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们一直期盼着有一套理想的语文教材。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服务,教材的编者、出版者也是为用户服务的,那么语文教材的质量应该由用户———老师和学生来评判。他们直接使用编者、出版者的产品,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于是提出来,以求改进教材,这就是发表这一组教师评说新教材的文章的意义所在。我想如果能继续发一组学生对新教材的评说,那仍然是很有意义的。欢迎语文老师组织这样一组稿件,直接发电子邮件给我,我的E-mail:chhb2@sohu.com。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们一直期盼着有一套理想的语文教材。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服务,教材的编者、出版者也是为用户服务的,那么语文教材的质量应该由用户———老师和学生来评判。他们直接使用编者、出版者的产品,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于是提出来,以求改进教材,这就是发表这一组教师评说新教材的文章的意义所在。我想如果能继续发一组学生对新教材的评说,那仍然是很有意义的。欢迎语文老师组织这样一组稿件,直接发电子邮件给我,我的E-mail:chhb2@sohu.com。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从2000年开始使用,至今刚好三年,新教材编者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顾之川老师语)。相比老教材,新教材确实变化很大,给教师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期望和激动。三年过后,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落实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的语文教材应运而生,为课改开辟了通途,新教材实验方兴未艾。全面理解、创造性使用新的语文教材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一、看重教材1.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编者通过语文教材渗透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编者通过语文教材面对学生,架起桥梁,语文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直接化。2.教材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教材的架构、阶段、组元、选文、练习……无不体现着理解、积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各项教学任务,是教与学的依据。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已使用满一年。一年中,各位教师,各个学科间都进行着新旧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的探索。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深地感受到: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编者的意图,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是给学生、老师、教材定好位。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从今年九月起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将开始使用。在语文教育改革大讨论的背景下 ,新教材的使用显然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变动 ,而是语文教育改革以教材为突破口所迈出的第一步。对此 ,广大语文教师在总体上肯定的同时 ,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包括各种各样的疑虑。我们成都石室中学语文组最近就此搞了一次名为“我看语文新教材”的沙龙式教研活动。下面 ,是部分老师的观点。★李镇西新教材将语文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调整为语文是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 ,并通过人文素养、语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并由此淡…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改带来了语文教材的革新,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相继出炉,人教版教材也不断改版,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课文直通车”栏目旨在对现行各版教材进行诠释、质疑。欢迎老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编者)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卫先若 《现代教学》2004,(10):63-63
第9期杂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独立的精神”使用新教材》一文。虽然文中所说的新教材只是上海地区使用的新教材,与我们这里用的教材并不一样,但是黄玉峰老师讲的每一个处理新教材的方法其实都适用于所有教材,适用于所有语文教师,我也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我相信,这篇文  相似文献   

9.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我们中学教师,怎样使用语文教材呢?这是我在工作中多次思考的问题。2002年10月,北京大学的袁行霈教授带着高中新教材编写组的几位编辑来人大附中听课后召开了征求新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意见的座谈会。我当时说了几点想法:一是对教材的功能定位问题。教材是给谁看的?是给教师看的吗?是教师以它为中介而传授知识的吗?我看不完全是。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教材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我说教材编写组第一要征求意见的对象是学生,听听他们的反映,听听他们的心声,到底喜欢什么课文,不喜欢什么课文…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使用,我觉得以前的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厌烦。而现在,经过五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但对语文学科感兴趣,而且对作文也有很大的兴趣。我想,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梦寐以求的事。究竟如何令学生喜欢作文,这就看你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通过文本这一教学平台,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三点做法。一、挖掘内涵,感悟文本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章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克服传统  相似文献   

12.
初中新教材已经使用了一个学期,对于这套教材,执教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有体会,有总结,也有疑问。为了更好地为中学教师、学生服务,本刊邀请部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教研员和教材编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求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工作,并希望能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按照修订后大纲精神进行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如何正确领会新教材编辑意图,切实上好新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刊第7、8期刊登了人教社莘乃珍同志介绍教材的文章,这一期接着编发肖惠珍和张玲两位同志撰写的有关这一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前者是从教材编者的角度谈对新教材的认识,后者侧重于从教学的角度谈对新教材教学操作的认识。因此,老师们在学习时可将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阅读,以便整体把握有关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体现二期课改精神的新编语文教材已在本市部分中学试行。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和同学更好地学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我们特地约请新教材的主编及主要编写者撰写了这组“新教材导读”。其中既有对新教材总体编写思路的说明,也有对具体的单元或课文的学习使用建议,希望本栏目对使用新教材的学校能有所启发和帮助;对尚未使用新教材的学校,能有所借鉴。——编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教材的改革.随着新教材的广泛推广,如何教好新教材是教材改革后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实践和反思,我尝试从兴趣这个角度来谈谈自己对激活课堂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由“《离骚》该不该背”的一次辩论,刘晓晔老师对新教材的选编提出了质疑。就这一话题,我们是否可以把思维的网张得更大一些?比如,文言文是否需要背诵?背多少合适?哪些篇目需要背诵?再比如,是教材的编者思路有偏差,还是我们的教学思路有问题?如何来完成新教材带来的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呢?……愿我们的教材早日完善起来。愿我们的教师早日成熟起来。愿语文教学的明天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读音     
新年伊始,为了帮助同学们使用语文新教材,我们开辟了《教材编者谈教材》栏目,本期特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顾之川副主任撰稿。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邀请一些新教材的编者围绕着教材谈谈他们的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学生时代,我最讨厌这个「阅」字。当做学生的搜索枯肠、苦思瞑想写出了自以为得意的作文交给老师满怀希望得到老师赞扬的时候,当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上周记和盘托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帮助的时候……在你的作文、周记、作业的末尾,却只出现一个「√」和龙飞凤舞的「阅」。这无疑是一盆冷冰冰的水,当头泼下。这样「阅」往往使学生感到不悦。  相似文献   

19.
从教十余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阵阵拂面,我们语文教科书的版本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说句实在话,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现在正在使用的冀教版语文教材。尽管教材凝结了编者的智慧与汗水,选文也不乏文质兼美的小文,但我总觉得教材的编排体系存在偏颇,而且过多的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而有些轻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使用这样的一套教材就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用好教材,上好语文课,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母语,让他们在兴趣中提高语文素养,就成了我们每课之前必须进行的课前思索。  相似文献   

20.
“我不能改变别人,但我能改变自己!”“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要回头?”“要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才能热爱学习。”“做语文老师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了王泽钊编写的《新语文》,共三册,每册有64篇课文,共150万字,每篇课文的结构都包括作品、注解、作者与作品、问题与思考、课后一得、换换脑筋六部分。该书打印稿曾在青岛市四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试点使用,学生的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前茅。青岛啤酒集团等一些企业也将选用该书作为人文素质培养的读物。络腮胡子,一头卷曲的过耳长发。1958年出生,1984年从教,从教期间换了4所公办学校,至今共送走17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在青岛市里一直名列前茅。其人其语其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