突与知识产权外部冲突两种形式 ;在司法实践中 ,法官应遵循意思自治、优先权、时效、效益最大化等原则 ,裁判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原则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原则,保险法也不例外。我国的保险法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对保险当事人双方的要求。它弥补了因保险法本身的偶然性及射幸性等因素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对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认为仲裁第三人制度必要性的衡量标准就在于他对仲裁制度的存在基础是否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认为,仲裁第三人制度要对仲裁制度的存在基础产生积极影响,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番重构,而制度设计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尊重意思自治和保证仲裁便捷、高效、低成本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最后本文集中论述了有关尊重意思自治和保证仲裁便捷、高效、低成本两方面制度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应当借鉴仲裁法领域的私人自治的原则,充分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扩大当事人的诉讼自主权,允许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有限制地引入“一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