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运用多元统计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女大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意志品质与体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揭示出女大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与体质典型相关的某些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女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绘画投射技术对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图型是女大学生潜意识中具有代表性的运动意象,投射出女大学生充满朝气、崇尚力量、自由自主的体育运动精神。三种类型的"太阳"图纹投射出各自不同的运动心理特征,对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行为意向有宽泛的辐射。女大学生对运动环境有较高的心理感受性,对竞技性小、娱乐休闲类的运动情感认可度较高,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功能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自我认知度较高。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心理活跃性和自我效能感,追求时尚和高品质运动。绘画投射技术能够反映健康人群的体育运动心理特征,尤其适合对个案体育运动的内部心理现实和主体经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促进高校女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心理机能方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是促进女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调控、自我完善、社会适应、意志努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校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占有重要的比例,女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轮滑基础差;身体素质差;动作危险、难度大;教师水平低;男女混班等。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区别对待;对学生加强保护和帮助;帮助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等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强迫症是心理异常一个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心理异常方面占很高的比例,是影响大学生正常完成学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强迫症的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近年来,运动疗法也受到了很多强迫症患者的关注。本文从篮球运动的特点、在大学生的普及程度和健身价值入手理,分析了篮球运动在治疗和预防强迫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心理和行为进行调研分析.结论: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共性;大多数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健康、娱乐和减肥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在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上明显不足,在体育行为上表现出与态度的不一致性,不良的外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其行为弱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严剑葵 《体育科技》2006,27(2):61-63
田径运动竞赛使运动员承受强烈的刺激,出现心理反应异常,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士气、信心和运动竞赛能力的充分发挥。如何调控运动员心理,对争取好的竞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运动员赛时异常心理反应的产生及表现,并指出调控田径运动员赛时心理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法、控制比赛动机水平、调控信心、控制集体心理反应、自我心理控制。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田径中长跑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大学女生对田径长跑所表现出来的畏惧心理及厌恶情绪,笔者对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等12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中长跑理论认识不足、生理、心理表质的不适应及意志品质的脆弱是学生心理障碍的症结,并总结出了有益于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激发女大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取武汉理工101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考察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啦啦操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社交能力,丰富女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并且对女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弹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与传统健美操和形体课程相比,啦啦操特殊的团队凝聚力及情感体验使其在提高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能力和社会资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所高校目前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不但可调节女大学生的情绪,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美操运动促进女大学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分析与研究选修健美操课程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差异问题,编排强度适中,适合时代发展的时尚健美操套路在课堂教学,可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为今后高校实施必修健美操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尊巴舞对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具备的各种功能,制定出适合于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尊巴舞课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余活动时间对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尊巴舞课程的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等。采用尊巴舞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推广性。并对利用尊巴舞课程为女大学生提供健身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尊巴舞课程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生公体课教学是女大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根据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及其规律,本文就当代女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参与情况,影响女大学生公体课教学的心理因素分析,如何选择体育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强调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同行蹉商,共同为体育教学改革效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女大学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女大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并实施了 新的教学方法及理论,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使女大学生体育舞蹈课向更优化、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网球专项运动出发,以重庆市部分高校网球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网球运动员比赛赛前表现的众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心理调控方法总结,不仅可以为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竞技比赛实施心理训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员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5名过度焦虑的运动员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女运动员的焦虑数值高于常模(P>0.05);男运动员的焦虑数值低于常模(P>0.05).单人项目运动员的焦虑数值高于集体项目运动员(P>0.05).经采用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心理调控之后对这5名运动员进行再测,发现接受心理调控之后的运动员在赛前的焦虑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培养她们如何进行形体美的训练,如何正确掌握形体练习的方法。形体练习与教学训练的和谐统一对于完善体形、端正姿态、培养风度有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形体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发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艾森克量表EPQ对聊城大学1年级女大学生230人个性心理进行测试,探讨了有氧健身操锻炼对我校1年级女生个性心理的影响,以期为我校公体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1.结果与分析(1)我校1年级女大学生总体个性心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实验前我校1年级女大学生总体个性心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实验前女大学生N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L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1年级女大学生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自我感觉的比较1年级女大学生运动期间的自我感觉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多,自我感觉越来越好。(3)实验后我校女大学生EPQ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  相似文献   

18.
郑伟  陈炫静 《体育科技》2010,31(1):97-99,148
通过对广西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问卷调查研究,揭示了赛前心理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当中,且直接影响技战术水平发挥;运动员赛前的主要表现是兴奋、紧张、冷漠等,产生积极、矛盾和疲惫相应的心理。为适应比赛必须进行赛前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19.
心理承受能力,对人们尤其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一些问题会心绪不宁、思维混乱、内心痛苦甚至酿成心理危机,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离家出走等),而当这种心理冲突持续下去时,还会引起个体人格和“行为偏异”或者诱发心理疾病.通过有目的的体育锻炼,能缓解心理压力,摆脱挫折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抑郁状态是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运动营养支持和运用心理疗法开展抑郁咨询这些方面来论述女大学生抑郁状态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