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皮”“毛”之理简单吗?谈起“皮”与“毛”之关系,似乎人人都知道,甚至连一年级的孩童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不能说不简单。说起报纸的质量及广告收入的关系,似乎每个报人也都非常清楚。报纸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报纸自身的质量,它在“皮”“毛”关系中扮演着“皮”的角色。而作为报纸之广告收入的大小及增幅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这张“皮”之质量好坏。质量好的皮,自然“毛”扎得又深又壮,长得又厚又密又好看;皮质不好,“毛”自然很难长好,或斑斑点点,让人想起阿 Q 的忌“亮”忌“光”的脑袋;或又黄又稀,病态十足,让人想起“马瘦毛长”。  相似文献   

2.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3.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报纸新闻的“眼睛”。一条“抢眼”的或者说“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可以让这篇文章、乃至整个版面生色,可以让人津津乐道、甚至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4.
在谈此题目之前请看本栏所附三篇报道:报道(一),《中国远洋报》抓住该报总编在国家新闻出版暑举办的全国总编上岗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一事,着意宣传,给新近才获准报纸公开发行的报社机体“加了油”,增添了全社向新阶段迈进的信心;报道(二)。《北京铁道报》,早在今年3月初就在“迎50年大庆”旗帜下。更新栏目设置,从而为全年“更上一层楼”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工作方向;报道(三),《当代商报》及时抓住因“我驻南使馆被炸”而报社上下同心、群情悲愤之机.立即采取“加印报纸10万份。将义卖收入捐赠遇难记者家属”的举措,将每个人的一时之情化作长期办好报纸的协同之力。“好风凭借力”,好船手自然是  相似文献   

5.
赵鑫 《军事记者》2008,(4):27-27
如今的报纸阅读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对版面编辑来说,既要让报纸吸引读者的“眼球”,又要注意编排的“厚度”。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使之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发行期间,一些报纸言必称“主流”:什么读者定位面向“主流人群”啦,什么以刊登“主流新闻”“主流资讯”为主啦,什么在本区域发行量、影响力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主流地位”啦。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报纸似乎一下子全都变身“主流”或正在向“主流”迈进。其实,很多报纸对“主流”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一些报纸标榜的所谓“主流”,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不敢苟同。比如一家宣称自己是某某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的晚报,居然在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新闻“热线”启示:本报“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  相似文献   

7.
翻开现在的报纸,相当多的新闻标题不能令人满意。一些空洞华丽、乏味冗长,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的标题屡屡见诸报端;一些晦涩难懂,不通俗,不大众化,看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标题,令读者望而生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新闻标题不仅没有起到“题好一半文”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事实的价值,降低了报纸的质量。因此,  相似文献   

8.
报纸上前一段有关国家大歌剧院的热闹最近似乎停下来了。不知道是设计方案一直搁置着呢,还是从中又有了什么别的变故,总之让人多少还有些惦记。 我这人不懂歌剧,听美声也没感觉,狭隘一点儿说,帕瓦罗蒂在我这儿,买卖不一定就有“皇后”乐队或是早年的齐秦好。美声嘛,为的就是听了让人舒坦,可帕瓦罗蒂也好,卡拉斯也好,作为一个中国听众,他(她)在我这儿不是随时就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纸似乎有唯“论”的习惯,总要在不同时期立个“论”,似乎不立个“论”,报纸就要失去“主心骨”似的.然而恰恰是,立了“论”便制约了报纸功能的发挥,束缚了记者的手脚. “阶级斗争工具论”沿用了许久,报纸的多功能被阶级斗争的报道代替了,记者几乎成了人民群众害怕的人物,报纸失去了大部分群众.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一“论”逐渐销声匿迹了.以后又有人给报纸立论,叫做党和政府或者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很快又有人发现这个“论”有失妥之处,于是又立了个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论”。不用赘述,这论自然有其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一版是报纸之首,可谓寸金之地;头条又是一版的“眼睛”,可谓闪彩之点。一张报纸,有一个好的头条,整张报纸就显得有神彩。改革报纸,首先要精心抓好头版头条。我们改进头条新闻,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发扬“新闻民主”,选好头条。所谓“新闻民主”,就是让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充分陈述所推荐头条稿件的意义,广泛进行比较。经过议论比较,可以较为准确地认识稿件的意义。但能不能把大家的好意见都集中起来,又与主持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媒体的改革发展也日新月异,对版面、内容以及宣传方式的革新与变化,自然是报纸适应形势参与竞争的最主要的手段和途径。而作为报纸上具有特殊功能、特殊卖点的文摘版,也正在全新的背景下表现出新的特征。一如今,文摘版的地位已远不如前些年那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一方面,在许多报纸上,“文摘版”这个名字不见了,似乎它已越来越远离了我们的视线;而另一方面,属于文摘范畴的内容却又似乎无处不在地嫁接于各色报纸版面,甚至已成为某些报纸内容的主要来源。一些有新闻价值或可读性较强的稿件往…  相似文献   

12.
张丛笑 《今传媒》2006,(3):34-35
现在,新闻媒体报纸的竞争相当激烈,每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份报纸同时放在桌上,有的报纸是让人上瘾的,不看心里就慌,先睹为快嘛!可有的报纸,人心里就不那么急,放后看,也就看那么几分十几分钟。这让我想起,最近有次,我跟某学校几位从事理论教学的同志谈论起报纸时,他们也有同感,而且说得具体。有人说:“某些报纸,一两张报纸几分钟就看过去了,可是我看《华商报》,常常要看一、两个小时,有些篇幅还留着,以后抽空要再看。”有位老师说:“在西安,还有两句顺口溜:早晨一份《华商报》,中午一碗羊肉泡。”又有位老师说:“《华商报》不遮遮掩掩,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13.
围棋是国术,起源甚古,是中国传统棋种。通常分布局、中盘、官子等阶段进行,双方均可运用围、拆、对杀、做活、劫等多种战术手段占有地域,制胜对方。棋子白黑交融变化无穷,创造一个白黑争势之美,故愈是棋逢对手,黑白之面愈美观漂亮引人入胜。而这恰与报纸版面之美有相同之处。比如,围棋讲究“活眼”,版面崇尚“活气”;围棋忌死眼,版面忌“无题区”。作为围棋的一些战术手段,均可在版面上得以体现。 报纸版面是一种白黑(现已有彩色)相互填充的世界。在这种白黑交织的复杂的空间内,传阅出思想,交流出感情,让读者在其中默默享…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报纸广告有许多种。但有位名叫罗伯特·维特(Robert Witte)的人,独独把报纸的分类广告(Classified Advertising)叫做“灰色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分类广告顾名思义,就是按内容种类分别纳入不同栏目下的广告。又因为它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各种需要的,所以也称“需要广告”(Want Advertising)。对于美国的报纸来说,分类广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报纸收入的重要来源,它是报纸吸引读者的“磁石”,它是报纸与读者交往的渠道。它能促进报纸的发行,而且,它又在运用时显得那么便捷而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有句俗话叫“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指的是人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还要留心“言外之意”。有的人说话“指桑骂槐”,自然是意在言外,当然不可取。有的人说话顾此失彼,言内之意并不错,但话外之音不好,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报纸发表新闻,是在说话,而且是大规模的、郑重其事地说话,尤其要注意不可失误。前些时候,见某报上有条表彰一位售货员的新闻,其中特别谈了她如何“不吃、不拿商品”;又有条新闻表扬一位好干部,说他“从来不占公家的便宜”。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的报纸越来越多了。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出现了发行等各种大战,其中的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令人眼花缭乱。纵观这些大战,人们会发现在战略上多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扔了西瓜。一些报纸没有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给人一种办报人功夫在报外的感觉。人们常说,质量就是生命。这个命题,不仅适用于物质产品,也适用于精神产品。而作为新闻媒体的报纸,其质量的第一表现,则是独家新闻,第一时间新闻。比如说,外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中国粉碎“四人帮”,中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南丹事件”,这报纸立…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中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一)“商务为本”观念薄弱由于中国电子商务是由主导信息技术的IT业界推动的,使得中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技术倾向,“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比比皆是,以为只要技术到位一切自然成功。事实上,电子商务中的“电子”与“商务”的关系是‘波”与“毛”的关系,电子是“毛”,商务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电子只是一种载体,商务才是根本。电子商务企业有必要树立“商务为本”的观念,将目光转向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确立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国际媒介     
“精确”、“规范”是我们对西方发达报业的印象。杨晓白编译的《掘金“插页广告”》,又让我们加深了这种感觉,并且,对广告经营形势不太乐观的国内报业来讲,还不乏启示和参考。可是,读了唐亚明的《考核与报酬无关》后,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英国的报纸“考核犹如走过场”、“分配类似大锅饭”!好在,国内媒体细之又细的量化考核办法,也让英国新闻同行感到“惊讶”,可谓“彼此彼此”,扯平了。不过,他们讲的一句话让人不太舒服:量化考核的办法“对付惰人也许比较有效”。相似事件,写法不同,有文字水平的高下之分,其实更有对人的态度问题。张世海在…  相似文献   

20.
书刊博览     
《图书馆》1998,(3)
书刊博览书评难得陈四益(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题目写下了“书评难得”四个字,其实书评似乎并不难得。几千张报纸天天在出,大多都有副刊,而副刊又大多都有书评,这还不算专门评书的报纸与刊物,若是“难得”,还能办得下去吗?然而,好的书评,以我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