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南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观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新型交叉型产业。湖南在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时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观光休闲农业是近几年形成的一种农村产业新业态,也是一种生态旅游新类型,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策划要以满足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为出发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由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和社会旅游景观三部分构成。在开发利用上,应建立市区休闲娱乐游;内环风景带文物古迹游、农业观光游;外环风景带革命传统教育游、观光和避署度假游。  相似文献   

4.
湖南城郊型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型休闲农业以其特有的观光、休闲功能和经营形态而受到城市居民青睐。湖南各城市郊区以其特有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奇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新旧叠置的农业文明,使其城郊型休闲农业具有发展迅速,特色性强,规模较大,效益可观,分布普遍,且相对集中等特点。但为了使湖南省的城郊型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后还必须进一步强调特色,突出"农"味、"野"味、乡土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由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和社会旅游景观三部分构成。在开发利用上 ,应建立市区休闲娱乐游 ;内环风景带文物古迹游、农业观光游 ;外环风景带革命传统教育游、观光和避署度假游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逐渐成为了带动渔农民就业增效的新渠道.本文通过了解舟山筲箕湾村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的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更进一步的加快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托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生态和休闲”两大主题,结合衡水湖环湖地形、植被现状,以“生态、观光、旅游”为理念,构建“一带六区”的斑—廊—基空间格局,将生态造林与休闲度假项目相结合,打造一处集森林休闲度假、娱乐游憩、农业观光、生态养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度假中心。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有利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必须不断完善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综合性功能,丰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多样性内涵,提高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整体性效能,提升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市场性品牌,培植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示范性典型,强化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公共性职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边缘区泛指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之间的边缘交汇处,是由城市要素和乡村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集聚而成的区域。城市边缘区在经济、文化、信息、生态景观、人流、物流和贸易等方面表现出的复杂性,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乡村,这种特殊的功能形成了该区域独有的景观。城市边缘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所以成为城乡交往最频繁、最紧密的前沿地带。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本身追逐资金性很强,对市场有着较高的要求;相比传统农业产业,其更注重生态性、区位性、技术性,逐渐把城乡交汇地带打造成广大市民观光、学习、度假、疗养、休闲的最佳去处,农业休闲产业利用自身经营简单方便、运营费用较低的竞争优势,逐步在城市边缘区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阳春市依托其农业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既能更好地满足人们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需要,又能满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既可以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又能促进阳春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阳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具有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的基础;但休闲农业项目数量少档次不高,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度重视,都为创意休闲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契机,也应该正视创意休闲农业;与此同时,创意休闲农业也面临挑战,如滨海旅游市场的挑战、人才流失的挑战和资金转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视角下的中国旅游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旅游业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导致了行为的短期化;以景观览胜为主导,导致了人文的缺失与产品的同质;以市场为原则,导致了旅游消费的诸多“潜规则”与“陷井”;以“合理性”为准则,导致了旅游不能适应人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从后现代视角看,走出这些困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增进人文内涵,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传统与现代的沟通,以旅游为载体构建人类共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活动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出发来认识研究旅游区位,以毛泽东祖籍游览苑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苑区资源补位、客源近位、交通顺位、认知上位、合作拓位的旅游业开发、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岳阳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加旅游的农业经济形态.既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休闲农业对于岳阳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岳阳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偏小、营销水平低等问题.岳阳休闲农业要发展应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等有利条件,由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市场营销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南洞庭湖区旅游与农业融合效应评价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洞庭湖区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已经实现初步发展。基于前人的研究,从产业融合的视角运用熵值法对南洞庭湖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社会、经济、生态效应进行测评.发现本区域旅、农融合与城市化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与旅游业总产值增长率、环保投资力度等指标息息相关。基于此,应做到立足区域,以扩大社会效益面;立足产业,以实现经济效益;立足长远,以生态效益促进二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宜春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年".乡村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宜春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与全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为背景,分析宜春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宜春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PES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宏观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拥有较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但依然还存在农业与旅游业产品融合形式单一、农业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问题。在推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农业旅游产品,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的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绥化市"寒地黑土"品牌的建立,为绥化市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依据SWOT分析方法,对绥化市旅游业进行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因素分析,并根据其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核心地区优势,提出在寒地黑土经济条件下打造绥化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旅游产业开发与利用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与外省比较仍显滞后。为使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大力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采取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加强对工业、农业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实施立体化的促销手段;加强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9.
托口古镇是集作坊加工、水运、商贸于一体的千年古镇。解放后以农业为主,工商为辅,一、二、三产业排序鲜明,重要产品有稻谷、杨梅、生姜、葡萄、柑橘、竹器、瓷器、纸等。托口电站大坝截流蓄水在即,搬迁古镇和重建托口经济是托口人民的当务之急。重建之中,拟宜经济转型,构建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把浩瀚水面建成养殖、水上休闲与竞赛的乐园,把农业建成生态体验旅游农业,把加工业建成参与体验型旅游工业,实施工业、农业、商贸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