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集团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与以往研究成果存在差异的结论:集团公司内技术领先子公司适当加大技术投入有利于技术创新溢出的有效利用,但加强人才引进将对技术溢出吸收不利;技术落后子公司加大投入与引进先进人才均有利于技术创新溢出的吸收;子公司间技术差距过大不利于技术创新溢出在集团内有效利用等。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技术扩散中的溢出效应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通过时溢出效应理论发展的回顾及评述,总结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生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并结合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果  伍江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51-53
我国实行FDI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文章在对溢出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尝试从知识的隐蔽性、技术的关联性和企业经济收益的激励与动机等技术采用方技术吸收能力的角度,解释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其主要原因是希望这样的投资带来“技术溢出”效应。作为一种外部性,技术溢出的证据总是间接的,所以,对技术溢出效应的专门研究比较零散,本文就有关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进行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伍江 《软科学》2007,21(6):58-61
我国允许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通过对溢出理论评述,从技术采用方和技术溢出方解释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三阶段内生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行为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水平与距离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不过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部分总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FD I技术溢出存在集聚效应特征。此外,东道国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会限制FD I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研究的热点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楚天骄  杜德斌 《软科学》2004,18(4):25-29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和海外R&D区位选择、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动因、R&D机构的组织模式和海外子公司的责任分配、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与知识溢出效应是当前西方国家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研究的四个热点问题,在对其加以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经典的AJ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引入滞后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扩展,分别在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情形下,对企业之间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和滞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为样本,建立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本土企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企业存在同期正向溢出效应和滞后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且同期效应要大于滞后效应,但滞后二期效应并不弱于滞后一期效应。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途径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的途径对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转移的冷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国际技术转移理论出发,就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投入、跨国公司对华生产转移与技术转移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与思考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和技术转移对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影响。作者认为,迄今为止跨国公司在先进技术领域仍严格对华封锁,无论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还是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举措,对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提升的作用均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新区风险投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传洲  艾华 《未来与发展》2010,33(11):11-15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需要大量融资支持。文章从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内在机理入手,分析了高新区吸引风险投资的特有优势,评述了当前我国高新区发展风险投资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根据我国状况指出了高新区进一步加强风险投资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支持。  相似文献   

12.
苏锡常光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苏锡常光伏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从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重点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着手,对苏锡常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了2004-2009年期间江苏省13个城市的配置效率与技术创新增长率.本文发现,总的来看,苏南各个城市的创新型经济指标相对较高,而苏北较低.具体来看,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无锡和镇江相对高于其他城市;南京、扬州、常州、徐州尽管资本深化程度较高,但是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南通和宿迁则存在明显资本深化不足的问题;而连云港、淮阴、盐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相对较低.从技术创新增长率来看,南京、无锡、苏州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并基本符合从苏南、苏中、苏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离岸软件外包中江苏四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有世  秦勇 《软科学》2009,23(12):86-90,95
以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离岸软件外包内涵;接着从承接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基础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选取30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构建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基于加权主成分的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个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的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江苏四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2013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的30家跨国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过程中存在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子公司知识的价值、母公司对知识的知觉水平、子公司所处国家的发达程度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子公司的战略重点不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6.
陶冶  周青 《未来与发展》2012,35(5):47-51
企业的技术保密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安全息息相关。技术保密措施可以分为遏制、预防、判断3个层次,影响企业技术保密措施的因素有市场竞争、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管理者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以此为基础,本文对苏州、无锡、常州3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技术保密措施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因子分析取得不少有价值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稳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形式和效果逐渐引起社会关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该文以常州、苏州、无锡的8所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适宜度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并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生态适宜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个城市生态适宜度投影值排序依次为上海、无锡、宁波、杭州、南通、绍兴、常州、苏州、南京、扬州、台州、镇江、泰州、嘉兴、湖州、舟山,其中上海、无锡、宁波和杭州的适宜度投影值明显高于其余12个城市.  相似文献   

19.
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视角,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为例,探索院校与政府共建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模式——"技术立院",即通过弥补高校技术成果到产业化之间的断层,实现科研成果到产业支撑引领的转变,从而为其他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普罗米修斯》2012,30(1):144-159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extent of Australia's dependence on imported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this way have had on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Drawing upon recent studies of the operations of subsidiaries and branches of U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some comments are made concerning their contribution to Australia'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onclusion a number of policy issues are rai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