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能生巧     
一、删繁就简 例1NH4NO3受热分解可发生如下反应: 5NH4NO3=2HNO3+4N2↑+9H2O其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___.  相似文献   

2.
关于硝酸的计算常见类型有NO、NO2、O2混合气体与H2O反应、HNO3与各种金属反应,考查4NO 3O2 2H2O=4HNO3和4NO2 O2 2H2O=4HNO3及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放出NO、NO2等知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4.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0):42-44
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题目]铁在热的稀HNO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而在冷的稀HNO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当HNO3更稀时,其主要还原产物是NH4 。现有铁与稀HNO3的作用,请分析下图,回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氮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 从方程式上看,NO2与H2O反应后生成HNO3和NO3且反应后所得NO体积应为反应前NO2体积的1/3。  相似文献   

7.
联想、类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尤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总是由个别推出一般,但初学者往往容易进入误区。例如,由Fe+2HCl(稀)=FeCl2+H2类推出:Fe+2HNO3(稀)=Fe(NO3)2+H2Fe+H2SO4(浓)=FeSO4+H2评析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而稀硝酸或依硫酸属强氧化性酸,它们不与铁发生置换反应(高中再学)。又如,由Zn+CuSO4=ZnSO4+Cu类推出:2Na+CuSO4=Na2SO4+Cu评析因Na常温下跟水剧烈反应(K、Ca也实口此):ZNa+2H20=ZNaOH+H。个,生成的Na0H再跟CuSO4发…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98年第2期刊登了“BaCI2、NaHCO3两溶液怎样反应”一文.我认为文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对两种溶液反应实质的分析文中认为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不是因为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我认为这些分析是不妥的.首先,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是由于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H十离子浓度的增大促进了盐的水解.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HCO+H2OH2CO3+OH-,HCOH++COH++OHH2O.向NaHCO3溶液中加入BaCI2溶液后,由于沉淀反应Ba2++CO=BaCO3↓的…  相似文献   

9.
误区之一:N2和O2反应可用来制备NO N2和O2在放电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NO,但该反应耗能大,产率却很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工业上制NO是通过NH3氧化来实现的,4NH3 5O2(?)4NO 6H2O;实验室是利用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来制得3Cu 8HNO3(?)3Cu(NO3)2 4H2O NO↑.  相似文献   

10.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人们很容易误认为盐类的水溶液应该为中性,但实践证明,大多数盐溶液显示出了酸性或碱性,并用盐类水解原理得到了圆满解释。一、盐类水解的实质1.强碱弱酸盐水解。如CH3COONa在水溶中完全电离成Na 离子和CH3COO-离子,水可电离出极少量的OH-离子和H 离子,而H 和CH3COO-又可结合生成少量的CH3COOH分子,所以CH3COONa与水反应的实质是:CH3COO- H2OCH3COOH OH-溶液中〔OH-〕>〔H 〕,CH3COONa溶液显弱碱性。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NH4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H4 离子和C…  相似文献   

11.
1.忽视了反应条件例1写出稀碱溶液与铵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写:NH 4 OH-NH3↑ H2O.分析:稀碱与铵盐的混合溶液在未加热的条件下是不会有氨气放出的.正解:NH 4 OH-NH3·H2O.2.忽视了溶液浓度例2写出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写:Cu 4H SO2-4Cu2 SO2↑ 2H  相似文献   

12.
在解答有些化学试题,尤其是简答题时,若由因到果,正向分析,常感无从下手,此时若改弦易辙,由果折因,往往取折愈明.[例1]在AgCl沉淀中加入12%的碳酸按溶液,振荡后AgCl沉淀明显溶解,原因何在?解析:若由团析果,将直面:AgCl与(NH4)CO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而使AgCl溶解这个问题.因两者之间的反应并不为中学教材所见,正面作答,原因不明.而逆推,效果大不相同:AgCl溶解→类比银氨溶液配制一国有NH3·H2O产生→因(NH4)2CO3水解所致。至此,豁然开朗:因(NH4)2CO3。水解:(NH4)2CO3+H20=NH3·H2O+NH4HCO3…  相似文献   

13.
一、质量守恒法例1在NO克稀硫酸中放入足量锌片,待反应停止后,称得溶液的质量为106.3克。问生成了多少克氢气(假设水分没有损失)?解析设生成氢气X克。则Zn+H。SO‘。ZnSO。+H。t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十稀硫酸的质量一反应后硫酸锌溶液的质量十氢气的质量。即:二、关系式法例2今有4克纯锌片,把它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的氢气可跟多少克氨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水?解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依上述化学方程式得关系式:ZKCIO3+3O2+6H2+6Zfl因此可得:KCIO。~3Zn设放出的儿可与X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像SO2-4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在有少量稀H2SO4的试管里,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4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在分别盛有H2SO4、Na2SO4、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少量BaCl2溶液,在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下沉后,倒去上面的溶液,再注入少量HCl或稀HNO3,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1.N2的三性:①不活泼性.因N=N,键能大.②分子非极性.③具氧化、还原性.电8.N2+O2=2NO催化剂b.N2+3H22NH3、加压点燃C.3Mg+NZMg3NZ2.*出的三性:①主角锥体,分子呈极性③易溶呈碱性NH。十H。O—NH。·H。O。NHt+OH-,NH3+H”=NH:Pc@还原性4NH一干SO===4NO十6H,O凸3.按盐三性:①不稳定性*迅o=一面NH。+HCI②易溶性吸热③与碱反应放NH。:凸NHt干OH—==NH。了十H,O4.UO的三性:①毒性②难溶性③具还原性ZNO十Oz=ZNOz5.*0。的三性:①毒性③可溶性,呈氧化、还原性3H0。+H…  相似文献   

16.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17.
《氮族元素》中硝酸的性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而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是硝酸的重要性质,它们的反应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铜与浓硝酸混合,方程式为①Cu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或Cu 4H 2NO3-=Cu2 2NO2↑ 2H2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  相似文献   

18.
例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Fe和稀H2SO4 (B)Cu(NO3)2溶液和NaOH溶液 (C)KOH溶液和H2SO4溶液 (D)Zn和 CuSO4溶液 解析:因为(A)中Fe和稀H2SO4反应产生H2,H2为气体,又不溶于水,故其跑掉;(D)中 Zn和 CuSO4溶  相似文献   

19.
Zn能置换出Fe~(3 )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化学里,金属元素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依据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元素之间在水溶液中是否也能按此顺序发生置换反应呢?下面以Zll能否置换出Fe'十的实验为例谈谈看法.实验:在装有0.1111。l·L-'FeC1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ll粒,观察到的现象是:211粒表面有气泡产生,静置一段时间后有褐色难溶物沉积在试管底部.滴人盐酸振荡沉淀物溶解,再滴入KSCN溶液两滴,溶液马上变红.由此说明Fo'十并未被Zll置换出来.原因:在Fo'十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Fo'++3H、OMF3(O)3+3H十加人…  相似文献   

20.
1 Pb3O4组成的测定1.1 测定原理 Pb3O4俗称红铅或铅丹,它与HNO3反应时,由于生成PbO2,固体的颜色很快由红色变成棕黑色,其反应为: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将上述反应混合物抽滤,使PbO2固体与Pb(NO3)2溶液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