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金花 《学子》2016,(1):22
<正>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是我们的"天下",要想驾驭它,那么必须得抓住孩子们的"心"。那怎样才能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只有用心育人,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3,(2):261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微笑是沟通时最好的表情,这是爸爸妈妈们都知晓的道理。那么,您注重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了吗?您的孩子是不是人见人爱的乖宝贝呢?相对来说,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会使我们的"小天使"更招人喜爱,更易融入社会。而且,培养一个懂礼貌且彬彬有礼的孩子,也是我们进行家  相似文献   

3.
刘利 《成才之路》2013,(14):24-24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是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致力于培养高一级学校的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物,并仅以培养出尖子生、考上名牌大学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当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就是对一个家庭的责任。随着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一双双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问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学生的美好未来。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手段进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要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 ,是一个创造的时代 ,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时代。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 ,首要任务就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 ,帮助他们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能够从音乐中受到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幻想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因此 ,教师要转变观念。我们传统小学音乐教育 ,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 ,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教 ,学生学 ,要求规划统一 ,教师一遍…  相似文献   

6.
李培兰 《成才之路》2014,(15):53-53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低年级孩子虽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但是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担当优秀的指导者,让孩子识字更轻松。一、培养识字兴趣,激发识字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教师作为指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尊重"童心"为基础。教师应该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应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亲近学生,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过渡期,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低年级的老师都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亲近学生.  相似文献   

9.
吴昌洁 《班主任》2012,(5):14-15
正"告状"行为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让教师终日被鸡毛蒜皮的琐事困扰,更会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告状"行为呢?一、学生群体引导:培养包容之心案例:下课了,我来到教室,马上一大群孩子围过来七嘴八舌地汇报:"老师,刚才他推了我一下。""老师,她把我的铅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孩子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低年级写话教学,也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说话写话不完整、不通顺的实际,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写话的兴趣,通过多种仿写提高学生写话的热情,通过多种赞美让学生爱上写话,通过多种体验让学生乐于写话。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1-3级是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形成了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的不良习惯。要纠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长期而细心地训练。经过近20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和低年级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从理解与宽容学生犯错误,赏识学生、树榜样、及时补救工作中的失误方面,谈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低年级教学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一生的生活道路。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低年级教师,就需要关心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把无私的爱奉献于学生。正如习主席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说的那样:"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应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低年级学生对习作抱有新鲜感,他们正处于从掌握口头语言向尝试运用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为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的孩子都"能说会写"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只要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心中有"兴趣",随处都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应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亲近学生,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过渡期.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低年级的老师都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亲近学生。比如用"小朋友"来称呼学生.与学生同行时牵着她的小手.询问一下她的家庭.了解一下她的情况:身体不舒服时摸摸头,感受一下他的体温;小手脏了,帮他洗洗等等。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下,我们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更加严谨,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独生子女,面对挫折往往不知所措,此时我们教师对其自信教育则迫在眉睫。那如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进行自信教育则是个缓慢渗透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坚持下去,利用科学的方法,就肯定能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尊重"童心"为基础.教师应该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相似文献   

18.
教小学生懂礼貌,就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教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育和学生自己从外界的吸取。学生有了礼貌,教学才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3,(A3):65-66
新课标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孩子进行学问活动的不竭动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几十分钟的激情和亢奋是表面的、短暂的兴趣。事实上,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从对教材文本的运用,培养有效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及思维的训练等方面入手,阐述自己对低年级学生"找数学"、"玩数学"、"做数学"等数学学习兴趣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刘兰英 《辅导员》2013,(2):60-60
<正>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应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亲近学生,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过渡期.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低年级的老师都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亲近学生。比如用"小朋友"来称呼学生.与学生同行时牵着她的小手.询问一下她的家庭.了解一下她的情况:身体不舒服时摸摸头,感受一下他的体温;小手脏了,帮他洗洗等等。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