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以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政府管制放松等四方面;结合健康中国战略, 我国应从加强舆论宣传、借鉴现代科技、优化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支持等路径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期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对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阐述体育产业领域的融合现象,系统分析体育产业的融合机制,融合效应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此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扩大体育产业的外延与影响力,增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体育产业产值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结合产业演进发展规律研究体育产业融合路径对于新时代发展体育产业经济构建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多是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演进客观规律角度研究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缺乏对时代性体育强国政治和经济诉求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新时代体育产业融合动因,整理归纳体育产业融合的时代性、必要性,结合产业演进客观规律总结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产业是基于体育强国政策导向、体育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发展规律下融合的,融合策略是技术融合、功能复合式融合、资源有效整合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数字经济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时代背景,人工智能促进体育产业领域“技术—经济范式”变迁,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社会环境变革与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是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加强人工智能在传统体育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鼓励培育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搭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主要建议:发挥智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力度;加速推进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加大智能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5.
对天津市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打造天津成为"体育城市"进行系统构建与研究。天津市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养生业及商贸服务房地产业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并设计了体育产业与四大相关产业的融合路径,为发展天津市体育产业,促进天津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力对策,把体育城市作为天津市的名片和品牌,提升天津市国内、国际知名度,使天津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产业发展变革,而是在创新技术、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协同、政府干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阶段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其可分为技术渗透式、功能复合式、市场共拓式和资源互享式四种模式。本文提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大融合”统领泛体育产业未来发展、培育和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企业、以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多产业对话与协调机制、以体育产业集群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注重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产业领域的融合现象似乎并不明显,或者说还远没有进入市场融合的阶段;但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现象将愈加广泛和明显,因此,产业融合趋势不可避免。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在理性分析产业融合机制前提下,对体育产业与媒体产业、旅游业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现象以及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体育产业融合实际上表现为"融合程度加深——竞争成本提高——企业组织创新——节约竞争成本——融合程度加深"这样一个不断循环深化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体育产业应对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融合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更好地发挥两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互惠提升,共同发展.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影响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组织精品赛事、实行自由竞争、变革消费观念、扩大体育人口、挖掘明星IP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特色小镇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核心,融入健康、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产业元素,是典型的跨界融合产物,有助于开辟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体育特色小镇内涵、产业融合涉及的关键要素并提出建设路径。从产业融合视角探索了体育特色小镇内涵,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激发了体育产业的内生活力、加快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涉及资源优势、产业关联、供需衔接等关键要素。研究认为,全面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体育特点,掌握大众体育消费导向,密切体育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度,激发体育特色小镇跨界融合产业水平,创建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进行自我升级的重要举措。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在我国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认定条件及发展概况,并以深圳、成都、晋江为代表,对我国典型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路径加以考察,最后提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指出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作为实例,剖析了清明上河园的运营经验、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及对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运动休闲产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从无到有到缓慢的成长,并正在以新的态势蓬勃发展。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法对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未来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将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制造业融合而全面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产业集群顺利地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转型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避免早衰的惟一途径。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可以分为渐变式和剧变式两种类型。在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中要重视应用和谐管理理论,完善产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国际上的欧美日韩等动漫大国来说,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较晚,在经济文化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动漫产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根据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特点,集群化发展是一种新思维,也是产业发展的自发态势需求。集群化发展下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旧是产业创新,只是产业创新的环境、特点发生了变化,集群化发展下更利于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模式中的动漫产业创新内涵、特点、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参考多种文献,通过实地考察,对沧州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沧州作为全国体育器材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虽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其整体产值与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国内其他体育器材生产聚集地却较为落后,集群竞争优势发挥不明显。以"体育器材之乡"杨集乡企业集群作为个案,深入分析了该集群发展的特征,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该产业集群与现代化产业基地的差距,提出了实现现代化产业基地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80年代以来,体育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至今在认识上还很不统一. 在有关我国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05~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有可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据此初步确立了一个由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外延产业构成的"体育事业产业"的我国体育产业框架结构模式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体育产业在新世纪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与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对我国体育产业观的概括性分析,提出一种符合我国体育实践的体育产业观。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辞典中关于“事业”、“产业”的释义及政府法规中关于产业分类的规定为依据,对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两个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并论述了两个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宏观上,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较低,最大原因在于体育产业发展较旅游业落后,双方不是处在一个均等的对话地位上,所以体育产业付出更多资源,旅游业存在搭便车现象;微观上,体育产业与旅游景区、交通、饭店的融合度要高于旅行社,但总体来说融合度都不太高;反过来,旅游业与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建筑的融合度较均衡且也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