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岩 《冰雪运动》2010,32(6):75-78
高校冰雪体育教学是我国冬季体育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速滑教学的开展状况,对我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速滑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速滑教学在教学模式、师资学历结构、领导重视程度、教学时数,以及学生参与速滑课的积极性和速滑锻炼的主动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采取重视速滑理论教学,提高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突破传统的速滑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的与领导重视程度等措施改变高校速滑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高校冰上课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文献查询等方法,结合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实践,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等健康的人格,总结出通过冰上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等重要作用。确立冰上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为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方高校速滑实践课教学改革路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北方高校速滑教学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速滑实践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理性分析。提出了速滑实践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速滑实践课的核心内容及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如何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思考,指明北方高校速滑实践课教学改革路向,为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校速滑课的改革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滑冰是北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北方高等院校教学的必修课之一。通过学习滑冰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培养人们战胜困难、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对树立学生体育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现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速度滑冰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质量与效果令人堪忧。通过高校速滑课所存在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高校速滑课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女生速滑课弯道教法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滑冰是北方高校传统的体育项目,通过速滑课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克服困难、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而弯道技术是速滑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技术环节,怎样在有限的几次课中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体育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采用什么样的弯道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速滑课的教学质量,改善女生对弯道技术课的畏惧心理,以使她们在速滑技术、弯道技术、身心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利用轮滑提高速滑课教学效果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尹威 《冰雪运动》2008,30(4):87-89
分析了当前北方高校完成滑冰教学任务的限制因素,针对北方普通高校大多数滑冰场建在室外,暖冬气温对上冰时间长短影响较大,使得速度滑冰教学任务受到影响这一现象,认为应合理安排秋冬季教学内容,秋季教学安排轮滑课教学内容;利用轮滑打好速滑课非冰期陆地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应用CAI课件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滑冰与轮滑相关性、迁移性教学,使北方普通高校在较短的冰期内高效率地完成速度滑冰课教学任务,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建议把利用轮滑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纳入速滑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提高普通高校速滑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涛 《冰雪运动》2008,30(5):75-78
通过速滑课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传统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在教学中存在矛盾以及课堂教学“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等影响高校速滑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形成规范化教学的制度约束机制、发挥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学模式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辅助手段以及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等提高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为提高高校速滑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文静 《冰雪运动》2010,32(1):74-77
在高校冬季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速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性问题。在高校速滑课教学中,采用对话教学的模式创建平等的教学关系,营造和谐性的教学氛围,积极反思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在速滑课教学中都能得到独特而又健康的发展;总结出师生间的对话、教师间的对话、学生问的对话和自我对话等方法与手段,为普通高校速滑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用教法提高大学新生速滑课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新生特点,在速滑课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速滑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冰雪运动》2003,(4):58-59
在北方普通高校速滑技术动作教学中,经常采用诱导动作练习,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速滑动作。而此方法仅限于上冰前的陆上诱导性练习,在整个速滑课教学中尚未运用。通过多年来教学实践总结了语言诱导、技能诱导、直观诱导和同伴诱导等4种诱导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灵活地运用诱导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达到技能和素质尽快迁移,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动作,尢其对于初学教学效果更加显。  相似文献   

11.
张艳秋 《冰雪运动》2007,29(6):72-74
速度滑冰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合的方法,设计出速度滑冰课程的趣味竞赛性教学方法。其教学场地半径为18~25m,周长200~400m,采用集体出发、群体竞争的教学组织方式,使用淘汰、追逐、尾随、群滑、接力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趣味竞赛性教学方法在高校速滑课中切实可行,其竞争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校速度滑冰课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鸿彬 《冰雪运动》2007,29(4):73-75
探究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为提高速滑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大学生在速滑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分析方法,探索其心理规律,从而找到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速滑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心理状态,阐述了如何激发大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其对动作技术的理解程度。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高校速滑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玲  南学庆 《冰雪运动》2006,(6):66-67,72
大学生智能的发展是高校和社会极为关注的课题,从速滑教学与大学生智能发展的关系,揭示了速滑技能形成的过程对大学生的大脑反应速度、观察、判断、记忆力、思维、想象等多种智能结构发展的积极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状态焦虑水平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业务素质、动作技术难度和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刘晋  程丽丽  詹英 《冰雪运动》2009,31(6):77-80
新型速滑冰刀自问世以来在世界速滑运动项目上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应用,为在我国普通高校速滑教学中广泛应用提供了创新背景、基础和前景。通过新型速滑冰刀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资料和我国对新型速滑冰刀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速滑器材的变革对高校速滑教学改革、体育教师从事速滑课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对速滑课的感知、体育观念培养和创新素质提高的多方面意义与影响,并对普通高校速滑课应用新型速滑器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充分解析,旨在为普通高等学校速滑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畏惧心理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雪凯  刘文礼  陈忠 《冰雪运动》2006,(5):35-36,41
针对在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畏惧心理的表现,分析了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认为应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按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进行教学等几个方面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17.
张玉昌 《冰雪运动》2007,29(4):66-68
北方高校冬季主要的体育课程内容是冰上教学,其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动机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分析娱乐式教学方法积极作用,并设计出具有趣味、竞争和游戏特征的娱乐式冰上课教学方法,在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课冰上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冰上课是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必修课,为增强女大学生体质,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为目的,针对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冰上课从零开始的特点,对高校女大学生冰上课教学改革进行尝试。采取强化教师示范诱导、因人施教和快乐教学等创新教法,并将消除女大学生冰上课心理障碍,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证明,此教法是提高高校女大学生冰上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