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等方面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等都成为耀眼的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网络富集民意反映群众呼声,网络舆论的声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9):66-69
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使公众这一长期处于信息接收终端的隐形传播者从幕后走向幕前,直接参与信息传播、发表意见,迅速构建"民意广场",实现舆论的"在线抗争",对政府的施政态度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政府应该在充分收集民意、进行深入的网络舆情研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诉求,采取科学的方法调适舆论,积极为舆论降温或加温,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鹏 《军事记者》2004,(7):48-49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  相似文献   

4.
畅通的民意表达是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获得尊重的基本保证.非正规渠道的民意表达和正规渠道相互配合,能寻求党和政府执政目标与群众意愿闻的契合点,能化解社会矛盾与问题.党和政府向民众进行灌输,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民主意识的提高,民众的意识逐渐走向自觉,民意表达机制呈现出"双主体性".民众非正规渠道的表达是通过上访、舆论和民谣等以"无机形式"体现出来,这应当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菲  马磊 《东南传播》2011,(12):51-52
微博客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的融合性媒体,它蕴涵了巨大的能量与可能性。新闻信息的多元、多媒体化的标志性特征与庞大的用户群使微博日益成为舆论滋生的平台和舆论意见的集散地。多元的新闻信息、众多的参与者、自由表达的可能似乎预示着微博成为意见交锋的自由市场,兼具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特征,但是,纵观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论的走向与数量,其更多的呈现出一种"舆论一律"的状态。本文旨在揭示微博舆论所呈现的错误逻辑与其非"公共领域"的具体表征以期对如何建构理性的舆论做出一番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和扩大,并逐渐生发出一种新的民意类型--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7.
张晔 《新闻世界》2013,(9):128-129
微博舆情是民众在微博空间里的舆论反映。近年来,民众借助微博表达意见、讨论公共事务、维护公民权力的事件屡见不鲜。微博舆情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镜像”。它具有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与圈子化、传播内容的理性与非理性、传播过程的阶段性与周期性、传播路径的点对面与裂变性等特征。微博舆情的发酵,聚焦了网络民意,成为舆论演进的助推器,构筑起全新的社会舆论形态。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凭借其交流的自主、匿名以及快速传播等特性,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舆论平台.然而,非理性和偏激的网络舆论也会给客体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公众认识和政府决策.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汶川地震"捐款门"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表现探索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舆论风暴是一种具有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力,且具有巨大冲击力的舆论现象,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强调互动性的微博平台的出现,给舆论风暴的积聚和爆发提供了一个条件良好的场域.本文以2017年伊始于微博平台发生的因"丽江打人事件"而产生的舆论风暴为案例,并结合相关舆论学理论,尝试探讨微博平台中舆论风暴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涉电舆情生成与传播过程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空间两大舆论场此消彼长, 微信、 微博 "两微" 平台中的外媒舆论场和精英舆论场异军突起, 个体利益诉求公众化呈现、 不当利益诉求群体化呈现、 不法利益诉求非理性呈现, 以及合法权益诉求与不当利益诉求、 个体利益表示与公共利益表达交叉呈现, 打开了一扇大门. 涉电舆论有效回应和引导, 还面临突发性的事件危机、 主张表达的议题危机、 日积月累的思潮危机交织呈现的挑战. 基于这一新常态舆论环境, 在涉电舆情处置实践中, 坚持民意通达、舆论回应、 依法治理、 舆情引导的统筹联动, 既是一份责任担当, 也是一种有效宣传策略和操作规程. 本文立足于国有昆山市供电公司涉电舆情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针对企业品牌建树和舆论回应面临的突出难题, 探索在新媒体和新常态舆论环境下, 摒弃简单的应对理念和陈旧做法, 建构并完善舆情处置的 "使命担当、 舆情引导、 品牌建树"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方式,微博作为有代表性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信息发布中心和民意的集散地。在这种大环境下,"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创立,开始了网络问政的突破性尝试,真正地体察民情、听取民意,是网络时代摸索出的新群众路线。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入手,主要探讨其给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政务微博背后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2.
舆论作为民意的表达和体现具有强大的力量.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说明了民心、民意和舆论的巨大社会威力。这使得古今中外凡是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注意掌握驾驭舆论的艺术.借以去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当政者应当时刻注意广开言路。畅通舆论,发挥好新闻舆论在反映和表达民意,以及进行社会监督和社会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应当注意增强营造和改善舆论环境的能力。提高舆论宣传的艺术和水平,要善于驾驭和引导舆论,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3,(1):7-7
王晖在2012年第11期《新闻研究导刊》撰文,以微博为代表的民意舆论的快速兴起,带来传播手段的多样、舆论空间的多元、社会思潮的多变而传统媒体不再垄断信息发布和传播权的舆论环境,主流媒体必须改进报道形成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14.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舆论表达特点,为相关各方应对今后类似事件提出更多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苟雨露  周丽 《今传媒》2016,(4):57-58
微博凭借它的"短、平、快"等独特优势形成了特殊的舆论场,是公民表达舆论的新平台.它在公民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微博中也充斥着互骂、人肉搜索等暴力现象,这是新平台之上的媒介暴力.微博媒介暴力的圈子式传播有以多压少、以强压弱、以大压小三种表现形式,使得微博媒介暴力的危害更集中、速度更快.笔者从用户、舆论领袖、微博运营商和法律四个角度得出微博媒介暴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 说起云南的微博应用,最引人注目的是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政务微博.云南的宣传文化部门主动与网民群体多层次交流互动,在微博问政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形成网上舆论引导新格局,被一些媒体称为“网络执政的云南模式”.善用微博,倾听草根,感悟民意,触摸底层,承上联下,勇于担当,成为云南政务微博发展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7.
微博在新媒体时代迎来的传播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播权力去中心化、群体积极参与传播,参与主体的拓展弱化了把关机制,人们倾向于情绪化和碎片化的表达.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引导微博舆论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面对微博舆论出现的"众声喧哗",首先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微博网络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16):53-58
微博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利用媒体发表言论的权力,成为了高校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论文结合案例考察了微博公共空间中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提出了四种主要的舆论生成模式:民意蒸腾模式、多元桥节点辐射模式、再中心化模式、自由博弈模式,研究发现校园草根微博、各方意见领袖、高校机构微博是大学生微博舆论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大学生加入到了事件的讨论中,推动舆论形成,对微博公共空间的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静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16-117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当公共事件发生时,网民就会通过QQ、微博、SNS社区等互联网平台行进意见的表达以及情绪的宣泄,通过转发和评论功能将事件实行爆炸性的传播,便会在网络上形成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作为网上民意最为明显、集中反映的网络热点舆论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主导着网民的价值判断乃至互联网环境的发展.近年来,网络舆论负面作用逐渐显现,煽风点火、混淆视听、影响网民价值判断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从网络热点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规律入手,找到网络热点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可控环节,因势利导,探讨网络舆论的控制机制,掌握其引导策略,对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微博的流行与火爆,使得媒介使用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所造成的舆论压力也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微博用户引发的舆论旋风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暴力,笔者称之为"微博暴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微博暴力"或许不是有可能形成,而是已经给社会和某些个人带来了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