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英文电影字幕简单概述后,文章从英语电影的跨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对跨文化因素的研究包括文化背景及其影响,电影字幕翻译的可接受度,英文电影的文本属性;英语电影字幕文化的主要翻译策略包括删减策略、压缩性策略、直译策略等。电影字幕翻译应有效全面地体现出其所承载的信息。文中用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自电影《功夫熊猫2》在中国上映以来,不断有国内翻译爱好者对它的汉译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中有少数对该影片被翻译引进的原因作了说明,多数还是集中在字幕翻译研究上,并且选用的字幕翻译版本各异,鲜见对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集中于称呼语和俚语;研究的理论角度虽多样化,但实质都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3.
电影字幕翻译主要侧重于将源语言与目的语进行转化,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字幕翻译策略又区别于传统翻译策略,本文旨在从关联理论角度探究电影《速度与激情6》翻译策略,为关联理论用于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化心理意象理论是由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他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提出的。既然语言来源于意象,语言也就是来源于心理表征和感觉器官的类比,笔者从这几个文化语言学视角分析了意象理论对于字幕翻译的影响。电影是字幕翻译的主要载体,这种形象艺术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字幕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完整地传达源电影的信息就需要译者在这些特点和影响上注意总结并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国家文化产业取得良好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外来电影开始引入中国,为了更好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翻译字幕随之出现。通俗而言,字幕翻译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语言符号的转换方式,更是与影视文本中的图像符号紧密相关。本文主要对动画电影《狮子王》的两种不同中文字幕版本(即腾讯官方中文字幕版本与电影天堂粉丝字幕组版本)渠道进行比较研究,拟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发现粉丝版本的字幕更多地体现了图像画面对文字翻译的影响,从而希望在今后的字幕的呈现上更能满足观众需求,并为进一步加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和技巧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国交流的不断增多,大量的外国电影登陆中国市场,华语电影也进入了国际市场。在华语电影开辟国际道路的过程中,高质量的字幕翻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入手,以"三维"转换为理论框架,即译者应把握好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来解析热播电影《狼图腾》的翻译成功之处,其成功的字幕英译是该片在海内外获得口碑与票房双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主要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Tony Rayns灵活采用浓缩,归化,异化等多种翻译方法,使译文简洁易懂,流畅自然,并适当保留了一些中国特色文化,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有效实现了字幕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电影《孔子》为例,试图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Gutt的翻译观角度,探讨影视剧字幕的翻译,探寻最佳关联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字幕翻译作为文化翻译的一种形式,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电影《1942》的字幕翻译为个案,探讨字幕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及补偿策略,提出用归化添补、异化添补和删译的策略来使观众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最终实现中西文化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关联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结合电影《功夫熊猫》中字幕翻译的具体实例,探讨并归纳了《功夫熊猫》中的字幕翻译方法。结果发现,在电影《功夫熊猫》中字幕翻译者主要采用了三种翻译方法,即直译翻译法、浓缩翻译法以及化暗含为明示翻译法,以上三种字幕翻译方法相辅相成,极具互补性。这说明关联理论翻译观对于电影字幕翻译有着举足轻重的解释力,其中最佳关联性原则指导着字幕翻译者有意识地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有效地使观众付出最少的努力便可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欣赏到电影中精彩绝伦的片段和情境。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文化差异及语言障碍,要让外国观众看懂影片内容、理解影片所传达的精神,字幕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不单是将影片原版字幕翻译成目标语,它还受时空限制,还要充分考虑影片的同步画面、背景音乐等因素。视觉、听觉等多种模态相互作用,为观众提供一场精彩绝伦的观影盛宴。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出发,以《霸王别姬》的官方字幕为例,探析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由于网络和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国外电视剧、电影成了人们日常娱乐节目之一。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中国观众来讲,汉字字幕是传递剧情信息和达成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归纳了英文电视剧《越狱》中使用的字幕翻译技巧与策略并对剧中个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关联理论是字幕翻译的最佳指导原则,从而有助于观众进入源语言语境更好地理解剧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好莱坞电影日益成为美国文化输出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对于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因经济、政治体制与内地不同而具备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对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也独具特色。本文将从港台地区美国电影译名的特色、使用的翻译策略、其利弊所在等角度进行分析,以实例加以说明,以期对港台影视译者的风格进行借鉴、学习和吸收,促进中国影视翻译界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影视作品被不断翻译和介绍进我国,不断满足着人们对娱乐和文化的需求.字幕翻译受到了更多关注,相关的翻译策略研究也在增加,注释法则在字幕翻译中起到了传播文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多模态信息传达方式,文化外宣短视频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短视频的翻译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视频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对山东外宣短视频字幕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译者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结合视频中的非语言符号,同时兼顾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巧妙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传达和再现多模态信息,以便让目标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从而提升文化外宣短视频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推动山东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熟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申小龙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潘文国所著《汉英语言对比概论》这两本汉英语言对比权威教材中熟语的汉英对比部分的比较研究,总结汉英熟语对比差异,并由此得出对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启示。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文化日渐得到重视的大时代背景下,熟语的翻译也将越来越普遍。本文在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研究方面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情景喜剧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喜爱,其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生活大爆炸》为例,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如何对其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成分进行有效补偿,进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源文本。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不仅关乎语言语际的转换,也涉及文化形态的反映或改造,同时对受众交际意图的实现也尤为重要。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本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的多维度转换角度出发,对《唐顿庄园》中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希望对该领域的翻译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外来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而影视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探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非诚勿扰Ⅱ》的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影片《非诚勿扰Ⅱ》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其字幕翻译成功地实现了"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是一个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成功的字幕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