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王庆 《中国教师》2012,(23):27-28,32
<正>每年的五月份,是大学里论文答辩的高峰时段。今年,笔者在指导、评阅学生论文以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时遇到一个细节问题,然而学生对细节处理的取舍态度却令人深深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要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有"摘要"和"Abstract"(英文摘要)两项内容。笔者逐篇审阅学生的论文,发现很多论文的目录页上,中文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重要、严肃的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于学校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对于导师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导师指导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严格的答辩程序,规范统一的答辩制度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形式化现象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以至于这一环节,甚至整个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意义都饱受质疑。事实上,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存在的合理性价值,而在于如何化解现有答辩形式化之流弊。评审-答辩制是一种可操作的,也更加客观、公正的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与答辩模式,可以改变现今由于学生数量多、任务繁重而造成的论文答辩形式化之困境,以维护、发挥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应有的价值与正向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形式化现象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以至于这一环节,甚至整个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意义都饱受质疑。事实上,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存在的合理性价值,而在于如何化解现有答辩形式化之流弊。评审-答辩制是一种可操作的,也更加客观、公正的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与答辩模式.可以改变现今由于学生数量多、任务繁重而造成的论文答辩形式化之困境,以维护、发挥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应有的价值与正向功能。  相似文献   

5.
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位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应在选题、资料搜集、论文撰写、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环节突破窠臼,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6.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其中学位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考核,也是检验研究生学业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几年来,在不少研究生中存在混文凭,以及考上研究生必得学位的错误想法,研究生论文答辩存在着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学风,确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我系在硕士生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中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严格管理,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科论文答辩是本科教学实践的重要一环。针对本科论文答辩特点,考虑导师和学生的公平性要求,建立了专家-学生匹配分组问题的两阶段序贯决策模型。其中,第一阶段确定最大的最小论文匹配度,第二阶段在保证上述最小论文匹配度的前提下,确定使平均论文匹配度最大化的专家-学生匹配分组方案。为便于模型求解,提出了以染色体库为纽带、嵌入线性整数规划精确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给出了算法的主要实现步骤。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仇文宁  韩堃 《考试周刊》2009,(26):30-32
随着职业院校数控技师专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师论文的辅导愈加重要。本文着重强调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从论文选题,双师型论文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答辩的准备等方面论证了数控技师论文辅导的关键环节和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答辩不仅考查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学术水平,也考查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甚至还包括个人的学术道德和人格修养,是检验学位论文质量的试金石。目前学位论文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论文答辩“一团和气”,论文答辩“针锋相对”,论文答辩时间不足,论文答辩缺乏规范、科学的评分标准等。治理学位论文答辩制度需要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入预答辩制度、规范答辩评分标准、加强后续检查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许多同学在研究生阶段最害怕论文答辩,最烦论文答辩。他们认为:答辩是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道“鬼门关”,甚至影响到学位证书的获取。笔者在经历了十几次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学位论文答辩、优秀论文评比、研究生复试以及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等历练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论文答辩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不断思考和改进技巧,会使人更加快乐、自信、成功地面对论文答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刑法学界对正当防卫制席有诸多论著。本文选取防卫权限度这一角度 ,通过对 1997年刑法第二十条 3款规定的依次分析 ,对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研究 ,本文揭示了 1997年刑法第二十条 3款规定之间的内部联系 ,体现了防卫权限度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专家访谈法、网上查询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006年我国田径投掷项目竞技科研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技术、体能与竞技能力论文数量占绝大多数,技术、体能与竞技能力、项目特征这3大类科研成果多,训练监控、心理研究力度不够,战术科研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具体项目上铁饼、标枪心理,训练监控除标枪外,链球项目特征研究也都是空白。建议要加大战术、训练监控、心理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SCI杂志收录了各学科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科研的较高水准。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创作SCI论文,是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步骤。这篇文章概括了我们引导研究生创作SCI论文的教学过程,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从本校教师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上刊发的论文为资料,分析了学报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从中透视了我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统计法与分析法,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0年(维普数信息资源—镜像站)文献检索,对国内十所民办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论文成果各个学校总数分布极不平衡;论文成果主要集中在2007-2010四个年度;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体育传统与文化及社会体育等方面,以教师自身体育工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偏少;论文成果发表刊物多数级别不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科研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完善毕业论文管理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善大学生毕业论文管理体制有五条措施:一是进行充分的写作前动员;二是建立相应的跟踪制度;三是增加论文答辩的透明度;四是引入市场机制;五是强化对指导教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毕业论文学术定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论文和答辩工作检验着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真实性和信誉度。失去了前沿性、创新性特征 ,就无所谓学术性 ;也就不能称之为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但是论文学术性要求可以划分层次 ,允许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就论文的学术性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ap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graduate study.The profound benefit of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are being discussed in three respects respectively.The writing task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and coherent thoughts,the honest and serious attitudes ob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s well as creative and original ideas improved in the research progress.The benefit gained in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will ultimately work further in researchers,future study and success.  相似文献   

19.
聂绀弩的《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和《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两篇论文 ,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形态 ,以及鲁迅思考问题的特殊角度 ,提出了许多颇有新意而又切合实际的独到见解 ,在鲁迅研究史上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 ,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 世纪以来,科学文献呈几何级数增长,通过阅读文献来把握所有学科方向的发展态势已经几无可能,因而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种方法用来对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定量描述。对于综合性大学的科研管理而言,文献计量学的使用尤为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文献计量学在北京大学科研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讨论了它在分析科研发展态势、评估学科发展状况和评价引进人才等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