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新闻一直以新闻反应的及时灵敏、新闻稿件的曲折惊险、新闻事实的鲜明生动为广大受众关注和喜爱。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突发新闻特别是独家突发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0,(6):4-5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一次考验,也对突发事件期间新闻舆论的正向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地方发布的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程序,但各项法规政策对于新闻舆情的规定明显不够,其中的信息发布制度也远不能满足舆情应急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和各省市定期发布疫情防控新闻,为抗击疫情赢得了社会公众信任和舆论的支持,但实践中也暴露出发布时空节奏的结构性冲突、发布主体和渠道的结构性矛盾、信息缺席或过载等问题。后疫情时代,构建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新闻发布协同机制,要克服内部障碍和外部制约,着眼于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和共同价值认知为目标,着力构建发布主体、内容、渠道相互协同的新闻发布机制,及时修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断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宗旨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为深入认识和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树立和强化新闻传媒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时效性的增强,电视新闻媒介在提升突发新闻事件应对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受众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民间影像作为受众参与电视新闻制作的存在方式,已经不再是电视新闻内容体系的一个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相反更多地参与到核心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因此,有必要对民间影像的存在意义做进一步的探讨,以完善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机制。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仍需开展应急管理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应急服务。文章通过对日本图书馆界、美国医学图书馆、加拿大高校图书馆、澳大利亚图书情报协会、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协会和联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反应机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在政府主导下,积极推动医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协)会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构建总体性和专业性的图书馆应急管理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一、突发新闻的特点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突发新闻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新闻,突发新闻常常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又因为突发新闻对社会的影响重大,短期内都会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例如,禽流感案例H7N9的报导,甚至波及某一区域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其次,突发新闻具有不确定性,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其前因后果,媒体要如实报道,不能为了引起轰动而弄虚作假,这是媒体素质的体现。针对突发新闻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的报纸上,社会新闻(突发新闻)占有重要席位,并且讲求“第一报道”、“独家新闻”,其发布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在港访问期间,我们发现香港新闻界有一支特殊的记者队伍一突发记者。突发记者,顾名思义“突发”就是突然发生的新闻。按香港的新闻界定主要包括有关罪案及意外的新闻。例如谋杀、绑架、枪战、行劫、车祸、撞船、反走私等事件。那么,突发记者就是报道这些突发新闻。按大陆的界定叫做社会新闻。香港各报馆一般都设有突发记者组或突发记者部  相似文献   

9.
新闻突发现场新闻主要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对具有突发性的事件进行报道采访,例如车祸、火灾、自然灾害以及责任事故等等,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突发现场,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进行采访。本文将对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进行介绍,并且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
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突发新闻的报道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发挥着它的现实作用。突发新闻报道的主旨在于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从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渴望、切身利益的关注到舆论监督的参与等方面予以具体的阐述,它一直以新闻反应的及时灵敏、新闻事实的鲜明生动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11.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健 《中国广播》2006,(2):80-80
记者2005年12月29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今后将着力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遇到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国务院新闻办将努力做到迅速反应,及时组织,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3.
邢岚 《新闻世界》2014,(2):46-47
要使受众尽可能长的对近期或者当前发生的突发新闻保持兴趣,就要提升新闻的长度和宽度,使之生命周期更长。首先,策划管理者的观念要更新;其次,策划者必须具备充分的技能储备;第三,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机制,带动各部门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最后,与当地政府建立长期沟通机制,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明光 《新闻前哨》2005,(11):34-35
一、什么是突发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那么,突发新闻就应该是“当天突然发生的、容易激起公众兴奋情绪并为广大群众关心的事实的报道。”突发新闻来源于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各种社会变故以及刑事犯罪等。  相似文献   

15.
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是掌握新闻宣传主动权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2008年的突发自然灾害报道,对广播电视媒体应急机制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评估机制、快反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培训机制等五大机制的设想,为广电媒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于去年6月20日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7.
经常观看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突发新闻的印象一般都比较深。远到外国首脑人物遇刺,近到上海闹市地区失火,都会引起人们普遍注意。但是在电视屏幕中,有关国内的突发新闻却并不多。这恐怕是和拍摄突发新闻的难度比较大有关。要使电视新闻能吸引更多观众,有必要攻一攻采访突发新闻这个难关。本文也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并以此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8.
宋显仁  李燕锋 《中国记者》2012,(10):114-115
强化新闻立台理念,实现节目播出与新闻同步滚动 就地市电视台来说,以往由于应急报道机制不完善,加上受传统新闻理念制约,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时往往都是不报或者等中央和省级媒体报了本地再报.结果造成了本地不报外地报,网络上谣言满天飞等尴尬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塑造政府形象,提高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在应急治理领域尤其是在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方面,积累的经验还远远不够,通过基于“事实—价值—情感”模型,提出完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三大策略,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把握发布时机,完善对话机制;坚持以价值为标准,强化“共同体意识”,完善提升政府公信力机制;坚持以情感为依托,加强共情传播,疏解负面情绪,完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出,特别是2008年.1月的南方雪灾,5月的四川大地震,9月的毒奶粉事件,一连串的突发公共事件考验着公众的承受能力,也考验着新闻媒介的应对力和判断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进人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成为热点问题.新闻媒介就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已作出有益尝试,但公众在获得事实信息的同时,还希望媒介提供来自专家、政府等各方的意见.新闻评论在意见性信息传播方面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评论所发挥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应对突发事件的某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