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州零距离》是一档关注民生、真实面对观众、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栏目,在强调“三贴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我们栏目采编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作为这档栏目的编辑,在栏目开办近两年时间里,在稿件字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作为《梨园春》节目的主持人,我们代表着栏目的形象,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今随着栏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观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主持人,站在栏目和观众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观众的鼓励、支持和掌声,也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人们常说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脸面”,就主持人形象的定位,我们也走了一条“返朴归真”的道路。考虑到梨园春是戏曲栏目,而戏曲又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于是,我们的形象定位汇成了“东方长者”和“东方娃娃”,无论发型还是服装都极具民族特色。一年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可是我…  相似文献   

3.
现在,不少地方电视台开设了“社会新闻”栏目。开设“社会新闻”栏目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在社会新闻日益成为各媒体争抢“眼球”、赢得市场卖点的今天,既守住阵地、把握导向,同时又争取观众、占领市场。但根据笔观察,不少电视记编辑对“社会新闻”的理解存有误区,特别是对“社会新闻报道的策划”更是觉得不可理喻,认为社会新闻报道一经策划,就要远离“事实”,就是炒作,就是制造新闻。  相似文献   

4.
办个栏目,冒易;办好一个栏目,不容易。黄金时间办个栏目,容易;半夜里办个栏目,不容易。然而,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却恰恰是在半夜里办得相当出色的一个栏目.因而,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个在深梗里开办的电视栏目,为什么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众多观众的喜爱烟?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不能不去研究和深何它占有屏幕、赢署观众的原因何在?首先,人生主题的关注。一个电视栏目,要想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设卓别的刃、法,自然是苗先体现为对人的夫汪。《于模相伴人作为一个子夜时段的特殊栏目,当然更需夫注那些力社…  相似文献   

5.
办好《社会广角》栏目的几点体会徐方明一个新闻性电视专题栏目,能否被广人观众所认识、接受,关键是看节目是否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寓情于理、观点鲜明、突出地方特色。我们济南有线电视台《社会广角》栏目,是一个集新闻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专题栏目。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6.
冯隽 《新闻与写作》2001,(11):39-40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栏目“社会经纬”,伴随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而孕育、成长、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它呈现给观众的大多数案件在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纬”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法制史的另一种读本。“社会经纬”在观众中保持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故事性强,或曰法制专题故事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听故事、讲故事——观众接受“社会经纬”的基础 中国的老百姓爱听故事,听故事是一种享受,也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经纬”每周一期,一期一案,每…  相似文献   

7.
电视传播培养和造就自己的观众,同时也要自觉地将观众意愿纳入创作之中。观众期待视野的形成有着广泛而丰富的社会内涵。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受其生活经历、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个体性格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节目选择倾向和审美价值判断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苗颖 《记者摇篮》2010,(8):51-52
电视专题栏目是电视节目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栏目的定位和策划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所创新。好的栏目拥有忠实的观众,会提升和拉动频道的收视率。生活服务类栏目应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活服务,选择百姓最需要最关心的生活话题,然后为百姓解决问题;应把握生活引领生活,既要反映现实生活,更要洞察生活,提出生活中的新主张;还要不断创新、追求独特,这样才能在观众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培养出一批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9.
“人世间”这个由乌鲁木齐电视台策划推出的社会综合性栏目,到今年元月已向观众播出了IO0期,播出各类专题片&250部(集)。“人世间”栏目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以真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栏目推出一年来,专题部收到了许多热心观众的来信或电话,有对栏目表扬的,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有为栏目提供报道线索的。与此同时,专题部还接待了一些来访的观众,回答了他们咨询的一些社会及家庭问题。在1996年自治区城调队对乌鲁木齐地区开路电视台节目调查中,“入世间”栏目是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白灵也被列为观众最真务的本法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栏目收视率长期名列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列,在全国评比中也获得了优秀制片组称号。作为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能够在次黄金时间创下黄金收视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主要是基于在栏目动作上我们强化了三种意识: 第一是板块意识: 晚间新闻节目强手如林,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用特色吸引观众锁住频道。在30分钟的节目里,我们设置了空间头条、观众热线、珍闻趣…  相似文献   

11.
杨芳 《新闻知识》2003,(3):51-52
《杨芳热线》是陕西电视台进行全面整合之后,在媒体激烈的竞争中,作为新闻中心进行新闻改革的又一次新尝试。该栏目作为一档全新的新闻热线类节目,从百姓关注的内容入手,反映西部大开发中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亮点,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关注,观众收视率始终占据新闻综合频道前五名的位置。成为全台新闻类栏目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电视经济栏目是电视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反映、服务、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重要报道方式,它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这类节目毕竟不能象反映社会问题的电视评论性节目那样,以丰富、深刻的社会性凸现其与观众的心理契合,也不同于综艺类节目,可以借助其显著的文化、知识、趣味特征而尽可能地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因而,要使经济栏目既能适应经济规律,创造经济效益,又能使群众喜闻乐见,就不得不从观众的心理机制入手,注意情感──这一制约观众心理需求的重要因素。一、从情感出发,优化选题情感,是人们对客观…  相似文献   

13.
城乡差别是生活类电视专题节目定位的重要依据。这是不少专家学者近来形成的共识,由于城乡观众具有不同的文化水准、生活习性和喜好追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欣赏习惯、群体特征和生活态度。欣赏习惯──城乡受众的差异从其对栏目的形式、内容和播出时间的取舍上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把握,在栏目形式上,城市观众期盼格调高雅、充满现代风味和情调的风格;而农村观众则喜好亲切自然、通俗朴实的风格;城市观众垂青幽默内在,而农村观众则看好风趣外露;城市观众看重过程和深度,而农村观众则关注结果和节奏,从栏目内容上看,城市观众希望提供…  相似文献   

14.
如今,电视荧屏不断丰富,各级电视台争相推出各类栏目,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办社会新闻栏目是各电视台争取观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百姓了解政府当下政策方针的窗口,作为媒体的主要宣传平台社会新闻栏目承担着同样的历史使命。然而,无论是业内一些专业人士还是观众都对社会新闻栏目开展主题性经济报道持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主题性经济报道就应该出现在时政性新闻节目和经济类栏目中,但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栏目不但能够做主题性经济报道,而且还能够做好这样的报道,体现社会新闻栏目的特色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电视读报类节目的目的是为观众提供"快餐式"的新闻资讯,在这个生活节奏极快的社会,更符合观众的需要。电视读报类节目将平面媒体的深度、广度等报道优势与电视媒体的大众化、形象化结合起来,浓缩报刊精华,聚焦焦点话题,通过主持人对报刊内容的再度开发和二次解读,从而形成栏目的个性和风格。电视读报类节目具有以  相似文献   

17.
彭宁 《记者摇篮》2004,(7):45-45,42
对社会新闻的定义,有多种叙述,反映了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基本要义是相同的,即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为报道内容,这类新闻具有社会性强、人情味浓、可读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晨曲 《天津档案》2006,(10):52-54
《家庭档案》是编辑部自本期始推出的新栏目。家庭档案的平民化特征,是档案工作的潮流倾向.因其可以达到见微知的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寻家庭吏即追寻社会吏,亦即追寻民族史。我们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家庭档案的认识.采折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透视各种形态的历史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彼此交融.让我们的心和别人的心相互感知,汇成一部宽阔的心灵史。 本期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家庭档案.历史名人的家庭档案。然而历史名人亦出自普通家庭,我们关注的,只是家庭。只是关于家庭的档案,而不管桌人是否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我们关注历史。但是更关注当下。我们关注名人.但是更关注市井。我们期待着套有更多的家庭走进我们的栏目。给我们鲜活的、生动的、丰富的信息。希望读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支持.与我们形成有力的互动,让我们共同点亮万家灯火。[编按]  相似文献   

19.
李洁 《视听纵横》2001,(4):50-51
《生活百事》是宁波电视台一档生活服务类栏目,开播至今已近四年,深受观众欢迎。回顾这段日子,感触最深的是,服务类栏目只有具备观众意识,才能深入普通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20.
陈稳 《视听纵横》2005,(4):84-85
什么是社会新闻呢?在不同时期,新闻界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是不同的。十多年以前,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确切地说,就是发生在街头巷尾、市民生活中的新闻,题材不大,社会意义也不大。随着媒体对社会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众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是贴近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