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大学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关系有赖于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的根本转变,取决于正确地处理好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的各种关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践行"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宗旨,这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起大学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以读者为本,实现"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即"读者第一";另一方面要以馆员为本,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馆员第一"。只有抓好两个"第一"才能使图书馆的事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信息时代衡量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尺度之一,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读者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更新服务模式和理念,实现从以"藏"为本到以"用"为本的观念转变,进一步深化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图书的流通管理是图书馆最基础和最复杂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每个流通馆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要树立以读者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为每一位读书人在追求他们的梦想中营造一个高尚温馨的读书氛围,是每个图书馆人的神圣职责,更是每个流通馆员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都要提倡人文精神:图书馆管理要以馆员为本,图书馆服务要以读者为本,以求最大限度地使馆员和读者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本理念,缺乏对人(馆员和读者)的尊重。人本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图书馆所收藏的物是为人(馆员和读者)所用,如果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人,那么图书馆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内部管理上要以馆员为本,在外部管理上要以读者为本,最终实现馆读和谐。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面临信息技术和网络数字资源不断发展的挑战,论述如何借鉴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建立读者服务中心,实现向"以读者为中心"服务模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转型,以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实行“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其具体措施包括:满足馆员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强化对馆员的继续教育机制;为读者建设宜于阅读的人文环境和适合使用的信息资源;要使为读者服务的内容、手段和形式不断创新等。在图书馆内部管理中要强调“以馆员为本”,在读者服务中要强调“以读者为本”,两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这一基本服务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升华。当今社会每个人最需要、最应该关注的无异是"健康"二字。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更应该塑造起服务"健康"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职能。从图书馆、馆员、读者三方面论述必须加强对他们健康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本"观,更不同于西方的"人本"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要"以读者为本",自觉维护广大师生的权益,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高校图书馆首先要解决服务理念问题,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依靠读者的观念,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其次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制度建设、高效的服务制度建设两个基本方面,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从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来分析,我国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生存需求、安全归属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在内容上必须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部分。与此同时,还应该开辟晋升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等多元化激励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艳玲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7):72-74,80
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亟待重视和开发的领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主要涉及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应通过各种手段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勇于创新,为员工的成长设置多种多样的职业通道。要重视在职教育,丰富教育形式。鼓励并帮助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构建双向人才流动机制。更需要为员工提供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并建立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着全员参与意识淡薄、工作管理人员执行力匮乏、现代化管理技术支持缺失等问题。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程,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需求,不断地去完善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理论,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系统构建势在必行.要树立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理念,架构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组织,切实构建起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教育在海岛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提高认识,加强应用,强化管理是扎实进行海岛远程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All children are now entitled by law to receive a broad and balanced curriculum relevant to their individual needs. There are fears that the learning needs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many of whom are seen as disruptive, may not be met unless the needs of theirteachers are also met through appropriate in-service support and training. The Elton Report recommends training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to reduce the problem of disruption. Gerda Hanko, in-service tutor,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examines what kind of in-service provi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upils' behaviour may be considered appropri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icult-to-teach pupils.  相似文献   

16.
大学战略管理是大学与内外部环境的对话过程,包含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估与控制,其基点是大学。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它的理论研究逐步回归"人"的管理。从大学组织来说,它又必须通过不断调整以适应组织目标。但是,大学管理是对学术专业人员的管理,需要反映专业学术组织的特殊要求,因此它具有专业性的特征。同时,其不同于企业战略管理,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大学战略管理需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管理高效始于方式科学。学校管理方式改革需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校本管理、活力管理、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法治管理。  相似文献   

18.
职业介绍信息管理系统是职业介绍管理信息化的工具。在职业介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应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进行相互选择和上级主管部门对职业介绍工作管理以及重要信息提取和特殊需要的查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还要跟踪政策变化,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9.
营销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销的实质是对需求的管理,营销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管理要求在做总体规划之前,要对高等教育需求有较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再以营销观念为导向规划总体发展战略,实施内部管理改革,开创品牌建设。战略的具体实施则可根据营销的4P制定相应的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和成因,指出应谨慎对待撤销本科院校的管理学专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适当学习管理课程是必要的;学习管理不一定要从事管理,也不一定能从事管理;管理是可以传授的,没有阅历也可以学习;管理学需要受到重视,管理治国时代必将到来;要高度重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寓意;我国的管理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