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糖弹面前打败仗,反腐倡廉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进行“糖弹危险论”的教育是反“和平演变”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所谓“言必中当世之过” ,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 ,时有批评见诸报刊 ,多为痛斥其恶劣形状、如何防微杜渐之辞。乐朋的一篇《甄别“糖弹”论》 ,却似一记当头棒喝 ,为我们深入思考腐败现象指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突破口。仔细品读 ,这篇时文有两处颇值玩味借鉴。其一即是构思布局开合有致。文章之道 ,有开有合。纵横笔墨 ,咫尺兴波。在《甄别“糖弹”论》中 ,其实隐含了两个开合之笔 :作者先以毛泽东在解放初期对全党同志的告诫宕开思路 ,之后 ,笔锋一收 ,写道 :“直到如今 ,仍有人以‘糖弹’论来诠释某些公仆的腐败。”引出了“糖弹”论…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呢? 所谓资产阶级两重性是指资产阶级既有参加革命反封建的一面,又有反人民的另一面:既有与封建势力相对立的一面,又有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另一面。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方面——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一方面——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焉”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就是欧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也是同具的。大敌当前,他们要联合工农反对敌人:工农觉悟,他们又联合敌人反对工农。这是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的一般规律”。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具有普遍的意义,纵观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表现大体如此,就是法国大革命那样彻底的革命,资产阶级也不例外。本文拟以法国革命为例证明毛泽东同志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①。毛泽东的革命精神是他人格的重要闪光点。自学生时代起,毛泽东即立志以“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为终生奋斗目标,未尝一日稍懈。他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之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1936年,在同斯诺谈话时,他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②毛泽东在大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同我们党一起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在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他没有低过头,在敌人施展的种种政治欺骗面前,他没有上过当。他始终如一地保持坚定的革命方向。他伟大  相似文献   

5.
好的文章 ,往往以它独特的见解 ,鞭辟入里的分析 ,让人产生醍醐灌顶之感 ,使人豁然开朗 ,一下子将自己原来没有想清楚的事情弄明白。我读《甄别“糖弹”论》 ,就有这样的感觉。我想 ,不仅仅是我 ,凡是读过这篇短文的人 ,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对于那些腐败分子 ,这篇小小的杂文 ,不啻于千钧雷霆 ,使他们肮脏丑恶的灵魂感到强烈的惊悚和震慑 ,使他们再也无法为自己找到推脱和减轻罪责的任何借口 ,无路可逃 !《甄别“糖弹”论》在写作上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没有为传统的观点所左右 ,屈从于人们的惯性思维所形成的惰性 ,而是敢于向权威的…  相似文献   

6.
周斌 《考试周刊》2014,(38):196-196
<正>人民军队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要想实现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建设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论毛泽东文化观主要是指他成熟时期的文化观,间或涉及到毛泽东早期和晚期文化观的部分内容。 一、毛泽东的新文化建构模式浅析 自鸦片战争西方用炮舰轰开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王朝的大门以来,浩焉悠邈的中华古文化便在优胜劣败的战争中显露出自己在西方近代文化面前的软弱无力。认识西方文化和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课题,于是历史性地摆到了中国人面前。中华民族开始了自我认识、自  相似文献   

8.
四渡赤水之战,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运动战战略思想。毛泽东自己也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此时,身为第一军团长的林彪却抱怨说,毛泽东迫使部队走了冤枉路。林彪认为这样会把部队拖垮,这是在敌人面前逃跑,使部队精力消耗殆尽,毛泽东这样指挥不会成功。私下里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毛泽东、朱德同志随军主持大计,把战场上的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指挥,即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这封信写好后,林彪曾让聂荣臻签字,但遭到聂的拒绝。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郊的铁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林彪提…  相似文献   

9.
“有所为而作”是近年来作文教学论坛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所为而作”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对谁而言的?它能否作为小学生作文的一条原则抑或要求?这是很值得讨论研究的。所谓“有所为而作”,在古人眼里就是:“文,所以载道也。”(宋周敦颐《通书·文辞》)“诗者,志之所之也。”(汉毛亨、毛苌《毛诗·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是要文学“很好的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今天,则要求“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邓小平《在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统一战线思想。翻开毛泽东选集,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毛泽东对统一战线问题十分关注,并认为这一问題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功与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以各种形式歪曲、攻击、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一些动乱“精英”抛出“社会主义早产论”,“资本主义补课论”,提出的“济世良方”甚至是“使中国再作三百年殖民地”,其实质还是要使中国在西方大国所谓的“保护和扶植”下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从俄国搬来的,是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误会,等等。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教材人民版《历史》第一册56贞“自我测评”有这样一个题目: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28年的历史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不去阅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了解毛泽东此话的真实含义。毛泽东是在国共合作实现后、大革命兴起时发表这篇文章的。当时国共合作实现不久,党内存在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一、从文章主旨部分入手 ,拓展教学扣住文章的主旨部分展开教学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主旨部分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 ,将生死置之度外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这一句贯通全文 ,是表现李大钊精神的主线。这里我抓住“信心”一词展开教学。在理解“信心”一词的基础上 ,围绕“信心”一词让学生展开联想 ,如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邱少云……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胜利 ,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个基本方针,就“一定要分清敌我”,“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一定要分清敌我”,就“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才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使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还指出:“应当肯定,还有反革命,但是已经大为减  相似文献   

15.
中队读书会是这样举行的: 首先乔玉瑛中队长向大家报告“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读书会的意义。接着大家发言。张光智介绍了本书作者卢大容是卢志英烈士的儿子,今年十八岁,是青年团员。接着他以沉痛的心情简单地讲了卢志英烈士生的光荣、死的伟大的事迹。后来又说:在卢志英烈士被捕的那一年,卢大容才十一岁。他和他的母亲,也同时被敌人用无耻的手段骗入狱中。他们在国民党匪特的暴行下受尽了折磨,始终不屈,没有在敌人面前表示丝毫懦弱,坚持斗争,终于出狱。同志们,今天我们要为被国民党匪特杀害的卢志英烈士讨还血债!要为卢大容同志报仇!于金生讲卢大容被骗入狱中的经过。宋继文以痛恨的心情说出了他们在狱中遭受迫害的情况,揭露了敌人残暴的罪行。卞祖干讲了他们对敌斗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提出的。这个政治原则,是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大无畏革命精神,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总结了古今中外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普遍的原理,它是共产党人判明是非,端正方向的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目前,当着国内外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和激烈的时刻,重新学习这个原则,就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呢?这是  相似文献   

17.
为人民服务,就象一根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著述和实践的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绝然不是把政党作为谋取个人名利的舞台和手段,而是冒着个人的生命危险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建构的一个“司令部”和“航标灯”。他说:“为什么要有革命党?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这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也是毛泽东圣哲人格的再现。中国共产党是适应人民革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三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革命根据地悍然发动了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当时,毛泽东同志已经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出红军的领导岗位。在这严重的危急关头,周恩来同志(当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朱德同志(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以其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天塌下来擎得起的雄伟气魄和胆略,毅然决然地指挥了中央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反革命大“围剿”的革命战争。他们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采取“诱敌深入”、“声东击西”、“放其头,打其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在江西的宜黄南部地区,连续打了两个大胜仗,全歼敌人三个主力师,缴枪万余支,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反革命“围剿”。这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央根据地军民创造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又一奇观。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接着礼炮轰鸣……一响、两响、三响,会场上的30万人在默默地数着,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人,也在暗暗地点数。当他们发现礼炮为28响时,这炮声又仿佛在他们眼前划出了巨大的问号:毛泽东为什么让礼炮鸣放28响?这“28”里面,到底隐含着什么?美国人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国共产党经过殊死奋战,终于用武力把国民党推到了台湾岛。巨大的胜利,使毛泽东对中共产生愈加炽热的情感。于是,毛泽东把共产党的姓氏用礼炮写上了中国的天空。因为,汉字中的“共”字,正是“廿”与“八”,也就是“廿八”的合写。 当时苏联人马上反驳道;中国历史上的汉光武皇帝平定天下时,有功臣28人,是闻名于世的28将,中国自古又有28星宿之说。毛泽东得天下做领袖。也有功臣28位。毫无疑问,这28人代表了千千万万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中国人。毛泽东的28声礼炮,便是向他们致礼。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教师课前再周到地筹划也难以预料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有的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教师事先难以预料的问题,弄得教师“措手不及”。这时,教师便需要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譬如,我在教《人桥》(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五册)这篇课文时,当讲到:“我军快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时,有位叫李金成的同学突然举手发问:“敌人又是怎么过得了河的?”这样的问题我在备课时确实没有想过。这位同学提出这一问题后,其他同学也都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等待老师回答。我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后即说:“刚才李金成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大家都来猜想一下,敌人可能是怎么过河的?”这时课堂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说:“敌人可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