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幼儿环保教育重在形成幼儿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关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在开展环保教育时,除了要设置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目标外,更应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环保教育,促进幼儿环保教育创新;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各领域教育和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并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生存,普及并加强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普及大众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育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师必须在环境知识、环保理念和环保行为上有较高的造诣和品位,这也是化学教师环保素养的三个方面。环境知识是环保素养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培育的载体之一。如果没有环境知识作依托,环境意识的培养犹如一纸空文。环境意识则是对环境认识的浓缩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袁新梅 《大学时代》2006,(5):125-126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幼儿园如何开展环保特色教育呢?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编写环保特色教育园本课程,发挥家庭、社会环境的整合教育力量,注重引导幼儿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强化环保意识和学习环保知识。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环境教育成为摆在众多师生面前的新课题,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环保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方面,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林卓盈 《考试周刊》2011,(89):226-227
受教育者要通过获取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环境心理素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形成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增强环境道德意识、树立绿色道德理念的重要时期,对中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建设的关键。将环保教育贯穿于中学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树立学习环保意识的话题.提出舍理利用美术教学环节这奈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澎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5):113-114
化学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彰显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保教育,通过化学实验加强环保教育,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多层次、多方位地接受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化学教师责任重大,应把环保知识纳入教材,应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施环境教育,利用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同时,只有各门学科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容,结合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大学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类越来越注意到需要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行保护,而要想有效的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加他们的环保知识,需要通过教育来达到目的,教育能够普及环保知识,灌输环保理念.向学生教授环保知识,与化学课相结合,将环保教育引入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弱控制性、多向度、冲突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学校不能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环境对学生的自发、无序影响,而应通过积极的环境变革和环境培育,在价值冲突中寻求价值和谐,在价值多元中寻求价值共识,在价值传递中寻求价值协商,在价值规约中寻求价值自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能力和价值素养。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经济,生态经济观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价值观、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等内容,生态经济观教育包括这几方面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环境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揭示体育教学环境大气污染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危害性,以便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强体育教学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马丽 《许昌学院学报》2001,20(6):127-128
在现代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即主权意识、经济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人口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当代历史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八个方面现代意识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构建公民教育素质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养和造就合格公民是教育的主要目标选择。构建科学的公民教育素质体系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生存和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如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文化知识教育;非智力品质的培养,特别是个性化理想的培养和引导;良好思雏品质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mise tha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volves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simply know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a technical-rational manner and acting for it in mechanistic prescribed ways. The paper draws 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data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case study of educators working together at an outdoor education centre in urban Canada, whos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 believe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ising. Based on our study’s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volves connecting people to their environment, fostering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gency for the environment. Educating for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lso requires providing people with deeply engaging experiences that afford authenticity,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serendipity. Our study shows how these features can work to rais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by creating epiphanies or moments when sudden expansions of the self, realization and empowerment becom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高校环境教育需领导重视,教育方式应多样化,重视实践环节,编写合适的教材,对教师进行环境意识培训,改进环境教育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全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高等学校应在非环境专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可通过加强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强环保从业人员的培训,发挥环境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调动起公众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技术型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价值工程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环保意识,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范自已的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倡导研究式教学方法,传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汇其中,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仅是要提升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责任感,从内在提升研究生的素质。研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