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语句衔接是要求在一定语境中,上下文句子间的衔接连贯、合理。语句衔接类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句序排列题;复位填充题;语境承接题。其中句序排列题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连贯     
语言的连贯是高考的一个考点。试题的形式有复位题和排序题。下面讨论一下复位题的解题思路。语言的连贯指的是文章衔接和语句排列要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分明,要符合逻辑,句与句之间要有一定联系,前后要呼应,文气要流畅。句子组成语段有三个原则: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前后叙述的角度一致,上下文意相承;语言的呼应和衔接。据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答这类复位题。一、分析语言中心,选择答案。例l.填到根线上与下文衔接的一句是()_。外来文化的传入,丰富和拓宽了中国文化的大背景。特别是西洋文化的传入,…  相似文献   

3.
何传跃 《学语文》2005,(1):5-27
排列句序指的是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句序的调整与排列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它是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先看2004年的几道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4.
“语言连贯”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顺畅、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语言连贯题是近年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一。要解答好此类题目,只要找到它的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连贯题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组合与衔接能力,它包括语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只要我们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准确快速答题。一、话题要不变例1: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_  相似文献   

6.
语言连贯题因其题型的灵活、考查知识的丰富,成为高考试题中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本文现将其考试形式之一——语句复位题的解题技巧归纳如下。一、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中心例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还得知,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语句衔接题是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连贯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如能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将有助于正确解题。一、保持主语一致例题:填在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连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符合规范,以及加强语句的联系与衔接使之更通畅,语意更清晰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十年来,高考中仅单独命题考查“连贯”的就有二十多题,是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思路清晰、严密。从方法上应注意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9.
排列句序指的是将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句序的调整与排列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它是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先看04年的两道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0.
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所谓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前后要呼应。掌握一定的技巧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我认为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连贯,指的是如何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语言连贯的测试方式大致是: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合理安排语序,根据语境续写句子和语句衔接等。现以近年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为示例,谈谈如何判断语句的衔接是否连贯的问题。一、判断语句是否衔接,要从话题陈述对象和语音上来考虑。  相似文献   

12.
在沉寂了两年没有考查语言连贯题后,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Ⅱ卷和浙江卷又赫然地出现了语言连贯题目的考查,以示其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那么,什么是语言表达连贯呢?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下贯通。语言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和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四个大的方面。那么,应该怎么解答连贯题目呢?有没有一些简明扼要的解题操作方法呢?根据我的经验,大…  相似文献   

13.
技巧点拨连贯指语言表达时意义和结构贯通,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关联一致。考查内容多为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等。现在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有与其他题型结合并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的倾向,考查难度也有所增加。如2010年北京卷第5题就将近义词辨析与连贯结合,角度新颖;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6题将连贯与扩展语句结合,且采用主观题形式,难度较大。解答此  相似文献   

14.
<正>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就是给出一组次序混乱的句子,要求考生将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中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3分。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题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语境类  相似文献   

15.
方法点拨语句衔接题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其一为乱句排序,即给出若干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将句子恰当排序;其二为定位选句,即题干中空出句子的位置,要求从所给选项中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句。做衔接题应遵循语言连贯的四个原则,寻找语句中潜藏的扣合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连贯,说白了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自然衔接,语言贯通,脉络清晰,符合人们思维和表达的规律。语言连贯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  相似文献   

17.
陈现云  王士吉 《山东教育》2002,(8):50-51,56
语言连贯题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技巧性,是高考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写作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外,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也是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每年分值3~5分。测试的重点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情境协调和衔接呼应恰当。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语言连贯题,必须牢牢把握高考测试重点,认真研究答题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检查话题是否统一一个句群总是扣住某一话题来展开句子的。保持同一的话题和角度,各句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展开,语言之间才可能连贯。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移,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连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符合规范,以及加强语句的联系与衔接使之更通畅,语意更清晰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十年来,高考中仅单独命题考查“连贯”的就有二十多题,是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思路清晰、严密。从方法上应注意下述几点:(1)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一个长句或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或保持陈述主体的一致,即某一主语贯穿始终;或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从不同侧面分述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每年都有一道语句衔接题,体现着《考试说明》中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要求。如何做好语句衔接题呢?简言之,就是要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序是否合理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这实际上是从内容的角度,对各个句子进行分析,确定其先后顺序、因果关系,或其他的总分关系、条  相似文献   

20.
连贯是表达中句子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这是一个很热的考点。连贯与清晰紧密统一在一起,不连贯的句子就不清晰,表达效果就差。对于这一考点,特别要记取如下三点:连贯必须有统一的话题;连贯必须有合理的句序;连贯必须是前后衔接紧密或首尾呼应较好的语言。要求选择连贯的语句,是比较容易的试题;很可能将来的发展方向,是要考生根据连贯的要求,自己写上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