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下     
黄礼孩 《广东教育》2007,(7):130-131
我有时候会思索,在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为何几乎没有广东诗人的身影?那个时期,广东诗人在从事怎样的写作?为什么历史如此彻底地把他们遗忘,一笔不提?是他们在那个时期从未写下诗歌?还是因为个人的才华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使他们背离了写作的原则(审关的和写作伦理的)?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常常思考: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记住了什么?怀念着什么?收获丁什么?发展了什么?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课堂上的这些东西还有多少影响着他们?一节课是否应该教给他们些终身受用的东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拿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研究着《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3.
神奇怪怪屋     
任珺 《小学生》2008,(1):44-44
龙头: 春节那天,可爱男孩笨笨和蛋蛋约好一起给班主任诸葛老师拜年。他们穿着新衣服,抱着美丽的鲜花,兴致勃勃地向诸葛老师家走去。 “叮咚……”他们刚按下门铃,防盗门竟然马上打开了!俩人觉得有点奇怪:诸葛老师动作这么快?难道诸葛老师知道他们要到吗?他们同时迈进宽敞的屋子,令他们诧异的事情发生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让人开心的还是让人惊奇的?笨笨和蛋蛋的拜年活动由你来书写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有着与绝大多数班主任共同的喜好:喜欢班里的每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为他们而骄傲自豪。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无论谁是他们的老师,无论谁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依然是优秀者,那我的作用何在?我的价值何存?我困惑了,难道,他们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是我的功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临时工继续教育必要性及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勤员工队伍中的临时工是一个长久以来不被关注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虽然他们身处高校,可是他们是否利用这一地理优势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了呢?有关部门是否应予以其合适的培训等继续教育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阐述了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7.
钟正莲 《青海教育》2010,(11):23-23
作为一名班主任,到底怎样才能理解和信任学生呢?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要了解他们想什么?爱好如何?他们的烦恼有哪些?有哪些需要?不“下海”不知道水的深浅,不登山不知山的高低。不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作为班主任,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到学生中去,去参加他们的闲谈,参加他们的课余活动,参加他们的娱乐联欢,不要放过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眼下的校园生活太丰富了,开销也大,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生日聚会要钱……”这是一位职高学生在面对我们的采访时说的话。那么,现在的职高生生活消费到底到了怎样的一个层次?职高生是怎么支配他们的零花钱的?哪些已经成为他们消费的主要项目?他们的消费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和误区呢?我们编辑部对杭城部分职高学生做了一次调查,揭开谁动了职高生钱袋子的面纱。[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官在裁判案件时,他们的逻辑思维是什么?他们是否严格依据逻辑三段论而作出判决?法律解释在其中充当了什么作用,其地位如何?利益衡量有必要吗?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0,(1):15-15
提到某位同学喜爱看书,你一定会夸赞他是个“小小书虫”。那么,古人呢?他们也称别人为“书虫”吗?他们给那些爱读书的人都取了哪些外号?  相似文献   

11.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昵?——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带着和朱自清一样对时光飞逝的慨叹,职场人又迎来了一年的尾声,他们收获了什么,失落了什么.又在期盼着什么呢7  相似文献   

12.
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差异,学生在问:为什么?家长在问:为什么?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吗?不是,是他们的勤奋程度不一样吗?未必,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学习方法不一样,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我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留学人员回归原因与发挥作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回国后发挥的作用如何?影响他们加国与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本作带着这些问题,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于1996~199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22所大学,对471位留学回国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和调查研究。本亢进报告介绍了调查概况,对不同类型的回国人员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他们的回归成因与发  相似文献   

14.
明天     
我知道明天,该死的明天一定会让我绝望。明天他们就去离婚,谁也不会要我,因为我会成为他们今后生活的累赘。我该怎么办?写好遗书,叫他们答应我今后好好过,以后常常念着我,然后从这八层高的楼顶跳下去,一命呜呼?这样做有用吗?我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到底瞎想什么。疼痛又让我回到现实,周围黑黑的,暗暗的,我的心一颤,好冷。可是我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呢?“明天会更好”?去你的吧。明天我就是孤儿了,明天我要窝到奶奶的那间小房子去和她相依为命了。明天,可怕的明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啊?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难道跳下去他们…  相似文献   

15.
邹青 《教书育人》2005,(8):43-47
面对中考、高考,我们的中学教师随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无暇顾及考试以外的事情。国外的中学教师是怎样的工作情况呢?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的教师一样?他们是怎样面对这些压力呢?本刊特约记者邹青带着这些问题拜访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卡诺&;#183;汤姆林森教授和科利&;#183;迪安博士,他们介绍了几位中学老师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司英 《宁夏教育》2008,(3):74-75
他们经历了中考的失败,他们是被重点中学“挑剩下”的学生,他们面对的学校只有百分之几的高考升学率。他们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业和人生?他们梦想的翅膀有没有被折断?带着疑问和担心,我进行了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尝试为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寻找失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什么开花步步高?什么开花像喇叭?什么开花不结子?什么结子不开花?芝麻开花步步高,百合开花像喇叭,杨柳开花不结子,无花果结子不开花。提示这是一首问答式童谣,也叫对歌。它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内容。童谣前四句设问,后四句作答,既引发了小读者强烈的求知欲,又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可以说给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动通俗的生物课,让他们形象地了解了芝麻、百合、杨柳、无花果的生态特征。下面也是一首问答歌。我们提出四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完成。“什么弯弯在天边?什么弯弯在眼前?什么弯弯头上过?什么弯…  相似文献   

18.
民工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市,他们的子女有的随行,但更多留在农村,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这些孩子虽有祖辈,代养人或教师照料,但他们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如何?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问题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也是引发本课题组开展调研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魏平  孙李明 《家庭教育》2007,(11X):6-14
他们也许画了一幅漂亮的画.他们也许弹了一首动听的乐曲,于是,家长们笑了,为孩子的“成就”。但是,画画.弹琴的他们快乐吗?孩子们眼中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就让我们陪着孩子寻找属于他们的快乐,让他们开心地笑。幸福地玩。让我们打开培养孩子快乐本领的百宝箱,把快乐还给孩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曾思婕 《红领巾》2010,(7):89-89
蜂,把蜜奉献给人类,自己得到了什么?他们,把自己的时间、体力奉献给田园城市,自己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