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湖南教育》2014,(3):44-46
一所小学内的家长和学生们经历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教育。老师们形容的情境是这样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一起,一家五口坐帆船出海旅游,突然间,海上起了大风浪,把船弄了一个小洞。娃娃们必须从5个人当中放弃一个人,这艘船才能继续前行。〈br〉 有孩子选了爷爷,也有孩子选了爸爸,但更多的孩子选了自己。而当做完了这个艰难的选择,不少孩子已是泪流满面。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孩子们继续被要求选择放弃一个亲人。一轮又一轮,直到船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选择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孩子都留下了眼泪。有家长表示,这个过程就像是“让娃娃想象亲人们一个一个地死去。”〈br〉 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体验教育,是希望孩子们知道选择的痛苦,懂得珍惜眼前父母、家庭的爱,不要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但是,也有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对于太小的孩子,这样的“体验”是否过于残忍?〈br〉 教育的本质源于生命自身,童年的体验似潜在的溪流几乎影响整个人生。这样的“体验教育”,是助力孩子的一生成长,还是只是一段“残忍”经历?“体验教育”该如何以“体验”孕育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2.
彭钢 《江苏教育》2014,(12):43-44
作家陈忠实引用海明威的名言“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教育学者杨九俊引用“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名师成长过程中独特的追求。我引用“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智〈br〉 慧教育的独特位置和创造品格。  相似文献   

3.
语法是语言的框架,没有语法就不能成为交际的语言。英语是一种实践性强的语言,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法知识。〈br〉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br〉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让学生应付考试,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够真正的了解文章的大意,语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利用自己掌握的词汇生成新的句子的机制。这种方式不仅是“授之以鱼”,更加是“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4.
自我培养,这是一句普通而又自信的语句,道出了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然成长出来的事理。“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br〉 那么,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自己呢?从我自身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来看,从一个只有理想与热情,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有一点成果的老教师,所坚持的就是阅读、反思与写作:阅读各种期刊,琢磨各个课例,撰写教学随笔与文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觉、自主教育,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br〉 自主教育实现的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合一,使教育的对象成为主体,重在培养教育者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br〉 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的自主教育的改革探索打破了学生“我永远是被动接收者”的意识,让学生在“自己感受自己,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立足社会,进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br〉 新时期的自主教育理论体系,被注入了更多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本期,我们特别推出通过践行自主教育理念而收获丰硕果实的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他们通过创设三大系列课程(自主精神课程、自主能力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将培养自主人格和创新精神作为自主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目标,使课程成为唤醒自主意识、释放自主潜能的重要载体,最终实现了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自主教育给出了最好的诠释。(赵悦陈见波)  相似文献   

6.
陈舜,成都教育学院外贸英语系一年级学生。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上面包、饼干、糖果,带着开水,在假期深入采访了十多名流浪在街头的小乞丐,写出一本小书《瘸腿的小乞丐》。他何以有这样一份感人的爱心?让我们追寻他成长的历程,寻找他爱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br〉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知识传递”过程置于课外,将“解惑内化”过程置于课上的全新授课模式。它使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速度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要。同时,它充分利用课堂时空资源,集中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实现个性化指导,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重构学习过程,获得个性化的收获与成长。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校训是‘我能行’,我要相信自己能行,我要像他一样,真的能行。”这是成长记录袋带给北京光明小学一名学生的感悟。在光明小学,成长记录袋的实施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感到“我能行”。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将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才能较好地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重难点,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br〉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br〉 1.英汉词汇之间的问题〈br〉 高中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写作水平。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多,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就越丰富,相对而言,文章的质量也高。当前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掌握的词汇量不多。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知道词汇的意思,但是不会在写作表达中运用,有时候用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些都制约学生文章的质量水平。学生在写汉语文章时,有些词语用在一起是不会出现歧义的,但是如果替换成英语,情况便不同了。比如,汉语中“学习知识,学习说英语,学习榜样”,在英语中“学习”二字便换了词,成了“pursue knowl原edge, learn to speak English, follow the example”。  相似文献   

10.
我们第二     
大学里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还原它的本貌。什么是它的本貌呢?我们先从一些具体事情说起,后面将会有一般性讨论。〈br〉 我在任校长和党委书记期间,曾向全校的行政干部作过一场报告,题目是:《我们第二》。我们当然是指行政干部了,包括我。我们第二,谁第一呢? 师生员工,“生”字第一;教职员工,“教”字第一;一切活动,教学第一。其实相对的人与活动就是第二了。  相似文献   

11.
一、成长故事创编——儿童浓厚的故事情结几年前,以《男生贾里》《我要做好孩子》等作品为代表的成长小说风靡小学校园,尤其受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热捧。在阅读《男生贾里》后我们  相似文献   

12.
五下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特邀审题、点评老师:金毅(一级教师,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长大”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成长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睿智。这次习作,就是记录一件对你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让你在那一刻会突然感觉自己长大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商业周刊》的一期主题特刊中,读到了这样一段“编者的话”:〈br〉 我们发现了台湾各个县市里,都有许多“酷学校”,他们大大改写了我们当年的残酷学习印象。在这些酷学校里,教室不一定在水泥墙里,教室可以在海边、在茶园、在高尔夫球场上,也可以在天文台的大望远镜前。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想办个图书馆”我任教的五5班是个实验班,中午大多数学生在校吃饭,午后有一段较为宽松的休闲时光。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来读,可学生呢﹖依然是做作业的做作业,玩的玩。我问学生为什么不读书﹖“老师,我忘了带了。”“老师,我家里的书都看过了。”学生振振有辞,我哑口无言。怎么办呢﹖班上的“小书迷”纪煊和胡玉艳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想在班上办个图书馆。”她俩的提议,使我眼睛为之一亮。■“牛牛图书馆”诞生了我带着快慰的心情走进教室,见黑板前挤满了学生,原来纪煊在黑板前出了一则通知: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  相似文献   

15.
成长的烦恼     
成长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没有烦恼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让我们倾诉烦恼,解决烦恼,忘记烦恼。——题记在当今社会、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下,我们这群莘莘学子心中打下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若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需要四个字——“出类拔萃”。所以充斥耳际的全是竞争、竞争、竞争……面对压力,我们产生了种种烦恼,然而,最让我感到烦恼的,是我那“内向”的性格。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内向”:上课不爱举手发言;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爱在生人面前说话……“内向”给了我另一份压力,在这个个性飞扬的年代,我的性格却与之格格不入。我…  相似文献   

16.
刘莉 《成才之路》2014,(8):82-82
小学作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黄金阶段,古诗词阅读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在古代文学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促进其成才。〈br〉 一、嚼字品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br〉 (1)阅读要感受诗词的语言特色。古诗词的阅读离不开对某一个字或词的鉴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地品味每一个字词赋予整首诗的特定的感情基调。例如,在阅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诗人反复推敲与修改的结果,其中分别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都差强人意,直到用“绿”字,诗人才满意。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性的字词,通过对生动形象字词的咀嚼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可以增加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蔡亚 《江苏教育》2023,(9):91-94
<正>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喜欢儿童文学。我的学生特别喜欢阅读“儿童小说”。“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进行创作的、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小说。我和自己、我和学生、我和同事就是在“儿童小说”的阅读与分享中,在儿童的小说与现实的世界里不断相遇、相知、成长,去领悟生命成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一浪又一浪的留学热潮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而送孩子出国的愿望中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挣大钱。而其他方面的思考,有不少家长则是模糊的、盲目的。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小书——《我是韩国人》。这本小书出自一个韩国小留学生申世庸之手。问世后,仅一个月在韩国就销售了四十万册,现已发行到百万册以上,深受韩国读者的欢迎。申世庸13岁去美国留学。他执意想去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19.
【路子对你说】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从文自传》中,有一节的题目叫做“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相对于我们日常所读的种种书籍,社会和人生才是一本大书。有些重要的经验,难以从“小书”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成长岁月     
有人说成长是一道方程式,给我们条件,要我们去求解;有人说成长是一道思考题,送我们材料,让我们去分析;还有人说成长是一个个硕大的问号,不厌其烦地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跑到我们前面,让我们论证已知,寻找未知! ——成长需要我们思考。小时候,我们并不懂事。生活是一个最好的老师。是生活这个老师,用她那别致的方法,一次次教育我们;是生活这个课堂,用它那特有的方式,一回回教诲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课题,把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慢慢地培育成人了! ——成长需要我们学习。如果我是一棵树,定会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生活的土地;如果我是一只鸟,定会把巢牢牢安在生活的树上;如果我是一条船,定会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去亲吻生活的浪花;如果我是一片云,定然会把自己紧紧印在生活的蓝天……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我的进步、我的成长! ——成长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