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教育》2007,(9):31-31
《河南教育》杂志诞生于1978年,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她是河南教育改革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2008年,《河南教育》将迎来创刊30周年。为此,本刊自2008年1月起,开辟"我与《河南教育》三十年"专栏,并于8月份对来稿进行评奖和颁奖,届时将邀请部分征文获奖者参加河南教育报刊社社庆活动。  相似文献   

2.
我的良师益友方城县柳河乡程庄学校程广才我已步入不惑之年,教坛耕耘已22载,而《河南教育》就伴随我走过了15个春秋。最早看到《河南教育》,是在1983年春天。我当时就被她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走入了一个新天地。从此,我与《河南教育》...  相似文献   

3.
尹伟 《河南教育》2005,(6):53-53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河南教育》已被评为河南省社科类一级期刊,也在各级教育杂志里独树一帜。她27年风雨兼程,至今仍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她是求知的宝库、心灵的港湾、精神的栖所、教育的先行者。1988年春,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我,有幸与《河南教育》相遇、相识、相知,她那优美生动的语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本来就喜欢文学的我如鱼得水,尽情地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能与她更亲密地接触,我特意自费订了全年的《河南教育》,每期都认真阅读,从而使我在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讲课得心应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  相似文献   

4.
《河南教育》创刊25年了。25年来,她走过冬夏,走过春秋,走过幼稚,走向成熟,走进了教师心中。她指引着教改方向,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我第一次见到《河南教育》是在1981年,那是民师选招考试的日子。考完后,监考老师放在桌上的一本《河南教育》忘记带走了,我费了好大劲才送给他。看着衣衫褴褛的我,他既感动又慷慨地说:“送给你吧。”那时我月工资3块钱,别说我,就连学校也订不起一份《河南教育》,于是这本杂志就成了宝贝。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师从这本杂志上撕了一块纸卷烟吸(那时农村老师普遍…  相似文献   

5.
《河南教育》,我的良师益友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姚文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与《河南教育》结缘已有十七八年了,最初,我是她的热心读者,后来,我又成为她的作者。这些年,我从她那里吸取了丰富的的营养,她也为我发表一孔之见提供了很多机会。如果用“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河南教育》(高校版)创刊。自此,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便成为她的忠实读者,每期出版的杂志都成为我摆在案头的重要学习资料,并成为我不可缺少的读物。每期新刊一来,我都会从封而到封底,一篇一篇细读、一页一页翻阅、一段一段品味。5年来,《河南教育》(高校版)能够始终如一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指导着我的工作,陪伴着我前行,  相似文献   

8.
梦想飞场     
赵娜 《河南教育》2005,(5):51-51
作为《河南教育》的一名年轻读者,我虽然没能有幸目睹她2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但对她的眷恋与深情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河南教育》不仅使我对教育事业产生别样的激情,更使我圆了瑰丽人生中的育人梦,文学梦!  相似文献   

9.
14年来,我一直订阅《幼儿教育》。我之所以钟情于她,是她那科学、实用的内容给了我丰富的营养,她那精益求精的精神又如磁铁般紧紧吸引着我。在太原幼师,我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订阅者。那时,全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报刊为数不多,我选择了《幼儿教育》。记得我第一次收到《幼儿教育》时,刊物就被学生“抢”走了。三天后刊物回到我手里时,已被翻得有了皱折,学生歉意地说:“王老师,大家抢着看,杂志弄旧了。”我见杂志这样为她们欢迎而高兴,连说:“好,好,这才好。”不久,便有三  相似文献   

10.
<正>1978年6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渐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河南教育》应运而生。到2018年,这本杂志就要迎来她的四十岁生日了。四十载,近五百期杂志的笔耕舌耘,数十位编辑记者的伏案劳形,数万篇文章的采编校印,凝聚了一批批作者、编者的汗水与智慧,让《河南教育》见证了全省乃至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呈现了一代代教育人的春播秋收、满园硕果,砥砺了无数读者投身教育、潜心成长……本刊在创刊四十年之际,从2018年1月起,开设"我与《河南教育》"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互动     
《中华家教》2012,(4):41
《中华家教》杂志社同志:您好!你们帮我免费补寄来的杂志已经收到了,谢谢。因为《中华家教》杂志每一期都有新的内容,我不能缺少任何一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将有关方面的内容介绍给我的做教育工作的孩子和其他教师。  相似文献   

12.
梦想飞扬     
作为《河南教育》的一名年轻读者,我虽然没能有幸目睹她2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但对她的眷恋与深情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河南教育》不仅使我对教育事业产生别样的激情,更使我圆了瑰丽人生中的育人梦、文学梦。《河南教育》是我教学思维驰骋的原野,是我三尺讲台前的领航人。穿梭在《教学长廊》之中,仰望《教育时空》的风景线,去体会如同登山俯瞰大地的辽阔的感觉。怎能忘,在《教苑风景》中欣赏到的一朵朵绚丽奇葩,在《名师教谭》中感悟到的一丝丝思想火花,在《教海拾贝》中采撷到的一个个教学良策。《课程改革聚焦》《教改广角镜》《现代教…  相似文献   

13.
无悔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就像她的父母一样,对《河南教育》爱不释手,以至于收藏成瘾,直到如今。那个女孩,就是我。多年来,是《河南教育》伴我上学读书,直至走上三尺讲台。是《河南教育》让我懂得了许多哲理和真谛,为我展现了一方亮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记得自己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教育》这本杂志了。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简单、纸张毛糙、内容单薄,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决不像现在这样豪华大气、质感光滑、内容充实、个性突出。当得知《上海教育》即将走过50个春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她的不简单。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的发展和变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5.
项城市李寨镇育才中学俞传美我与《河南教育》相识相知仅5年。5年中,我把她当做班主任工作的参谋,教学、教研工作的良师益友。自从细心解读她,方知她的内容深邃;边读边悟,越感到她的实用。我曾经是一个情感、求学征程上的伤员,自认识《河南教育》后,我受伤的心得到抚慰,从此振作起来,将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写成了《坎坷人生路》投寄编辑部。文章在“教师生涯”栏目发表了,捧着样刊,我不禁泪花盈盈。那美丽的封面,新颖的版式,可读性很强的文字,都令人耳目一新。我的文章能在其中占据一页,令我感动,编辑老师对我的厚爱催人奋…  相似文献   

16.
是良师,也是益友■濮阳市实验小学武凤霞我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也是《河南教育》忠实的读者。自从1992年5月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河南教育》发表以后,我与她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一篇新作问世,我首先想到的是送到《河南教育》编辑部,因为那里有几位值得我信赖的...  相似文献   

17.
我虽然刚刚步入中年,却已经与《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结下了多年的不解之缘。 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了帮她老人家解除晚年的寂寞,我给她订了一份《长者家园》。每当母亲收到杂志,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到这本杂志让母亲的晚年充实快乐,我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18.
我是《山东教育》杂志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从 1958年开始,我就订阅《山东教育》,迄今已逾 40余载。我的业务好,实实在在说是得益于常年坚持阅读《山东教育》,因而对这份刊物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可惜的是 1998年退休后,觉着旧杂志无用了,就把 1958年至 1989年的杂志全卖了,现在手头保存的仅剩 1990年以后的了,现在想来十分可惜。《山东教育》从去年改了大开本,内容更精彩了,版式更漂亮了,希望新世纪里她的质量越来越好 ! 我订阅了40年的《山东教育》$沂水县双语实验学校@戚洪聚  相似文献   

19.
20载悠悠情     
20载悠悠情桐柏县教研室尹汶在众多的教育刊物中,我钟爱《河南教育》。从她创刊至今,我一直和她相伴,把她当作教学与教研上的良师、益友和参谋。1978年,正当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拨乱反正”中急需一位向导,在教研岗位上正渴望得到良师的指导时,《河南教育》应运...  相似文献   

20.
黄争荣 《上海教育》2006,(9B):31-31
记得自己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教育》这本杂志了。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简单、纸张毛糙、内容单薄,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决不像现在这样豪华大气、质感光滑、内容充实、个性突出。当得知《上海教育》即将走过50个春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她的不简单。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的发展和变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