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20  相似文献   

2.
<正>1 谁借“超女”赚满盆? 据了解,“超级女声”由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湖南卫祝承办,今年的无线台作伙伴则选中了掌上灵通。其中,上海天娱是湖南广电集团控股的公司,全权负责超级女声的一切商业运作。掌上灵通是上海一家纯SP(服务提供商)公司,去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掌上灵通通过下属两家子公司(优联时空和上海蔚蓝计算机有限公司)为“超级女声”短信投票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掌上灵通还与另一家获得“超级女声”代理权的SP海南众通电脑网络有限公司就此项目进行合作,成为“超级女声”短信互动环节的主要增值服务代理商。不过有消息称,海南众通实际已被掌上灵通收购,特别是进入十强决赛后的短信服务,全由掌上灵通控制的这家海南众通来负责。无疑,这些短信收入将在天娱公司、湖南卫视、电信运营商以及掌上灵通四方之间分配。 (摘自新浪网)  相似文献   

3.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4.
2005年夏,一档在湖南卫视连续播出的大众偶像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出人意料地创造了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最高收视率纪录,随之,200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的广告报价提升到15秒插播价为11.5万元,也超出了央视一套电视剧帖片15秒 11万的最高报价,《超级女声》成就了一次电视节目和娱乐产业的双重成功,也成了中国电视媒体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一个先声。《超级女声》同时还创造了一个观众参与和互动的纪录。一场上亿的收看者、累计上千万的短信条数,更重要的是在电视屏幕上看不到的白热化的拉票活动,完全超出了所谓节目和观众的简单互动,它在快感俘获领域中所发生的真实的选举活动,重新激发了人们对中国的民主进程和选举程序的政治热情和想象。《超级女声》在连续三个多月的有规律的播出期间,制约和规定了不少媒体娱乐报道的组织、构架及其结构。在大大缓解了媒体的热点缺失焦虑的同时,也暴露了媒体面对如此唾手可得的热力质料时的手足无措与不成熟。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个夏季的《超级女声》无疑成了一个“超级能指”,不少无心于大众文化的学者、专家终究扛不住“沉默的螺旋”的巨大引力,不幸“失身”,但每每心有旁骛,不免无的放矢, 虽事不关己却也严辞拒斥;倒是风光了不少新兴的文化研究者,借一档电视节目调动全民娱乐神经之际,大呈学术书写之能事,毫不吝啬地侵入了《超级女声》这个“完满”而“空洞”的能指,享尽语言暴力所带来的快感。面对这样一场牵动大众视觉、听觉等多根神经的,因“超级女声”而涌起的符号骚动,本刊也未能“置身事外”,冒着“过度诠释”的风险,组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从事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教学与研究的三位副教授,试图对“超级女声”所引发的媒体反应及知识分子的评论展开讨论,目的是以“超级女声”事件为契机,考察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知识界对大众文化研究的流变,同时也体会知识分子话语方式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三位副教授是:孙玮博士、洪兵博士和杨击博士。  相似文献   

5.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易家炎 《声屏世界》2005,(11):56-57
这真是一个充满变数、充满惊奇的年代,就在人们抱怨电视节目平淡如水的时候,一个“神话”出现了:《超级女声》横空出世,几乎“引爆”了大江南北的电规屏幕,一个晚上就有8000多万的手机短信为它而发。而且,在数以亿计的收视人群中,还有平时对电观不屑一顾的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这还不是神话?  相似文献   

7.
李浩涓 《声屏世界》2005,(10):36-36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于是,学习的、模仿的、克隆的接踵而至。如今,一向严肃的主流媒体纷纷“俯身”来研究《超级女声》,连《时代周刊》等国外的报刊也要对《超级女声》探个究竟。其实,《超级女声》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品牌特性与众不同。比起单纯的模仿,也许…  相似文献   

9.
“一面走,一面秀,晚报的新闻真好看……”6月4 日下午,2006超级女声杭州唱区10强在杭州“西湖天  相似文献   

10.
谈《超级女声》的独特传媒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蕊 《新闻界》2005,(5):85-86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大型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5万,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报道媒体近百家,一时间《超级女声》成为了观众和传媒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超级女声》褒贬不一,但它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冲击,给国人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6,(1):25-25
喻国明:《超级女声》看似一个歌手选拔赛,实质上却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破除等级感的虚拟场合。不过,说到底,这样的节目只是电视节目形态的一个配角,无法成为电视的主流。(答《了望东方周刊》记者问)杨吉:当一些评论家们热衷于从文化学、传媒学、社会学等视角对“超女”进行解读并自得其乐的时候,事实上,它是作为“营销事件”的真相而存在和发展着的(文化的以及其他的只是营销行为的衍生品)。(《21世纪经济报道》)网民:《超级女声》在全国范围的火爆并不是一场刻有民主符号的庶民的胜利,也不是什么平民造星运动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因为在客观上迎…  相似文献   

12.
张栋 《新闻天地》2006,(10):7-7
她在止步杭州赛区50强,成都赛区20强折戟之后,广州赛区获得亚军,屡败屡战,辗转三大赛区后,杀进超级女声全国十强,顺利晋级超级女声全国五强。有人说她是女性励志的典范,有人说她是都市白领追崇的偶像,也有人说她是在为追寻伟大梦想而拼命努力的一匹黑马。当所有的这一切落在尚雯婕头上时,人们的好奇心显然无法止步,在5强决出后,本刊特地通过天娱传媒采访了尚雯婕……记者:据我们所知,你曾经辗转3个赛区,你为什么要坚持参加超女,是什么力量支持你面对一次次失败而不懈努力?尚雯婕: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想唱歌,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受众对于媒体来说是第一位的,而戏剧性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戏剧性的关键在于利用人性中的…  相似文献   

14.
如果单纯评选2005年中国传媒最成功的策划,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能够名列前茅。对于《超级女声》的策划,已经而且还会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总结,而如果从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来看,我以为,《超级女声》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办节目要引人注意。一、引人注意是好节目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魏先努 《新闻窗》2007,(1):69-71
一《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和上海天娱文化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档电视音乐选秀活动,是当下中国内地参与者甚众且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从2004年以来,《超级女声》连续三年的收视率累创新高,看“超女”、谈“超女”已经变为一种流行,“超女”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  相似文献   

16.
《超级女声》自2004年开播以来迅即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得到了受众和一些电视业界专家的热捧,在《新周刊》揭晓的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荣膺年度电视秀奖。人们为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移植欢呼雀跃,认为《超级女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秀场,电视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民主”、“平等”、“参与”。  相似文献   

17.
《新闻天地》2006,(10):46-47
8月31日和9月1日,省会某报连续刊发了《家有超女是场浩劫——张美娜母亲曝砸票内幕》(以下简称《家》)、《独生女沉溺追星,父亲气急下杀手》(以下简称《独》)的报道,对正在进行中的“超级女声”决赛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2005年是“草根之星”的光辉年代。在这一年,被视为“全民选秀运动”的《超级女声》已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观性事件。2006年,电视湘军再次出击,这次勇挑大梁的除了《超级女声》外,湖南卫视的另一档王牌栏目《谁是英雄》浮出水面,其前身正是大名鼎鼎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19.
孙举  孙科 《新闻传播》2010,(7):72-72
说到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就不能不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超级女声》几易其名,甚至从“女声”变为了“男声”,期间引起争议无数,数度传来停播传闻,权威部门介入干预,外国媒体痛斥抄袭,但这档娱乐节目所引起的公众关注度,和它在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留给中国电视媒体巨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超级女声》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中国集邮总公司元月18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8枚版以及“2006李宇春贺岁纪念封”,这是内地艺人的头像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的票面公开发行。该不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再次引发争论。周笔畅单方面宣布与天娱“分手”,被湖南广电封杀,2006年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不见周笔畅的身影,又一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李宇春、周笔畅、何洁等超女的代言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各大媒体……《超级女声》的品牌拥有者--天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