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 ,数学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对样品库大规模筛选及筛选过程自动化的基础 .从热力学及动力学的角度对药物筛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也对药物与靶点的 3种可能的作用体系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药物筛选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综合模型和基础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原理,体外筛选模型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并结合药物研究过程论述了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新药研发中的过程,分析了其对药物开发策略的转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亲和色谱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生物工程中分离纯化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在药物的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筛选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对亲和色谱技术及其在药物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TMEM16A通道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Ca CCs)分子基础,其广泛的分布于平滑肌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等各组织中,与高血压、囊性纤维化、胃肠动力不足和癌症等疾病有着密切关联。关于TMEM16A为靶点的药物筛选则获得极大关注,从而快速初步筛选TMEM16A调节剂的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文章基于现有的荧光高通量筛选技术,通过三七茎叶皂苷及番泻苷B两种对YFP荧光曲线有调控作用但对通道无调节的假阳性药物的现象进行分析,对高通量筛选TMEM16A的方法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被美国FDA列为继人和啮齿类动物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斑马鱼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其信号传导通路、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等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具有饲养成本低、体积小、发育周期短、体外受精、透明易观察、单次产卵数较高等特点。利用斑马鱼模型可在2~3天内完成体内活性实验,所用药物量极小;在显微镜下可全程、完整观察药物对斑马鱼体内器官、组织、靶点的作用。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实验,既具有体外细胞实验的高通量性,又具有整体动物实验的高内涵性等特征,且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因此斑马鱼已成为药物筛选评价体系中,衔接细胞和哺乳动物模型的重要环节。2009年,欧洲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服务公司Biobide获得FDA和EMEA的GLP认证。2015年,我国制定了中国实验用鱼(斑马鱼)质量控制标准。自2006年起,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平台针对中药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开始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心血管活性筛选评价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以下阶段性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AC高通量筛选过程的分析,建立了AC技术筛选药物的定性及定量模型,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转化技术在医药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药物中间体制备、借助微生物转化手段实施组合生物催化在新药筛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对生物转化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联合GEO芯片分析的方法,分析红花治疗冠心病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通过TCMSP平台筛选红花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在GEO芯片数据库检索、分析、筛选芯片数据并提取冠心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将获得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基因,使用STRING平台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预测作用机制。共获得红花17个有效成分,对应218个作用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基因22个;筛选到核心活性成分黄芩素、β-胡萝卜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VEGFA、MMP9、JUN等;GO和KEGG分析呈现生物过程199个,细胞组分17个,分子功能19个,富集通路涉及到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β-胡萝卜素、豆甾醇等与核心基因结合良好。文章初步揭示红花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红花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治疗冠心病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致病真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发展,几丁质合酶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作用靶点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几丁质合酶抑制剂作为抗真菌药物并未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但是前景巨大。目前国内外对几丁质合酶抑制剂的筛选、鉴定都十分重视,并对其作为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及可行性做出了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开发用于治疗人类及动物疾病的新化学药物要经历几个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化学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步是鉴定和生产原始的活性物质;第二步是改进其效能、选择性及安全性;第三步是修改筛选出来的化学物质,以便使医生和病人都尽可能地利用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识别对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专利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产业应用的推动是测度专利价值的必要因素。[方法/过程]立足创新链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核心专利,根据专利对于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3个创新环节的推动或支撑作用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及筛选方法,并以白血病相关药物为实证对象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识别出对白血病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具备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核心专利,相关专利药物在产业领域内具备高度创新性和价值性。结果表明,在创新链视角下基于专利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作用可用于产业核心专利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并验证藏药红景天治疗胃腺癌有效成分及低氧相关mRNA。方法通过ETCM和HERB数据库检索、文献补充收集红景天的化学成分,经过Swiss Target和STITCH数据库筛选红景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低氧相关mRNA靶点;从TCGA数据库、GEO数据库中下载正常人和胃腺癌(ST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表达数据,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得相关靶点;将四者进行相互映射,取交集共筛选出红景天治疗STAD的低氧相关mRNA;使用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化合物-疾病-靶点”图,并对核心基因进行GO、KEGG分析;通过GEPIA2在线工具进行生存分析验证差异表达;最后通过HPA数据库验证其蛋白表达。结果 从红景天中筛选得到38个化学成分和387个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得1665个低氧相关mRNA靶点,通过对TCGA数据集WGCNA获得12502个基因,GEO数据集WGCNA获得619个基因。取交集获得ESR2、FABP3、PTGER2、ADA、CA9、CSNK2A1、HPSE、CCNB1共8个共...  相似文献   

13.
<正>1928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raFleming)发现青霉素并开创了微生物药物的新领域。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一直是新药研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后来,随着分子靶位筛选理论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天然产物药物研究策略逐渐失去了优势。如今,基因组测序探明微生物中蕴含着大量未开发的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迎来了新的时机,再次成为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随着现代药物筛选与开发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中开始焕发新的魅力。科学家利用现代药物分离技术,将中药中相对精细的化合物分离出来,并借助体外筛选模型和模式生物进一步实验,筛选出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最终以创新药物的形式进入临床应用。这就是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吴建明每天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承担的"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项目,历时3年攻关,建立了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最完整的抗HIV药物药效学和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体系的实验室,成为服务全国抗HIV(艾滋病)药物筛选和研发最重要的基地之一。近期,该成果获得200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云南省政府表彰。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超级计算机促进了合理药物设计研发,这种药物研究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创新新药发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升级,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器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资源模式的出现,使得超算技术与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密切结合,进一步为传统的药物发现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增添了新功能,加速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虚拟筛选等的研究进程。文章从药物设计学方法研究、药代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药物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对当今合理药物设计领域的新发展进行了评述,详尽阐释了科研信息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进程、管控风险及提升研发价值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一个海归创业企业,依托“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建立了我国首个以此为基础的“药物种子库”,填补了原创化合物筛选的空白,为中国药企找到了一条由产业链“底层”迈向“高端”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8.
夏雨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2):147-148,160
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医药工业过去一直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 ,新药设计和筛选的基础薄弱 ,技术条件落后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研究开发机制 ,致使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难以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为改变我国医药工业的现状 ,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实力和水平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研究和生产体系 ,实现医药产业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离开筛选…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其成果60%以上应用于医药工业,促使生物制药迅速发展。尽管发展迅猛,但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发展却极不平衡。生物制药被称为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浪潮,涉及到生物技术领域多项前沿技术和技术平台,包括生物药物的制备、药物筛选、药物分子设计、制药技术、药物新剂型、给药系统、药物安全及药效评价体系等等,也包括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对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时章的推移,生物技术在环境、能源、材料、信息等领域的运用和结合将会不断扩大和加强。就生药产品临床应用的原则和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是普洱市唯一的民族医药研究和药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建所以来,研究所本着保留和承传普洱市各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发掘和筛选及提高各民族传统医药、不断开发和引导普洱市人民发展生物药业的宗旨,不断发掘、筛选普洱市民族医药,开发和引导全市生物药业的发展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