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已经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成为培养石油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现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验,本着"学生为本、强化基础、鼓励创新、结合专业、重视应用"的教育指导方针,从建设教学团队、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探讨石油高校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精品实验课程建设不仅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作用的核心目标。通过创新"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新理念,创建"三模块"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写、做、说"三基能力,不仅促进了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更是强化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实、整合、提高"的建设模式,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发展模式以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知识型、实践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复合人才"的学生培养模式,"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学部、学院三级管理"的实验教学改革与管理模式。从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区域辐射作用以及促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3个方面给出了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情况,对实验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说明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围绕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秉承"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从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模式、教学体系、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主要致力于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完善实验教材建设,加强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推动高校加快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如何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该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27-129
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10年来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完善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中心的作用。该示范中心的主要做法是:持续地重视实验仪器设备的建设,特别重视创新性实验室的建设,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建设实验课程网站和"口袋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要内容分析,提出了一个建设目标,两个保障,抓好三个环节,搞好四方面的整合,协调好示范中心的"产能"与五个"出口"的建设理念。以此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的共性问题,结合船舶动力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和国家级建设过程,从建设思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凝练了"培养目标注重素质,实验内容注重综合,创新教育注重个性"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专业素质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校企联合拓展平台"的进阶式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培养基础雄厚、专业扎实、视野宽阔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国内同类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校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教育部开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的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国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该校建设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以及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