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AA)-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丙烯酸、1,10-邻菲咯啉的引入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活性配体丙烯酸的引入为合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98年第2期刊登了“BaCI2、NaHCO3两溶液怎样反应”一文.我认为文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对两种溶液反应实质的分析文中认为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不是因为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我认为这些分析是不妥的.首先,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是由于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H十离子浓度的增大促进了盐的水解.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HCO+H2OH2CO3+OH-,HCOH++COH++OHH2O.向NaHCO3溶液中加入BaCI2溶液后,由于沉淀反应Ba2++CO=BaCO3↓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用分压P_i进行平衡计算的依据。通过实例比较平衡计算的几种方法,说明了用P_i进行计算更简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讲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谈了一些具体方法:一、讲思路,授方法;二、讲一点,学一串;三、博采众长,用己所用。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分子和离子的形状。本文将主要讨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理论这两种理论方法在基础上的差别,以及将两者相关联在予言、解释分子构型时的应用和适用范围,这对了解一些分子的几何构型和杂化类型无凝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自由能—氧化态图,简称G~O-N图。主要用于比较同一元素的各种氧化态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及氧化还原能力;预测发生歧化反应的可能性;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趋势;对周期表中极大部分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变化规律进行直观、形象的概括。这些无疑将有利于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和从事无机化学工作者的参考。因此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无机化学教科学书及参考书中也开始引用。但对其作图原理中元素各氧化态自由能G~0值的计算没有详尽的介绍,以至读者很难理解。因为G~O-N图中元素各氧化态的标准自由能G~0与标准生成自由能ΔG_f~0常不相符,且同一氧化态的G~0值在不同介质中也会不同,即使它的存在状态或电极反应相同。那么G~0是如何确定的及G~0和ΔG_f~0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可聚合稀土配合物Eu(AA)3phen·H2O(EuX),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引发下与苯乙烯(St)聚合得到了发光强度高的稀土高分子聚合物(EuXCOS).对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配合物和高分子发生了聚合,而不是简单的掺杂.热性能分析发现,与PS相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增加.荧光分析得出,在相同Eu^3+含量的情况下,EuX-co-St〉EuX,但是随Eu^3+浓度的增大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共聚物特殊的构象是高荧光强度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从)-1,10-邻菲略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且不同合成方法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97年第6期刊登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的探讨”一文·文中认为Mg与HZO反应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当停止加热经放置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这一现象,是由于Mg(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造成的,即放置时,由于溶液温度下降,Mg(OH)。的溶解度降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OH一浓度变小,所以溶液的红色变浅,最后无色.我认为这样解释是错误的.造成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应该是,在放置过程中,空气中的COZ气体溶于溶液与OH一作用,使OH一浓度降低的结果.实验及分析如下:向Mg与热H。O反应得到的无色透明、澄清的溶液中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