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这个单元共三篇说明文。《宇宙里有些什么》是说明宇宙的构成的;《食物从何处来》是说明食物的来源的;《奇特的激光》是说明新的科技发明的。这三篇文章在写作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不同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进行说明。据此,本单元的训练要求如下:一、使学生掌握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二、使学生掌握举数字,作比较,用比喻,下定义等具体说明方法。本单元采用“阶梯式”进行训练。第一阶梯,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材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部分组成。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落实这一训练重点,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扎实的训练呢?本单元教学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导读了解指导学生读“导读”,让学生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了解,做到学前心中有数。二、感性认识这一阶段,精读精讲《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指导阅读《雪猴》,重点训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在《鲸》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环节:1先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将近、现代史教育,渗透于有关课文的教学之中。 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个说明文单元,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3.了解阅读、分析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学习写说明文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这是阅读、写作说明文时应把握的最基本要求。本单元有五篇课文,被介绍事物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因而介绍时必须对材料有所取舍,这便取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但在介绍时由于作者抓住了事物特征,因而又客观地反映了它的基本面貌或本质属性,对此应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共包括四篇说明文,前两篇介绍地理知识(《向沙漠进军》;和《死海不死》),后两篇介绍建筑物的结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虽然说明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注意了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采用多种说明的方法.因此,在设计课内外练习题时,仍不能忽视这些方面.特别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这两篇说明文条理性很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说明事物的结构层次,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对这一单元的练习作如下设计:一、语文知识1.字.课文下面注音、释义的字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应进行以下练习:  相似文献   

6.
根据“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一训练重点,九义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七册中(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的,使学生懂得留心周围的事物对写好文章的重要性。在《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的教学中,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单元提示学生初次接触到说明文,教学中要引导他们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说明与记叙的区别。 1.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中可从以下三点引导:(1) 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2) 如何围绕特征说明?(3) 学会细致准确观察事物才能抓住特征。让学生发现并学习分析每篇文章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安排材料。 2.说明事物要有顺序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两篇讲读课:《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课内自读课:《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珊瑚岛》;一篇课外自读课:《洲际导弹自述》。其中讲读课文集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是重点。 说明文的学习,总的要求应是把握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是: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继续学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通观全单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住要点,进行备课。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10.
《雪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王淑萍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雪猴》这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前三课《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事物特点写的基础上,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用已学...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是初中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说明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的一种文体。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这是说明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由于学生知识面的局限,影响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度,使学生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成为教学的难点。几年来,我们在教  相似文献   

12.
这一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桂林山水》是一篇侧重于写景的看图学文,语句优美,感情真挚,比喻贴切,想象丰富。在看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桂林的山水特点,按先局部后整体、先主后次的顺序观察图画,感受画面的美。学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根据教学重点,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3.
《一面》对鲁迅先生肖象的描写十分突出,最突出的有三次。这三次肖象描写,每次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集中刻画,使人获得的印象一次比一次深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分析人物肖象和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低,肖象描写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因文体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准确阅读说明文,应掌握以下要点: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说明重点。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阅读时,应抓住这个重点,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松鼠》一文,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温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等三个特点。又如《中国石拱桥》则牢牢扣住“石”和“拱”,从“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两方面突出石拱桥区别于一般桥梁的特征。而《死海不死》的作者则抓住死海“咸度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其次,要分析说明顺序。常见的说…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本单元说明文的结构层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合理安排说明文顺序的几种方法。 2.明确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认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事物的特征,并能初步运用这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充分了解科学小品文艺性与科学性兼备的特点,明确科学小品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纲要求〕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教材依据〕《描写和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初中第2册),《说明的方法》(初中第2册)。基本课文12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宇宙里有些什么》、《蜘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让学生紧扣重点 ,品评语言 ,以读为本 ,感悟语言 ,激活思维是养成使用语言良好习惯的必然需要。在教学中 ,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紧扣重点 ,变串讲为点评 ,让学生品评语言 ,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我紧扣“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直扑描写静态的第7、8自然段和描写动态的12、13自然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榕树静态的词句和描写鸟语啁啾动态的词句 ,进行点评 ,让学生仔细品味 ,感受语言的精妙 ,体会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这样 ,就使单元训练重点落到了实处 ,同…  相似文献   

18.
第五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其中,讲读课文《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教学的重点是分清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静态,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动态,分别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时可凭借思考·练习一至三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讲读课文《草原》,讲作者初到草原,侧重描写草原景物的静态;讲快到公社和主客会面,侧重描写草原上景物和人物的动态。本课教学,一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了解静态和动态描写,体会这样写…  相似文献   

19.
《镜泊湖奇观》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本课,要紧紧围绕“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训练重点,抓住一个“奇”字,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20.
《鲸》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结合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以及这篇课文的实际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要求,我在教学时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