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及时有效地进行辟谣行动能够遏制网络谣言传播扩散,防止谣言的二次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政府的辟谣行动面临着信任困境,政府应通过构建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沟通机制、制度化辟谣机制并规划构建政府辟谣行动体系,来提升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辟谣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宗旨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为深入认识和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树立和强化新闻传媒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主体结构发生改变,公众、媒体和政府共同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立足政府管理视角,提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法制化、专业化、公共性和灵活性,并从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策略优化和技术应用四个层面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与管理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且来势汹汹,势必考验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公共卫生危机突发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极易造成社会民众恐慌和社会动荡,因此疫情突发也是对政府对外信息沟通、信息发布以及舆论引导能力的一次艰巨考验。在吸取了2003年"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之后,我国政府应对和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新闻发布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湖南浏阳市出台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设立新闻发布四级应急响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事发后"力争第一时间发布",对恶意阻挠记者采访的要追究事发单位及事发地政府领导的责任。突发公共事件"力争第一时间发布",让公众知情、让媒体"说话",浏阳市的制度设计是保障公众知情权、新闻监督权的有益举措,反映出政府的开明  相似文献   

6.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0,(6):4-5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一次考验,也对突发事件期间新闻舆论的正向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地方发布的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程序,但各项法规政策对于新闻舆情的规定明显不够,其中的信息发布制度也远不能满足舆情应急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来,国务院通过了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预案,有关部门发布了9方面的应急预案,有的还对其中的信息披露做了相应的规定,为做好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管理与协调提供了依据。现在,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管理与协调制度具有实际意义。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基本经验近三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是我国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有关报道使党中央领导集体开明形象进一步树立,使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形成,对保持社会稳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我国际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近三年来,在突发公共事…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2005年1月8日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发生公共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的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信息管理的这一重大举措.不仅避免民众误信谣传.稳定人心.而且有助于政府把握危机事件的主动权.防止媒体出现歪曲性报道的几率也将大幅下降。但是,什么是“第一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分钟、10分钟,还是一个小时后发布新闻才属于“第一时间”?对这一概念的诠释疑难重重,对其解释和把握得精要确当,不仅使新闻发言人的操作有规可循.而且大众也有明确的尺度衡量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是否履行了诺言。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剧着社会公众与媒介机构对于社会新闻与公共事件的参与程度,其参与的形态、速度、广度和深度上的深刻变化都为今天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筛选出发生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间的200件突发热点舆情事件并对其展开分析研究,着眼于发现并了解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参与主体的参与形态及特征,梳理出新闻机构用户、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微博头部用户、普通社交用户等四种突发热点舆情事件中的显著参与用户类型。通过分析它们在突发热点事件中的参与表现后发现,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相互之间不仅存在激烈竞争关系,同时在议程设置、内容生产到话题消费,以及商业目的变现等各个层面,不同参与主体也在客观上达成了一种普遍的相互合作,不断推动热点舆情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初COVID-19的突发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挑战,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重大考验。疫情期间的公众舆论在充分反映民众诉求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有关于疫情期间公众舆论的研究成果,大多从舆论的价值角度分析,缺少更深层次对民众诉求的挖掘。文章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数据对新冠疫情期间民众对政府的诉求进行分析,通过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对民众诉求的主题进行挖掘,并分析各类主题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演变特征与防疫政策的关联。研究发现,疫情期间民众诉求的主题可以归纳为5类:社区管理、医疗防疫、学校教育、交通物流和经济措施,不同主题的热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疫情发展有关,也与不同时间发布的防疫政策相关。对民众诉求主题及其与政府政策关系的研究,可为政府部门今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Evidence from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good governance practices influence citizens'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towards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grounded on the good governance theory,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mpirically examine how good governance practices promote public trust wit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perceived government response on COVID-19 (PGRC) and moderating role of government agency's provision of quality information on social media (GQ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491 followers of the Facebook account, Instagram, and Twitter pages of a government news agency, i.e., 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measurement and structural model by employing SmartPls 3.3.0. The results revealed a direct and indirect association of good governance practices with the public's trust in government via PGRC as mediator. Likewise, results showed that GQS interacts with PGRC and augments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This study tried to contribute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while addressing the gap related to the dearth of literature regarding government use of IC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o harvest benefits from social media while communicating with citizens on a larger scale. Moreover, the current study offers valuable practical and strategical recommendations to agencies and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s of trust and transformational government,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recent times. It explores what trust and transformation mean, or could mean, for government,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whether transformational government is just a feel-good phrase or a genuinely new departure. As part of this, the question of what precisely is being, or could be, transformed is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this examination suggest that the expectation that technology-enabled change has the ability to increase citizen trust, thereby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may be too high, but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A framework for such research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2003年SARS疫情期间以及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科技期刊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出版模式和关注领域进行了比较,着重从出版效率、发文结构、发文质量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存在不足提出建议。结果显示,经过17年的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疫情形势仍旧严峻的当下,要不断创新出版模式,继续坚定信心、提升能力,助力全球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15.
红色档案数据治理是大数据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赋予档案人的新使命。本文在拓展红色档案概念外延的时间跨度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红色档案、红色档案数据及其治理等概念的应有之义。红色档案数据治理面临着多元异构的数据藩篱、体制机制障碍和公众接受难题等三重困境。摆脱困境要遵循健全法规标准、挖掘数据价值、优化服务体验、传承红色基因的治理原则,构建红色档案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探索出一条涵盖数据治理主体关联、数据关联、数据治理主体与数据关联以及数据与公众关联的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旨在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网络化治理是保障服务供给、形成制度规范、优化运作程序、实现技术应用的迫切要求,必须明确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第三部门与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各自的功能定位,建立集信任、协调、互动、整合于一体的实现机制,遵循确定目标一致的战略方案、打造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提升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完善高效运转的监管体系等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是实现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变革的基础,构建体现领域特殊性与敏感性的公共安全数据治理体系为开展科学研究与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指导。[方法/过程]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对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概念进行溯源,并剖析其发展的学科理论基础和驱动力;在此基础上解析代表性文献,梳理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解决问题、治理主体、客体、工具和目标五个关键要素的内容范畴与核心内涵,进而构建涵盖多要素、不同维度的数据治理体系逻辑框架。[结果/结论]该框架以数据流为连接点凸显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融合,统筹各关键要素并指出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关键议题包括应用情境搭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主体决策机制建设以及治理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丁明春 《图书馆》2021,(1):11-17
公共图书馆治理法治化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的有效方式,对于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法治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增强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与意识、完善依法治理的制度与规则体系、基于管办分离原则转变治理模式、扩大公民参与以及健全依法治理的监督与问责机制等路径,全面深入地推进公共图书馆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从图书馆治理的角度比较中英两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异同,揭示两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差异,从而获得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有益启示。[方法/过程]首先,分别阐明两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基本情况、立法目的与治理目标;其次,分析两国公共图书馆法蕴含的治理结构,归纳其治理单元、治理主体与治理评价;最后,比较两国公共图书馆法治理要素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思考。[结果/结论]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应当灵活应用图书馆治理理论;适当扩大治理单元;严格区分建设主体与管理主体;深入推进管理主体法人化;充分监督建设主体。  相似文献   

20.
The COVID-19 pandemic, which has led to a flood of papers and preprints, has placed multiple challenges on academic publishing, the most obvious one being sustained integrity under the pressure to publish quickly. There are risks of this high volume-to-speed ratio. Many letters, editorials, and supposedly “peer reviewed” papers in ranked and indexed journals were published in a matter of days, suggesting that peer review was either fleeting or non-existential, or that papers were rapidly approved by editors based on their perceived interest and topicality, rather than on their intrinsic academic value. In academic publishing circles, the claim of “peer review”, when in fact it has not been conducted, is a core characteristic of “predatory publishing”, and is also a “fake” element that may undermine efforts in recent years to build trust in science's budding serials crisis. While the world is still centrally focused on COVID-19, the issue of “predatory publishing” is being ignored, or not being given sufficient attention. The risks to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academic publishing and ultimately public health are at stake when exploitative and predatory publishing are left unchallen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