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废名小说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风味,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这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并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还是一个大乘佛教徒,并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研究。其小说的幽静平和之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的劳动美化;二是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境界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梅鼎祚是晚明颇有影响的戏曲家,其剧作风靡万历剧坛,本文主要从他的剧作和一些序、文中梳理、探讨他进步的戏曲观:他热衰于戏曲交流与传播,重视戏曲交流;开导“主情”之风。提出“曲本诸情”的观点;并指出他的戏曲风格呈现动态的变化,转变骈绮风格,推动“辞”、“律”并进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废名是小说家 ,也是诗人 ,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富于诗意的细节 ;他又是禅学家 ,喜欢在大自然中凝神冥照 ,感悟生命。因此他的小说有着与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相似的风格 :清远幽静 ,平和冲淡  相似文献   

4.
高健先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与此同时,先生在风格翻译理论方面的论述也颇有见地。借助高先生在《美国散文选》中的译例,从句式安排、词汇选用等方面探讨先生的“风格观”,以及他在散文风格传译上的特点,可以看出先生在“忠实原作内容,发挥译语优势”上的功力和他的译作所焕发出的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5.
李健吾先生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颇有特色的文学批评家,其批评风格卓异,富于才情。时至今日,他的文学批评仍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针对他的文学批评观点,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指出作者在文学批评观上与李健吾先生有异议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耕耘在中国文学、美学研究的园地中──吴功正论孙晨在中国文学和中国美学研究界,吴功正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中年学者。从1982年至今,他出版了《精湛的史诗艺术》、《文学风格七讲》、《小说情节谈》、《山水诗注析》、《明清短篇小说慨论》、《沫若史剧论》、《小说美...  相似文献   

7.
孙了红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杰出的反侦探小说作家。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道德标准融入到小说之中,并综合了武侠和言情的因素,体现出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说书人”的传统,在故事安排上也依照国人的阅读习惯。他深化了小说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社会视野,在心理分析和人性挖掘上也颇有深度。他不仅使其小说具有硬汉派侦探小说英武、灵动的风格,而且还将电影及其表现技巧等现代元素纳入其中,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本土与现代的融合,使中国侦探小说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8.
董乃斌 《天中学刊》2002,17(1):32-35
从意象遴选和意境缔构来看,李商隐与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颇有相通之处。戴望舒之感伤凄清、朦胧婉曲的爱情诗,与李商隐开创的玉溪诗风,特别是他的爱情诗风格非常接近,十分类似,除了戴之本人的特殊条件外,李商隐的影响应该是造成其独特风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朔小说的幽默语言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朔是近年崛起颇有影响但又裉有争议的作家。在作品语言上,他桌各种幽默表现手段于作品,利用变异、悖境、歧解、反套、岔断、杂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风格独特,手法奇巧。  相似文献   

10.
初盛唐侠气颇盛,李白受到侠风影响,有剑侠气质。这在他的诗中的山水打上了很深的烙印。他诗中雄壮、奇诡的风格,力大、势猛、飘逸、宁静的意象,都与剑侠气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南朝梁元帝萧绎,虽然没有像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那样“体大而虑周”的诗学专著,但他在对诗的界定中对诗的情感力、文采美、声律美等审美特性的体认,却表征了诗学审美本体论的完全成熟,因此,其诗论是中国诗学审美本体论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结点。  相似文献   

12.
李锋 《天中学刊》2012,(1):16-19
李建中对于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研究,主要是从发生、思维和言说三个维度展开的。通过对传统文论寄生并初成于先秦元典的考察,以及对先秦元典文学性生成的分析,说明中国文论肇始之初的诗性特质;通过将传统文论思维方式与原始思维的对比,从诗性隐喻、诗性逻辑和诗性文字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文论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通过对传统文论言说方式中文体样式、话语风格和范畴构成的梳理,突显中国文论言说方式的诗性特色,并揭示了传统文论诗性特征对当下文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鉴与继承中西方诗歌文体是中国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借鉴、学习西方现代诗歌文体,将西方诗歌文体进行横的移植,自由诗体、十四行体、楼梯体诗歌被移植到中国来生根结果;二是是中、西方诗歌文体的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诗歌文体,现代小诗体、现代格律诗体都是中西方诗歌文体融合的产物;三继承中国传统诗歌文体,从中汲取有益的成份,民歌体、格律体诗歌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百年新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如20世纪有太多的战争和运动,百年新诗一直处在诗体自由化与律化多对抗少和解的特殊生态中,经历了一条十分曲折的诗体构建之路,诗体建设总是呈现“定型难”特点,没有建设起大家公认的诗体。现代时期是最重要的诗体建设期。但是整个世纪,都只有少数诗人艰难地致力于诗体建设,现在有必要加强新诗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纳兰词以风格凄婉、感伤而名昭后世,在当时词坛上别具一格。除去爱情、身世等原因,汉儒文化的影响对纳兰词风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与现实产生的冲突以及汉人诗歌传统的影响促成了他深蕴于心的悲剧心理,发之于词就外化为悲凄哀惋的情调,形成了愁苦之音。  相似文献   

16.
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在这些历史小说中,他创造了学究式文体;探索作品结构,不断推陈出新;具有一种诗意的抒情和淡淡的哀伤,用平淡而又不乏深情的笔触写人写事,在悲哀中追求壮美。  相似文献   

17.
女郎诗是历代文学史家对秦观诗歌创作所做出的整体美学品价。秦观在心情苦闷的情况下曾去寺院作狎冶之游,此为秦观再度遭受贬斥的真实缘由。秦观的女郎诗与其纯情的性格有关。秦观的个人气质有利于其诗风的形成。秦观女郎诗的本质是一种阴柔美,它来源于秦观对道教的深刻体验。秦观有出家修道的意向。秦观对道教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生活。秦观的诗风正是他好道的产物。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女郎诗不是秦观诗歌创作中的缺失,而是秦观诗歌的一大优点。从美学品质上看,秦观的女郎诗是中国文学中堪与欧洲古典主义诗歌相媲美的另类优秀诗歌。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虽然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影响,但他积极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营养,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从抽象难懂到明晰典雅,从外在韵律到内在情绪,从病态美学到浅吟低唱等的转换,在创作中表现了丰富的民族元素。  相似文献   

19.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译佛典与义山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唐一代 ,佛教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受此影响 ,文人士大夫在诗歌创作中多援引佛教典故 ,佛教语汇使用的频率亦较高 ,这为提高诗歌的表现力起到一定作用。隋唐时代为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 ,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词新义剧增。本文以李商隐诗歌为对象 ,从中爬梳佛教语汇、佛教典故 ,以大量实证材料 ,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隋唐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